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862983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6
《关于中职生同理心教育缺失的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中职生同理心教育缺失的对策摘要:屮职生同理心缺失的主要表现为:好为人师、己所欲而施于人、期待与预设模式、判断性与标签性的语言。开展中职生同理心教育,要积极营造大环境,促进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中职生积极健康的情感系统。关键词:同理心教育;屮职生;屮职教师专业发展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128-02研究表明,我国中职生群体所承受的失败与挫折比同年龄段的普通高屮学牛要多,加之社会普遍轻视屮职牛以及家长时常埋怨,使得他们的情绪表现出明显的两极性。一
2、项对840名中职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当中在小学到初中从未受到过表扬的比例为79.16%;学习成绩为中下游的比例为86.6%;上职校为混毕业的比例为25.05%”。一项对9省(市)近20个地区50余所职业技术学校近万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厌学、学习焦虑、交友困难、挫折感强、就业困惑、社会适应能力差等是职校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对中职生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研究分析时发现,“中职生存在较为明显的自卑情绪,而且是一种在极端自尊掩盖下的自卑。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己瞧不起自己,但又自尊心很强……、同理心的内涵及同理心
3、教育的价值与意义1同理心的内涵同理心又叫同感(Empathy)、同感理解、共情,是由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来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重要概念。“感受来访者的私人世界,就'好像'那是你自己的世界一样,但乂绝未失去'好像'这一品质一一这就是同感。它对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它要求对来访者“设身处地、感同身受”。通俗地说,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会其感受,了解対方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并反映给対方知道。第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角度去理解对方,把自己的身份、角色、价值观先搁置起来,换成对方当事人的视角。第二,感受重
4、于概念化的认识。罗杰斯使用的“感受”(tosense)是动词,他提到的感受对象,主要是愤怒、害怕等情绪性的内容。使当事人重新认识、接纳这些经验,特别强调重视感性经验的重要。第三,同感并不意味着对当事人认同。特别提出不能失去“好像”这一品质。心理学上的同理心包括三个要素:一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感知和体验其情感和认知;二是能了解并理解对方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感知与体验;三是传递给对方你知道这种设身处地的了解。2同理心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対于处在青春期的中职生进行同理心教育,贴近需要、针对性强,既可以弥补以往教育屮的缺
5、憾,又能使他们倍感受到尊重、温暖和鼓励,无异于雪中送炭。大量研究证明,同理心教育不仅能够使教师无条件地接纳中职生很多深层次的心理问题,而且其提升中职生尊严感、价值感的效果也极为显著。从中职教师专业发展來看,同理心应成为教师的基本素养。通过培养良好的“同理心”,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创造性地运用与发挥,会使教师更具宽容心和耐心,这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有效地沟通极为重要。(1)同理心教育关系到教师健康的心理品质、师德修养及教育智慧的生成,是良好师生关系的纽带理想的咨询师无论是什么流派,首要的条件
6、就是要有同理心。只有这样,才会有比较有效的治疗效果。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同理心所表达的是一种与学生交往的方式,一种“存在的方式”。当人处于同理心状态时,那些习惯了的防御会暂时离开人们,人们比较容易做到真诚。而当你进入当事人的世界,对当事人了解得比较真切的时候,就会対这个人油然而生同在、温情、尊重的感觉,而不是矫揉造作,更不会以日常习惯了的评价态度与当事人相处,如一边交谈一边在心里说着“烦人”“真没用”“怎么这么笨”等等。因此,在与中职生沟通出现令人束手无策的沟通屏障时,凭借良好的同理心教育,最容易穿透他们强
7、硬的防御“盔甲”进入其内心柔软的地带,尤其是对那些敌对、偏执的孩子的信任重建问题,有显著的效果。(2)同理心教育能够使学生觉得有力量面对困境,尤其可以为问题学生积蓄积极的能量在罗杰斯看来,人是善良的,不需要太多的“纠正”“建议”“说教”与“指导”,只需要无条件地关爱与陪伴。当学生被理解了,其内心的空间才有可能充分展开,才有可能反思并明了事实的真相,才会对自己的经验与行为做进一步的探索和修正。正是由于“同理心的力量,创造了自我了解与亲密的关系”。在这种“亲密关系”中,最能使人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使他们逐渐疗愈
8、曾经的裂痕,帮助他们实现从憎恨到宽恕、从畏惧自我的软弱到相信内在的潜能的转变。二、教师的屮职生同理心教育缺失的表现与分析1好为生师“好为生师者”的主要表现:1)不去细心观察学生当下的表现,以个人的担心与焦虑为出发点,一味地对学生提出“应该”的指令或诸多的“不许冬2)不去耐心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缘由及内在感受,常常习惯于是非评判;3)不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身上的特质并适时引导,不相信学生,轻视学生身上那些微小的闪光点。他们常把教师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