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语境里的文化反思——“战国策派” .

抗战语境里的文化反思——“战国策派” .

ID:25074104

大小:5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8

抗战语境里的文化反思——“战国策派” ._第1页
抗战语境里的文化反思——“战国策派” ._第2页
抗战语境里的文化反思——“战国策派” ._第3页
抗战语境里的文化反思——“战国策派” ._第4页
抗战语境里的文化反思——“战国策派” .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战语境里的文化反思——“战国策派”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抗战语境里的文化反思——“战国策派”.;言四十年代初,正当抗战期间,出现过很有特色的文化流派——战国策派。这是一个在史学革命尝试,文化重建构想中极富理论个性的学派。当时颇引时人关注。这一文化流派,因其流派的核心人物创办的《战国策》半月刊而得名,《战国策》半月刊,从1940年4月到1941年7月发行。它是由云南大学、西南联大教授林同济、陈铨、雷海宗在昆明主办。1941年7月停刊以后,他们又于1941年12月至1942年7月,在重庆“大公报”上开辟“战国副刊”。当时,在这两个刊物上撰稿的,除了林同济、陈铨、雷海宗之外,还有一

2、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如何永佶、郭岱西、沈从文、贺麟、陶云逵等人,他们的政治立场,学术观点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彼此有争论。但之所以汇成一个独立的“战国策派”,是其文化反思的基本观念、基本学术方法的一致。其中的代表人物,是林同济、陈铨、雷海宗、何永佶、贺麟。不论是《战国策》半月刊,还是《大公报·战国副刊》,都是开发的学术园地,其中发表的一切言论,并不都是“战国策派”理念的阐发。本文不是对所有涉及“战国策派”方方面面的情况进行详细地史料整理和观念综述。本文所关注的只有一个问题,“战国策派”,这个专找文化“病症”的文化派别,他们围

3、绕中国文化病症的诊断、病因、下药这个问题,究竟提出了怎样的文化反思的思路,核心概念、方法是什么。本文试图在理清“战国策派”文化反思脉络(文化反思的切入点、哲学基础、“文化统相法”及其例证)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关涉其新文化出路的核心概念——“刚道的人格型”,以及此概念对于现时代的意义。——这也正是我眼里的战国策派文化反思的魅力所在。具体而言,战国策派文化反思的特点,首先以“进入时代”为切入点。不论对于“当下”的现实,还是几千年的历史,他们同样强调认识者“身临其境”地体味(使自己彻底生活在过去人物的历史图景里面,以致他的思想

4、、感情和决定都具有一种自明的性质的艺术),体味“语境”所在的时代精神、核心价值、文化时尚、人物风貌等等。第二是“战国策派”发挥的文化反思的方法——“文化统相法”。在我看来,不管自觉与否,这种识“相”,以示文化意蕴的方法,正是二十世纪初文化人类学开创以来,至今仍极富生命力的文化研究方法。当然,“战国策派”的魅力,最直接的是他们那饱含感情的笔尖,表达出的热力、锐气、个性让人难以抵挡。为了更好地理解“战国策派”,让我们进入他们言说的时代语境:“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这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5、…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说过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然而这句话却是毛泽东这样的知识分子说出的。历史所造成的距离感,就我们而言,作为旁观者,可以将中国革命的最重要的两个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农民问题置于同一个时空语境,放在近代以来“革命”这个主题的大坐标里。如此,许多的学派、无数的人物,也许他们风格独异,面貌离奇,但时空语境决定了他们基本的时代品格的一致。这个品格,最根本的是对于农民问题、知识分

6、子问题、农民与知识分子关系的问题这三个方面的解答。不同倾向的学术派别,不同的人,也许提出的答案各异,侧重不同,但要求回答的问题,却是共同的。鲁迅,“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的方向》1946年10月19日《新华日报》社论)。——上个世纪革命的中国,任何形式的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都绕不开鲁迅这个高峰。站在这个高峰上鸟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三十年代的大革命、抗日战争,甚至衔接到现代,无论是革命年代对于农民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农民与知识分子的关系问题,还是这些问题在现代社会的新的表达

7、式:“……鲁迅在心灵的意义上,呈现了人的尊严与价值”,都形成一条清晰的线索,一个个立体的历史画卷。有个性的思想家,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独立的思想命题,独特的表达方式。每一种思想命题都是有现实针对性,是在思想文化斗争的具体实践中展开的。战国策派,这些行走在国民党党部,出入于高等学府书斋,自身处于当时社会体制优容礼遇的中上层知识分子,他们在抗日战争的历史语境里,究竟作了怎样的文化反思?一关注问题战国策派从始至终关注的民族病症只有一个:“民族竞存的意志”。“民族竞存的意志”,不是指单个人的生存意志,而是民族团体生存意志的薄弱

8、。民族求发展的企求薄弱。无论个人、民族整体,都不甚求生命的丰富广延和开拓。西化东渐以后,和别人几番较量的结果,就是发现不但武力不如人,文化能不能稳操胜券,也就成了问题。正如潘光旦所言,“于是于实际的虚弱之上,又加添了一种精神上的自馁。目前民族最大的危险,就是这种自馁的心理。”[1]战国策派紧紧抓住这个民族的最大危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