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了__着__过_与汉语时制的表达

_了__着__过_与汉语时制的表达

ID:44703769

大小:316.5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25

_了__着__过_与汉语时制的表达_第1页
_了__着__过_与汉语时制的表达_第2页
_了__着__过_与汉语时制的表达_第3页
_了__着__过_与汉语时制的表达_第4页
_了__着__过_与汉语时制的表达_第5页
资源描述:

《_了__着__过_与汉语时制的表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言研究》2002年第3期(总第48期)“了”、“着”、“过”与汉语时制的表达李铁根[韩国]庆山大学内容提要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从汉语时间表达的角度对时态助词“了”、“着”、“过”的表时功能作了综合的考察分析,进而提出一个新的现代汉语时制分类系统。主要观点如下:1、时制的表达系统不能用客观的时间系统来概括,各种语言的时间表达并非一定遵循“三时制”;2、绝对时制和相对时制在现代汉语中均有所反映。从绝对时角度分类,汉语的时制可分“已然”和“未然”,从相对时角度分类,可分“同时”和“异时”,二者都各有一定的表现形式,并且存在着语法上的对立

2、;3、任何一个句子都有“时”,时间因素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4、“了”、“着”、“过”都是既能表“态”又能表“时”的语法成分。作为绝对时标记,它们都表“已然”,不表“未然”;作为相对时标记,“着”表“同时”,“了”、“过”表“异时”。不同时制功能的呈现受不同句法条件的制约;5、汉语中存在着绝对时中包含相对时的混合情况。关键词:“了”“着”“过”汉语时制表达中图分类号:H1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263(2002)03-0001-13一现代汉语时制研究简述①所谓时制,指的是事件发生时间与说话时间或与另外一个参照时

3、间在时轴上的相互关系。时制有两种基本类型:绝对时制和相对时制。前者指事件发生时间与说话时间所形成的时间关系,后者指事件发生时间与说话时间以外的某个参照时间所形成的时间关系。语法上的时制研究就是研究各种时制意义和各种表现形式以及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时制问题是普通语言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尤其在印欧语等形态发达的语言研究中这个问题受到格外的重视。反观现代汉语时制问题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只是在近十几年来,随着语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汉语的时制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因而探讨这一问题的论著才逐渐多了起来,现代汉语时

4、制问题也逐渐成为焦点问题之一,引起了较广泛的注意。在早期的汉语语法论著中,时制问题很少见到系统的论述,但与时制相关的内容并非罕见。如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虽没有辟专章谈时制问题,但与时制相关的内容散见于该书各处。黎氏语法系统是建立在英语语法的基础之上的,他注意从表时的角度去观察一些语法现象,这是值得称道的。黎氏指出,汉语中动词“时制”(tense)变化,依靠“时间副词”和“助动词”的参伍活用(按:该书把助词“了”、“着”以及“来着”都看作助动词)。他还根据时间副词的表时特点将它分为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不定时四种类型。其中,不定时的提出

5、,认定助词“过”有表过去时的功能,都体现了作者的独到见解。早期有的语法论著还明确提出汉语有表时的语法范畴。如后藤朝太郎就把北京话的动词划分为“现②在形”、“过去形”、“未来形”,分别用“着”、“了”、“要”表示。高名凯(1986)对汉语有时范畴的观点进行了剖析并加以彻底的否定。他认为汉语没有表时间的语法形式,因而没有时的语法范畴。“着”、“了”等都是表体的虚词,与时无关。王力(1954,1982)也认·1·为汉语没有“tense”可言,但有“aspect”,即只承认汉语有体,而无时。高氏和王氏的这种观点影响极大,后来绝大多数语法论著在谈到

6、时体问题时,都认为汉语只有体范畴,而无时范畴,“了”、”着”、“过”这类虚词只表体,而不表时。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吕叔湘(1982)对时的论述。他在《中国文法要略》下卷《表达论:范畴》中专列“时间”一章,讨论有关时间表达的一些问题。其中“三时”的论述尤其引人注意。他建议把“三时”(现在,过去,将来)的观念改造为“基点时”、“基点前时”、“基点后时”,并指出基点包含说话的时刻的是绝对基点,不包含的是“相对基点”,然后深入讨论了“绝对基点”、“相对基点”及前时、后时的种③种表达形式。这里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a.绝对基点和相对基点的提出,明确区分了

7、绝对时制和相对时制两种时制类型,加深了人们对时制的认识;b.突破了以往只从动词本身以及只从语法形式方面谈时制的范围,将词汇手段引入时制系统中。给人们的启发是: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都是制约时制表达的重要因素,汉语尤其不应忽视词汇手段在表达时制方面的作用。吕叔湘关于时制的思想后来在李临定(1990)、龚千炎(1995)那里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汉语没有时的范畴的观点受到来自前苏联汉学家龙果夫、雅洪托夫及国内学者张秀等人的挑战。在王力《汉语语法纲要》的注评以及附于书末的评论文章中,龙果夫和雅洪托夫都认为王力所谓的情貌记号“了”

8、、“着”、“来着”等不仅表示情貌,而且表示时间,认为汉语的动词是有时范畴的。他们的观点分别在各自的专著中得到进一步阐释。龙果夫(1958)专门论述了汉语的时间范畴。他认为在现代汉语里,时间范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