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395753
大小:213.3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1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一道典型中考数学题解法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一道典型中考数学题解法赏析已知:线段0A丄0B,点C为0B屮点,D为线段0A上一点.连结AC,BI)交于点P.⑴如图1,当OA=OB,且Q为04中点时,求兰的值;PC⑵如图2,当OA=OB,且竺=丄时,求tanZBPC的值.AO4(3)如图3,当AD:AO:OB=:n:2石时,直接写出tanZBPC的值.图2D联想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或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PC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当然,由于已知条件中有中点这个条件,还可以联想到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或者三角形的面积),因此应设法构造平行线.图8图9图10 图11思路一:构造中位线9M图12图13解法1:连结AB、CD,如图4,则CD是zMOB的中位线.:.CD//AB,JLCD=AB.:.'CPDs'APB.2・AP—ABt••——乙•PCCD思路二:构造平行线解法2:过点C作CM〃BD交A0于M,如图5.・・・C为03屮点,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DM=M0,AP=ADKDM・・・D为04屮点,且DM二MO,:.AD=2DMf即AP=ADPCDAf解法3:过点C作CM〃/10交BD于M,如图6. 解法4:过点D作DM//BO交AC于M,如图7.解法5:过点D作DM//AC交B0于M,如图&解法6:过点。作OM〃BD交AC的延长线于M,如图9.解法7:过点。作OM//AC交3D的延长线于M,如图10.解法8:过点4作AM//B0交BD的延长线于M,如图11.解法9:过点B作BM//AO交AC的延长线于M,如图12.(解法3至解法9的过程留给同学们自己完成)思路三:利用面积解法10:连结OP,如图13.T点C为OB中点,D为OA中点,:・Src尸Shocp,S“ad尸Shodp・••sHBCP^SHOC尸SHADP=SHODP.⑵要求tanZBPC的值,注意到ZBPC及其对顶角所在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且在两个直角三角形小也无法找到与ZBPC相等的角,因此需要以ZBPC为内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另外,为了找出所构造的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关系,仍然需要作出问题(1)中的辅助线.解法1:过点C作CE丄BD于E,过点D作DM//BO交4C于M,如图14,则DMADICOAO4设AD=k(k>0)f贝ijAO=4k=OB,DO=AO-AD=4k-k=3k.•・•C为OB中点,・•・BC=CO=2k.在RtZSBOD中,由勾股定理,得BD二J问斗加二血供尸二%•••DM//BO,・・・DP_Dif_DifI:・BP=4k.BPBCCO4易证△BECsABOD・••竺=竺=竺,即空■竺■竺.DOBOBD%4£% ACE=.2hBE=.6k.:.EP=BP-BE=4k-1.6k=2Ak.・•・tanZBPC=箜-〔总-1.XPZ4b2事实上,过点C作CE丄3D于E后,再作一条与图5〜图12中的任何一个图形一样的辅助线,都可以得到一种解法,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8种解法.而且在解题过程屮,我们又发现了一种比较简捷的方法. 如解法1中,由BD=5k,竺=2,得PD=k.而AD=kf于是PD=AD,BPAZBPC=ZAPD=ZA.从而tanZBPC=tanA=®Z=l.这是我们在按照常规方法解题的过程M2屮,由于发现线段的相等关系而得到的简捷求法,这是意外的收获.因此我们也可以只作一条辅助线,辅助线的作法同图5〜图12中的任何一个图形的辅助线作法一样,于是我们又得到问题(2)的8种求法.(3)当AD:AO:OB=l:n:2亦时,在tanZBPC的值时,我们仍然可以像解决问题⑵那样,通过作辅助线求出tanZBPC的值,但由于己知线段间的数量关系以字母比值的形式给出,这给问题的求解带来极大的不便,而且题目要求直接写出tanZBPC的值,问题(2)I"这个条件下得到的,要想求出当也已经求出了tanZBPC的值,因此我们应该设法将问题⑶与问题⑵联系在一起.问题(2)屮的tanZBPC值是在“0A二0B,且_=_AO4AD:AO:“OA=OB,OB=:n:2石吋伽刘卩C的值,就要设法将条件^OA=OB,且_=_^=1"发生联系.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当«=4时,诂二4,此时AD:AO:OB=1:4:4,正好满足“OA=OB,且丝=丄”,因此当h=4时,必然有AO4tanZBPC=l.而tanZBPC=l=?,且当,?=4时,JT=2,因此我们有理由猜测:当2247AD:AO:0B=:n:?&时,tanZBPO亜.评注:本题是一道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三角形相似、勾股定理及三角函数的综合题,由三个小题组成,这三个小题的难度呈梯度上升,是一道典型的“递进型”中考题.其中问题(1)中的解法1是根据已知条件中有两个中点,从而想到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而作的辅助线,是问题(1)的最简捷解法.解法10也是根据中点想到的辅助线作法.而解法2至解法9是为了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或构造相似三角形而作的辅助线,其屮图5、图6、图7和图8(所作的辅助线没有与己知线段的延长线相交)解答问题(1)常见的辅助线作法.在解答问题(2)时,因为ZBPC及其対顶角所在的三角形都是非直角三角形,而且从已知条件中我们无法再找出与ZBPC相等的角,为了求tBtanZBPC的值,我们应该首当其充地构造ZBPC所在的直角三角形,于是过点C作CE丄BD于E,至于过其它点作另一条辅助线,一是为了求出线段PD、BP的比值,从而顺利找出所构造的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关系,另外这也是由“递进型”中考题的特点(下i题要充分用到上一题的结论或解题思路)决 定的.在求解过程中,我们发现PD二AD,于是ZBPC=ZAPD=ZA1而厶4在直角三角形屮,且正切值容易求出,于是把求tanZBPC转化为tanA,因此解答问题(2)只需作出与问题⑴类似的辅助线,而无需构造直角三角形,这也是我们在按照正常思路求tanZBPC的过程中发现的巧妙解法.问题(3)的设置比较巧妙,解答时要注意让条件-AD:A0:08=1:n:2缶"与问题⑵中的条件“04二OB,且竺=2”发生联系,并根据问题⑵中结论猜想11!问题(3)中的结论,AO4我想这也是命题者的意图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