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54791
大小:8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3
《我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戰略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戰略思考在髙度全球化的世界經濟體系中,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和人們價值觀念的轉變,企業在追求經營績效的同時,已經不能將環境污染、產品品質、勞動權益等問題置之度外,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企業可持續經營的主要趨勢和方法。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新形勢下,我國民營企業已經成為歐美公司供應鏈中的重要環節,我國要想真正與國際經濟相融合,探討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問題,推動民營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無疑是十分必要的。一、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一般認為,學者歐利文•謝爾頓1924年最早提出瞭“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早期有關企業社
2、會責任定義的討論主要是側重於道德倫理層次,後來逐漸地轉移到瞭法律的層面。但是究竟何謂企業社會責任,理論界爭論瞭數十年,到目前也沒有形成統一的定義由總部設在美國的SAI所確立的定義是:企業社會責任區別於商業責任,它是企業除對股東負責,即創造財富之外,還必須對全體社會承擔責任,一般包括遵守商業道德、保護勞工權利、保護環境、發展慈善事業、捐贈公益事業、保護弱勢群體,等等世界銀行定義企業社會責任為:企業與關鍵利益相關者的關系、價值觀、遵紀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區和環境有關的政策和實踐的集合。它是企業為改善利益相關者的生活質量而貢獻
3、於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承諾盡管在不同時期,從不同角度,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界定可能有所不同,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就是企業除瞭對股東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義務,同時對利益相關者也要承擔責任和義務。目前國際上普遍認同企業社會責任理念為: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的同時,還要承擔對職工、對社會資源的社會責任感,包括遵守商業道德、生產安全、職業健康、保護勞動者權益、節約能源等二、履行社會責任對民營企業的戰略意義越來越多的實證研究表明: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經營績效是正向相關,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是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一種手段。對於我國民營企
4、業來說,履行社會責任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一)提高社會對民營企業的認同感,提升民營企業形象。表面看來,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意味著企業費用的增加和利潤的減少,但實際不然。從宏觀上講,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改進設備和提高勞動生產率提供瞭良好的外部條件;從微觀上講,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有利於社會公眾和顧客的認同雖然企業經營的目的是盈利,但如果為瞭盈利不惜犧牲環境、員工的福利甚至公眾的利益,這種獲利就是不正當的,自然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就是負面的。2003年希爾和諾頓民意調查的結果顯示,大部分美國人在購買商品時會衡量該
5、商品背後的社會責任影響力,當美國人瞭解到一個企業在社會責任方面有消極舉動時,高達91%的人會考慮購買另一傢公司的產品或服務;85%的人會把這方面的信息告訴傢人、朋友;83%的人會拒絕投資該企業;80%的人會拒絕在該公司工作。因此,隻有註重社會責任的企業,才能在長遠的發展中樹立起自身的品牌;隻有向社會提供最優質的産品和服務,給予消費者良好的企業形象,社會和消費者才會對企業給予回報及認同,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下,企業自身才是最終的受益者從20世紀九十年代初發生的“耐克事件”,到2006年的'‘富士康公司狀告記者”事件,都無一例
6、外地表明,一個重視社會責任的企業才是真正能夠長久立足的企業,否則利潤都隻能是短期的,企業生命是短暫的。其中的關鍵就在於通過在社會責任方面的付出,樹立“可信賴、負責任”的形象(二)降低政府對民營企業的監管力度,減少市場壁壘。以種種行為證明自己切實遵守政府法規的企業,常常能被國傢或當地政府給予更多的自由我國《公益事業捐贈法》中規定:捐贈公益事業可享受稅收方面的優惠;且對於捐贈的工程項目,當地人民政府應該給予支持和優惠在美國,國傢和州級環境監管部門都有正式的規劃,對積極采取措施減少對環境、健康和安全影響的企業給予認可和獎勵。
7、而且這些企業面臨的檢查和程序性工作都會減少甚至能獲得一些優惠。美國聯邦判決指導方針規定,如果企業能證明他將社會責任落到實處,並且實行瞭有效的道德規范計劃的話,針對該企業的處罰和罰款就會減少甚至完全沒有(三)有助於民營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從全球視角來看,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據報道,2005年歐美有數十傢跨國公司推行SA8000標準認證。歐美大多數跨公司也都有自己的社會責任標準。一些跨國公司如耐克、阿迪達斯、沃爾瑪、麥當勞等為瞭避免品牌形象受到影響,不僅自己制定社會責任守則,而且要求産品配套企業和合作企業均要遵
8、守這些守則。在20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影響到進入歐美公司供應鏈的中企業。2000年以後,大多數的歐美企業都對其全球供應商和承包商實施社會責任評估和審核。隻有通過審核與評估,才能建立合作夥伴關系。到2004年2月,在全球已獲得SA8000認證證書的351傢企業組織中,我國已有49傢。它已經成為我國企業進入跨國公司供應鏈或產業鏈,以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