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几何教学浅谈

平面几何教学浅谈

ID:44055990

大小:1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平面几何教学浅谈_第1页
平面几何教学浅谈_第2页
平面几何教学浅谈_第3页
平面几何教学浅谈_第4页
资源描述:

《平面几何教学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平面几何教学浅谈摘要:平面儿何是研究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的一门学科,初中平面几何主要内容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等三大部分。要想让学生学好并熟练掌握,首先,要让学生止确理解几何概念,抓住概念多包涵的几个要点,结合图形理解记忆;正确理解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易混概念加强比较,加深记忆。其次,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并指导学生掌握一套完整的学习方法,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运动和静止相结合等。关键词:平面几何;概念;教法;学法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072-02平面几何是研究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

2、系的一门学科,初中平面几何主要内容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等三大部分。看似简单,但要让学生在三年的时间里由入门到较深入、系统地掌握,并熟练运用所学并非容易。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这样做:首先,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几何概念;其次,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并指导学生掌握一套完整的学习方法。一、紧扣概念数学概念都比较精练、准确,它是对事物本质屈性的反映,既是思维的基础,又是思想的“细胞”,是正确推理和判断的依据。所以,教师要把握好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让学生“活理解”而不是死记概念,或随意理解。1•抓住概念多包涵的几个要点,结合图形理解记忆。比如角平分线的概念:“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指明它的

3、出发点;“引出一条射线”,指明角平分线的线的属性;“把这个角平均分成两等份”,指明它的性质特征,只要把握好这三点,角平分线的概念就会在学生脑海中既形象又准确地固定下来。2.正确理解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仍以角平分线为例,以上是它的“形象定义法”,这对于初学儿何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易于理解、掌握,但这种定义法有它的局限性,故初二引入“集合定义法”,把角平分线理解成“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的集合。”这并非对原來定义的否定,而是站到另一高度去研究角平分线的木质特征。不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集合定义法”虽抓住了本质,但它又太抽象、太静止,这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有一定了解难度。3•易混概念加强

4、比较,加深记忆。在几何教学中有许多类似的概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此时应以“区别为主,联系为辅”的比较法來分析其“真面冃”。女口:在讲补角、邻补角时,着重定义比较、图形比较和范围大小的比较,而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内心、外心则需要联系各自的名称由来进行比较。重心,即物理教学中通过悬挂法所得重力线的交点,故为三条中线的交点;垂心和垂直有关故应理解为三条高的交点;内心,即是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故为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外心,即是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故为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开始比较时,可能越比较越混淆,但经过多次耐心比较后,各概念越來越清楚地反映出來,并能长久的记忆下来。这就是一个

5、理解记忆的过程。二、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学是师生间的共同活动,它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默契配合,并结合科学的方法,才能收到“播一收一”的效果。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要做到因题施法,就必须平时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这可以说是研究一切问题的普通途径,通过同一类型的例题的不同解法,归纳总结出他们的共性,从而得到这一类题的一般解法,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去掌握属于这一类型的其他特殊个体的解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來,从而避免过多地重复做题,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去轻松地丰富自己的业余文

6、化生活,做到全面的发展。当然,题海无限而题型冇限,这就需要教师作出大量的工作,进行归纳总结。2.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中学生易于接受知识,但也厌学,这就需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这样一个发展规律。教授知识由浅入深,特别是对差生,更应珍惜他们难得的“暂时兴趣”,多鼓励,少批评,以极大的耐心去赢得他们的参与意识。例题应精讲多练,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独立思考时间,不愤则不启;辅导应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有意锻炼学生的做题技巧,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的乐趣,加深他们对数学的感情。教师教时如此,学生学时也理应如此。特别是比较复杂一点的几何证明题,图形中出现的线、角比较多,学生看得眼花缭乱,不知如何下手,

7、但如果自己亲自动手画图,添一条线,等到整个图形画成时,动脑想一想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思路就比较清晰了。这实质上就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思维过程,一旦学生整理出它的证明过程,会感到并非像开始分析时那样复杂,这只不过是把较零乱的关系理顺而已。这样,学生就养成了独立分析问题的好习惯,而不再一味的依赖老师。更为重要的是,无形之中使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利用此法,久而久之,学生的“抗干扰”能力越来越强,发现问题越来越快,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质量也会明显提高。3•运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