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论文】试论“战国策派”的文化特质

【精品论文】试论“战国策派”的文化特质

ID:46512683

大小:51.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24

【精品论文】试论“战国策派”的文化特质_第1页
【精品论文】试论“战国策派”的文化特质_第2页
【精品论文】试论“战国策派”的文化特质_第3页
【精品论文】试论“战国策派”的文化特质_第4页
【精品论文】试论“战国策派”的文化特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论文】试论“战国策派”的文化特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文学论文•试论“战国策派”的文化特质在中国现代史上,出现于上个世纪40年代的「战国策派」以其理论上强烈的德国色彩和立论的锋芒大胆而给人一种非主流文化派别的卬彖,在当时和以后都倍受嘱1=1和争议。在此,笔者想大致探讨一下「战国策派」的文化特质,他们的文化追求,以期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和关注这个大家还比较陌生的文化派别。鲁迅曾这样描述过他理想中的中国文化:「外Z既不后于世界Z思潮,内Z仍弗失固有之血脉」lo为了早日摆脱内外交困的境地,真正建立起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战国策派」同样走上了内外求索的文化探寻之路。即陈锥所讲的「假如我们承认屮国文化应当抛弃坏的,保全好的,那么我们就不啻无形屮承

2、认,文化是可以改建的。改建一方面在自身,一方面要借镜。外来的文化,自然也要一部分地移植」2o1.向外:德国,还是德国「战国策派」的理论资源皆来门徳国:从作为「战国策派」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文化形态史观,到作为他们的哲学观和哲学基础的意志哲学,到他们追慕的「狂飙运动」,无一不然。这是同「战国策派」对世界先进思潮先进文化的认识分不开的——他们认为欧洲文化屮R耳曼文化才是主流,过去介绍西方文化多偏重英、美文化是偏颇的做法,所以他们要「用介绍德国文化来补救这缺点」3o「战国策派」三员主将亦从不讳言他们对德国文化的热爱。林同济视「尼采的《萨拉图斯达》」为自己最爱读的书4,甚至专文批评了当时一些翻

3、译中歪曲尼采(F.W.Nietzsche)的现象。雷海宗更是从3()年代起就运用「文化形态史观」来观照历史和现实的「中国学界笫一位的形态历史家」5。被称为「长篇小说七大家」6的陈铃也表示,「中国近儿十年对于英美派的思想,已经普遍介绍,稍微懂得一点新思想的人,除了英美派思想以外,就无所谓思想,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要来介绍徳国思想,当然要引起一般人的惊骇反对」7。就「战国策派」成员及与其关系密切的诸人等来讲,很多也都是留徳岀身。其实中德Z间的文化交流很早就开始了,这有陈絵的《中德文学研究》为证。而两国的口主交流则要到十九世纪后半期,这之后几乎每一时期都有一个或几个杂志(报纸副刊)成为徳国

4、文化的重镇,构成了一定的代表性。有关当时屮徳交流盛况的论述也很多,如柯伟林(WilliamC.Kirby)的《蒋介石政府与纳粹徳国》8,陈意新的〈中徳关系与中国现代化模式〉9,丁建弘、李霞的〈中徳学会和中德文化交流〉10,刘殿君的〈三十年代中德军事关系及其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11等等,季羡林的《留德十年》12、陈西滦的《西滦闲话》13也捉及当时留德的风气Z盛。「战国策派」的出现正是屮德交流的必然结果。「战国策派」的一个显著特色,也在于它虽然有许多文章出自美学家或文艺家的手笔,但它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美学或文学团体,对德国文化中的审美精神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的关注才是最重耍的,特别是对德

5、国启蒙时代的思想革命对中国人的启发意义,以及尼采所提倡的带有审美主义色彩的权力意志与酒神精神对中国人的意义,这些文章都予以高度的重视与强调14。如陈絵所言:「谈现代德国史,我们必须维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希特勒的侵略必须打倒,必须指斥,但,十八世纪以来,普鲁士政治家如何把德国民族化分为合。化弱为强,化无能为光荣,整个过程屮,大有可资我们借鉴Z处的。」15从屮可以看出「战国策派」Z所以热爱徳国文化,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能从屮学到民族自强之道。2.向内:臧否五四?继承五四?「战国策派」因它理论的新奇偏僻和对战争双方性质的淡化引来了巨大的非议,而它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胆臧否,则加剧

6、了当时的左倾文艺阵营对它的恶评。虽然在实际上,「战国策派」给了「新文化运动」总体以相当高的评价,但它又一直耿耿于怀「五四新文化运动」没有像德国的「狂飙运动」那样形成一种民族意识普遍觉醒的运动,使屮国失去了借欧战后短暂的和平局面來积蓄力量的机会。但以「战国策派」批评最力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来返观「战国策派」自身,却常常意外地在表现僻异的「战国策派」身上发现主流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政治民族主义的目的、文化决定论的手段、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省、功利主义文学观。这种对比是有趣的,它既有助于我们对「战国策派」较深层文化特质的认识和把握。而由二者的这种内在联系、似与不似,也会使我们更容易

7、理解「战国策派」,感受到「战国策派」同人的拳拳爱国之心,体会到40年代知识阶层的普遍的文化反省品格。2.1反思五四?「战国策派」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评和反思主更体现在林同济的〈廿年來思想转变与综合〉16、陈铃的〈五四运动与狂飙运动〉17〈论坛•二十年前的错误〉18和雷海宗发表在《周论》上的〈五四献言〉19这儿篇文章屮,尤以林同济、陈铃的文章最有代表性。陈铃在小说《狂飙》20屮,也借小说人物李铁崖Z口表达过自己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看法。林同济认为「新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