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761768
大小:69.43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10-14
《中学联盟福建省永安市人教版高三政治专题复习经济生活素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届高三政治必读《经济生活》主要知识点主体:生产经营者(企业)、劳动者、消费者、投资者、纳税人、国家(政府)二:把握主干,关注细节(一)•货币理论(货币职能、外汇汇率、人民币加入SDR)(二)•价格理论(因素、影响、稳定物价、价格弹性与曲线的移动)(三)•生产与消费理论(联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生产和经营问题(基本经济制度、公司功经营的因素、国企改革问题、劳动者就业)(五)•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收入分配公平的概念、意义和措施、结合精准扶贫、脱贫热点)(六)•财税理论(财政收支与作用;积极财政政策、税
2、收作用、结合2016年营改增结构性减税热点)(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市场失灵;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结合供给侧改革热点)(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转方式的背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结合供给侧改革热点)(九)•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问题(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结合高铁、核电等产能走出去)(_)货币理论:1、货币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交换••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
3、当商品交换的媒介。3、货币的职能:A、基本职能: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只能叫做价值尺度。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帀表现出来的簡品价值,叫做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区别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商品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商品交换公式:商品■商品)商品流通公式启示商品生产者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B、其它职能:a、贮藏手段。货币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b、
4、支付手段。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赊购中,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后來它被用來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0>世界货币。当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时,它就具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二)、价格理论:(1)价格变化的因素①价值决定价格:(根本原因)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③纸币发行豊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屮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④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
5、恶意囤积,哄抬价格。⑤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⑥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流通不畅会导致物价上涨。(2)价格影响了什么A:对生活方面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增加。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③对相关商品的需求影响。互为替代品或互补品注意图像:需求曲线和变动曲线、供
6、给曲线和变动曲线、均衡价格和变动曲线运用B: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商品价格上涨,扩大生产规模;商品的价格下跌,缩小生产规模。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者就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③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3)稳定物价的措施: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③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7、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三)生产与消费理论(1)消费理论: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一一根本原因②居民收入一一前提和基础(直接原因:当前收入、未来预期收入、社会贫富收入差距)③物价水平——重要因素: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④消费心理一一主观因素(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的影响消费心理和消费观)⑤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其他因素。2、扩大消费措施(方法)?①最根本的途径是大力发展经济,提高
8、居民收入;②国家采収各种措施,加大就业力度,提高居民收入预期;③政府完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注重公平;④加大财政支付力度,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缩小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⑤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⑥国家采取各种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保持供需平衡,稳定物价;⑦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消费坏境⑧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3.生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