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423986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4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小骨窗开颅和常规骨瓣开颅用于不同出血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采用随机方法对其进行编号,其中1〜38号为甲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39〜76号为乙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比较两种方法对于不同出血量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时间、术中输血量及住院时间,并对时及住院时间均较乙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比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结果:甲组患者手术耗(P0.05);当岀血量在60〜80
2、ml时,甲组总有效率为55.56%,乙组为76.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不同出血量;小骨窗开颅;常规骨瓣开颅;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28-0035-03doi:10.14033/j.cnki.cfmr.2016.28.019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中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目前用于本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为外科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生存率。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为小骨窗开颅手术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均可有效清除血肿[1]。但有关两者用于本病治疗的临床效果,目前还存
3、在一定的争议。本研究深入探究小骨窗开颅手术和常规开颅手术用于不同出血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采用随机方法对其进行编号,其中1〜38号为甲组,共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43〜72岁,平均(63.27±5.25)岁,平均出血量(46.47±2.93)ml,GCSD评分(格拉斯哥评分)为(8.34±3.54)分。39〜76号为乙组,共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40〜70岁,平均(64.47+5.94)岁,平均出血量(45.9
4、6±2.57)ml,GCSD评分为(8.74±3.37)分。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且均存在高血压病史;存在典型头痛、呕吐、偏瘫等症状;均实施常规颅脑CT扫描确诊;且排除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甲组本组患者实施小骨窗开颅手术,具体:全麻后,根据术前CT检查结果明确血肿部位,将颅脑面积最大,并接近颅骨的距离最小CT层面作为本次手术切开点,做一长度约为5cm手术切口,采用乳突牵开器撑开手术切口,钻孔,并将直径扩大至3cm以上,但0.05);当出血量在60〜80ml时
5、,甲组总有效率为55.56%,乙组为76.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高血压脑出血作为临床常见疾病,目前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术前通过CT扫描明确血肿情况,继而为开颅手术提供可靠参考,根据血肿的部位、出血量及出血的速度,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3]。小骨窗开颅手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治疗给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且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基本不会对脑组织造成牵拉,继而避免病变部位对周围正常脑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其能最大限度避免继发性脑损伤,或脑出血后即发生病理改变[4]。但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手术切口较小,手术视野较小,所以在实施手术操作过
6、程中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同时还需充足的照明,同时这种方法止血较难,术后的减压效果并不理想,所以一般对于脑水肿较明显的患者不建议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清除血肿[5-6]o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操作切口较大,手术视野较好,其对于血肿的清除以及术后止血的效果均较好,已经被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其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减压效果显著。但其手术操作较为复杂,并且对周围正常脑组织的损伤较大,同时在手术操作中电凝止血极有可能导致心脑损伤,继而延长术后恢复的时间[7]。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单纯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甲组均优于乙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由于甲组患
7、者的手术一般情况较对照组好,且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也较乙组低,所以此时小骨窗开颅手术是最佳选择;而当出血量在60〜80ml时,乙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甲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