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三对角张量及其性质.pdf

超三对角张量及其性质.pdf

ID:48006800

大小:113.73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7-09

超三对角张量及其性质.pdf_第1页
超三对角张量及其性质.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超三对角张量及其性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18I专研究..黪一·’0鬃J篷◎王扉(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益阳413000)【摘要】介绍了超三对角张量的概念,研究了这类张量下列定理揭示了结式的一些重要性质[4].的一些性质.首先,深入研究了三维四阶张量分析性质,并定理1设,,⋯是关于--,齐次多项式.设给出了它们的特征多项武和行列式计算公式.然后,给出了的次数为d,i=1,2,⋯,/Z.则判别这类张量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1)Res(,,⋯,):Res(厂I,,⋯,)Res(1尸,【关键词】对称张量;超三对角张量;特征值;特征多项⋯,);式;正定(2)Res(

2、d。,,⋯,)=Res(,⋯,),其中/(:,【中图分类号】0151.23;O175.9【文献标识码】0⋯,z)=(0,2,⋯,),i=2,⋯,n;【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1C0251).(3)Res,⋯+.,⋯):oddl'"di_ldi+l'"dnRes(fl,⋯+,⋯一).引言1.超三对角张量设A是一m阶n维张量,若其分量我们首先介绍超三对角张量的概念.0m‘m,1'£2’⋯,l,Z,⋯,n'm定义3设A是m阶n维张量,若它的分量满足:对下标的任意排列不变,称A是对称张量[1].若对任意非0:0,当Ii一

3、il>1,Vk,f.1,⋯,m,2零实向量=(。,:,⋯,),有我们称』4为三对角张量.特别地,对=1,2,⋯,m,。⋯)A=∑(~ili2,XIX2""X.>0,=0,其中i+1的个数超过1,则称A为超三对角张量.i1,i2·,iml显然2阶n维三对角张量是三对角矩阵,因此,三对角则称A是正定的.张量是三对角矩阵的推广.在下文中,我们主要研究超对称Caley(1845)提出张量的一个重要概念——超行列式的超_三对角张量.为简单起见,记[21.张量A的超行列式是一个关于o的既约多项式,n=Ⅱ,i=1,⋯,n记作det(

4、A),它为零当且仅当存在∈C,≠0使得Ax=和0且它的梯度Ax一=0.为研究张量的正定性,祈力群教授b=口+1=‘一口+l,i=1,。一,n一1,[3]提出了超对称张量的H特征值的概念,并指出A是正定它们是A的所有可能非零元.的充要条件是它的所有H特征值为正.由张量特征值定义,特征值A和特征向量满足如下多定义1若存在复数A和非零复向量满足下列齐次项式方程组:多项式方程组Ax~=A[一(。1一A)一+(m一1)blml一2=0.则称A为A的特征值,称为A对应于A特征向量,其中b.一+(。2一A)+(m一1)b2一:0一(

5、,⋯,).特别地,若存在实数A和非零实向量满足,则称A为A的H特征值,称为A对应于A的H特征向6m-I+(。一2一2一j—A):+(m一1)b一lm一-l2=0量.b一1:1+(n一A)x.m一=0众所周知,对称矩阵只有实特征值和实特征向量.然而(1.1)存在超对称张量使它的实特征值对应复特征向量.这导致若A和是实的,则^是A的H特征值.一些重要的问题:在什么条件下,特征值是H特征值?如何由(1.1),不难证明=Q(A)+,i=l,2,···,n一1,计算H特征值?这些问题对于一般超对称张量是很困难的.其中Q(A)是A

6、的有理函数.注意到A是实数且Q(A),i=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一类特殊张量回答这些问题.l,2,⋯,n一1也是实函数,故是实向量.因此,对超对称的下面介绍结式和它的一些重要性质,这将对H特征值超三对角张量,实特征值必对应实特征向量.的研究非常重要.定理2A是A的H特征值当且仅当它是实数.定义2设,,⋯,是关于一,齐次多项式.,2.4阶3维超三对角张量,⋯的结式是一关于,⋯系数的既约多项式,记设A是4阶3维超三对角张量.则(1.1)变为作Res(,,⋯),其为零的充要条件是,,⋯,,n有公共根.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5专题

7、研究赣。静躲#_一●(r上1一A)+3b12l2=0r3b,b2;+(。一A))=(一A){[(。一A)(。。一{bj+(0一A);+3b;,=0(2.1)A)一27b](。一A)一27b:(0一A)}.【6+(。,一A);=0上式对A=o也成立.因此,A的特征多项式为当b=b=0时,是对角张量.由(2.1)得4的特征(A)=(。,一A)。[(。,一A)(。一A)一值:A=0,A:=。,A=0,.因此,A是正定的当且仅当27b]{[(。:一A)(0一A)一27b](。一A)一o1>0,口2>0,n3>0.27b(。,一

8、A)}.(2.4)当b=0,b≠0时,(2.1)变为:由以上讨论可得如下定理.定理4A的特征值为:n,(6重),(n,一A)(o一A)一,(。l—A)=027b:=0的根(2重)和{(n一A);+3b。:,=0[(0一A)(。一A)一27b](。。一A)一27b:(。。一【b2i+(。,一A);=0A)=0.(2.5)根据定理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