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注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教师论文)

无意注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教师论文)

ID:46455204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3

无意注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教师论文)_第1页
无意注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教师论文)_第2页
无意注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教师论文)_第3页
无意注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教师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无意注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教师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无意注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江西省分宜县凤阳中学黄晓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理解,记不牢,在完成各种作业时有错误,常常是由于不注意或不够注意而引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组织学生注意,培养学生注意力,是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可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有意注意的培养,而忽视无意注意的运用。上课开始时,是整齐划一的“老师好”,结束时是喊口令似的“老师再见”,学生听课时是否交头接耳,是否做小动作,就是衡量学生遵守纪律与否的标准。再加上高高的讲台,本就有股审判台的庄重和威严,隔

2、离出师生间主被动和不平等的关系,男女同桌,人为造成的互相敌视,又加重了上课时的紧张心理。不准这样,必须那样,给学主压上思想包袱,也分散了学生的精力。老师们常常抱怨学生“眼睛睁得大大的,心飞得远远的”,就是因为过分强调学生的有意注意,导致学生兴趣的下降和消失。故此在二十年来的语文实践中,我非常注重无意注意的运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课前放松学生注意,在无意中导入课题语文课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课堂上有许多学生自由讨论和争论的问题。于是,我仿效全国语文特级教师,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的做法;让学生自由选择同桌和座位。而且,为了淡化课前的严肃气氛,放松学主过早地注意“上

3、课了”的紧张心情,取消课前“老师好”,课后“老师再见”这种公式化的礼仪语;也不直接讲今天要学某某课,而采用生动的导入语,把毫不紧张的学生带入课堂。导入语根据每堂课不同的内容和要求设计,可以是一个生动的故事,一则发笑的幽默,一副有哲理的对联,一段优美的文字等等,不一而足。例如:在讲《核舟记》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一幅对联“水流东坡诗(尸),狗咬河上(和尚)骨”。从这幅有趣的对联讲到苏东坡和佛印和尚的亲密友情,苏轼曾游赤壁,但黄鲁直和佛印并未与苏轼同游,这是事实,而雕刻家王叔远却通过想象把三人同游赤壁刻在一核桃上,难度之大难以想象。到底刻得怎样,我们一起来看看想《核舟记》。从

4、而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引入课堂中。这就利用了无意注意把那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学生带入课堂使学生对《核舟记》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有意注意,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二、课中加强无意注意调节兴趣一堂成功语文课往往上得生动活泼,热闹有趣,情绪高涨的学生有时难免会得意忘形,乐不思蜀,可教师除了要让学生享受美的乐趣外,还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所以起主导作用的老师又必须时时注意,把学生从欢乐的天堂拉回到现实中。此时,若用打手势或直说“静一静”“请注意”都不一定能获得最佳效果,还得利用教具,动作等引起无意注意调节学生兴趣,我曾作过如下尝试。在茅以升《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讲授完赵州

5、桥和卢沟桥的特点后,让学生通过回想自由讨论学校附近的石桥有哪些特点,它和赵州桥、卢沟桥中哪座更接近。讨论引出的争论持久不息。为把学生从回想、讨论的高潮情绪中拉回来,我挂出了事前准备的该桥的水彩画,具体分析指出其特点,并特别强调它建于1953年6月25日,从而联系到课文的结束语:“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形式的,公路桥和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忧越。三、用板书的色彩和简笔画刺激学生的无意注意我们知识,简明直观的板书设计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可是,有些板书设计由于没有利用或没有较好地利用粉笔的色彩,使得

6、板书设计很单调、呆板或者突不出重点,从而不能发挥它应用的功能。我在板书设计中,特别注重其颜色的搭配和对比。备课时常用红、蓝、黄三种色彩组合。上课前,粉笔盒中总是红、黄、蓝应有尽有,以备有效利用刺激色来吸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注意。例如:《陋室铭》一文的板书设计:(不陋)陋室铭咼雅友一德厂室馨一庐抱负保持节操安贫乐道其中用红色书写“德馨”二字,这是全文的统领和主旨,用蓝色书写“保持节操,安贫乐道”这时对“德馨”的注释和补充,其余的都为白色。以板书的色彩显示课文的层次,也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学生们口然会在记录中效仿,从而把无意注意化成了有意注意。毋庸讳言,上课时常发生一些没有

7、预料到的事情,引起学生的分心,教师就得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两种注意规律加以处理,化消极被动的无意注意为积极主动的有意注意。便如,学生默读启凡的《发问的精神》一文时,一个文具盒掉到水泥地上,突然打破了教室的安静。许多学生吓了一跳,都把目光射向掉落文具盒的同学。那同学脸红地弯腰拾着文具盒,一一拾起撒落在地的笔、圆规、三角尺……我也和其他同学一样盯着,头脑中止思索着该怎样收拾这个残局……突然,我的眼睛一亮:钥匙,一小串钥匙。我笑着走过去拿起刚刚拾进文具盒的钥匙,对同学们说:“这是钥匙,我们知道,在学习上也需要一把这样的钥匙,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这把钥匙是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