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doc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doc

ID:49995540

大小:1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3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亲身体验,拉近人文距离————《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老峰三小汪霖教学目标1、在语境中积累“珍珠、一直、应当、祖先、认识”等词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人物对话,读出人物的语气。3、知道张衡小时候数星星与成为著名天文学家的重要原因,学习张衡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难点1、知道张衡小时候数星星与成为著名天文学家的重要原因,学习张衡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2、培养学生大胆、合理想象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直接导入  小朋友们,大家都观察夜空的星星了吗?说说你观察到夜空中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的?一起

2、演唱《小星星》。在我国汉朝,有一个爱数星星的孩子,他说,天上的星星,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他是如何观察的?他数星星发现了什么秘密呢?我们来读读《数星星的孩子》。二、初读感悟1、你读了课文,你知道数星星的孩子是谁?简介张衡。2、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3、是不是有很多话想说?赶快和同学交流交流吧。三、读文识字  1、张衡仔细观察天空,在天上找到了好多有特点的星星,我们也学他的样,仔细读课文,找找课文的生字有多少个。  2、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己想办法读准它。(可问周围的同学;可查课文下的拼音。)  3、你找到了哪几个生字了?读给大家听一听

3、。  4、其余同学倾听,看看生字是否读正确。  5、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个字,并说说是怎样记住它的。四、细读讨论感悟 再读课文1—5自然段,张衡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成就,我们从他小时候的故事中去寻找答案吧。(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星空图,观赏,你的感受如何?在文中找出第一段找出描写星空的句子。2、谈话:星星这么多,真是太难数了,可有个孩子却在认真地数着。模仿张衡数星星,你有什么感受,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这是个多么有耐心的孩子啊!看到孩子这样执着于数星星,爷爷是怎么说的,孩子又是怎么说

4、的?2、分角色读。指导朗读。3、出示多音字“重”。(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师范读。2、爷爷告诉孩子应用什么方法来数?才不容易数重呢?学生自由发言。3、小结:爷爷告诉孩子不容易数重的方法是“一组一组地数”。课件出示星星组图,认识北极星、织女星-----4、指导朗读。5、出示多音字“教”。(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生齐读。2、“夜深了”是什么意思?“还”“仍然”“注视”体现了孩子的认真和耐心,说明对星空有着强烈而持久的兴趣,乐于去探索研究。3、课件出示“北斗七星围绕着北极星在移动”的动画。五、图片欣赏感悟  课件出示星空图片,让学生燃起探索星

5、空的欲望。六、拓展延伸同学们,张衡从小就刻苦钻研天文,长大后成了天文学家,在我们身边也时时有科学,处处有科学,如果我们也能像张衡那样,用心去观察,去思考,去钻研,也许未来的科学家就在我们中间。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有以下方面做得比较成功:一是以识字为基础,读准字音与读词语,读通课文相结合,注重训练和纠正学生易错的音节,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起到积极作用;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语言环境进行字义教学,强化对字形的记忆;利用学生学过的偏旁部首、熟字等来分析生字的字形。这样使音、形、义有机结合,形成整体,达到会读、会讲、

6、会写、会用的目的。二是这节课教学的结构打破常规,先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再学习第一自然段,然后直入中心,由“张衡成为天文学家”,再到找出成为天文学家的“原因”,教学起来一气呵成,同时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学生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三是课前安排学生观察星空,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体会张衡认真、持之以恒的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拉近了人与文之间的距离。四是采用“抓关键词法”,围绕“数”字进行充分的阅读,找出张衡观察研究星星的句子,抓住“仰着头”“一直数到几百颗”,

7、体会张衡对星星的浓厚兴趣;从“不肯睡”“仍然”“注视着星空”等词语中,感受张衡的持久耐心和韧劲。五是抓“人物对话法”,找出张衡和爷爷的对话,抓住人物对话中的语气、语调,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张衡对数星星的认真态度。不足之处是课堂教学不够深入,与学生之间互动、生生互动较生硬,课堂不够活跃,影响了学生的体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