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ID:42882376

大小:9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3

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_第1页
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_第2页
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_第3页
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_第4页
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等腰三角形授课老师:潮州市湘桥区太平中学石木琴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教材课题《等腰三角形》1.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懂得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和计算。⑵能力目标:经历操作、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⑶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2.教学重点难点⑴重点: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⑵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证明、运用。3.教学方法

2、与手段⑴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精神,因此本节教学中运用探究发现法。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在教学中,无论是在性质的发现、证明,还是在性质的应用过程中,我都尽量做到让学生自己想、自己说、自己做。学生通过“想、说、做”这一系列活动,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积极动脑、动口、动手,进行“探究式学习”,锻炼能力。⑵教学手段: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和直观的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教学论中的直观性和可接受性。64.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2、欣赏含有等腰三角形的图片。学生朗读、欣赏图片让

3、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等腰三角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二)探究活动1、引导学生动手折纸、剪纸,观察,归纳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除了剪纸的方法,还可以借助圆规画出等腰三角形并介绍腰、底边、顶角、底角。学生动手剪纸、观察。教师引导学生从操作中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用圆规画图,并介绍腰、底边、顶角、底角。同桌同学互相交流,指出自己制作的等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采用数学活动的方式引入新课更能提高学生兴趣,让每位学生都涌跃参与,领悟数学学习的价值。同桌的交流,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加强同学间的交流合作。(三)归纳猜想1上面裁剪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4、吗?2把上面裁剪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AD折叠,找出重合的线段和重合的角,并填写在课本P141的思考中:重合的线段重合的角3、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说说你的猜想。学生根据自己裁剪的等腰三角形观察、思考,写出重合的线段和重合的角;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重合的线段和重合的角。学生大胆猜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师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完善、归纳出性质1和性质2。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亲自参与“知识的再发现”过程,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而且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6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四)探究验证、简单运用1、引导学生把猜想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用数学符号表达为

5、:已知:△ABC中,AB=AC。求证:∠B=∠C.2、由上面操作的启发,引导学生通过添加不同辅助线证明性质1。3、受性质1证明的启发,你能证明猜想2吗?4、相信你能行:⑴如图,在下列等腰三角形中,分别求出它们的底角的度数。5、变式练习:①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3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______.②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0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_____.⑵、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BAC=90°),AD是底边BC上的高,则∠B=_______、∠C=_______、∠BAD=_______、∠DAC=___________。图中的线段BD和CD相等

6、吗?_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性质1的已知和结论,并转换成数学符号。教师纠正、补充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由上面的操作过程获得启发,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辅助线(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得到两个全等三角形,从而证明性质1。学生讨论性质2的证明。教师参与讨论,认真听取学生分析,引导学生由性质1的证明过程证明性质2。学生思考、解答。教师提问、点评。性质1的证明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并渗透转换的思想。性质2要证明“三线合一”,对初学证明的学生尚有一定困难,因此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让学生自己发现性质的正确性,有助与加深对性质

7、的理解和掌握。增加两道变式练习,目的是拓展、提高知识深度,并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6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五)应用巩固1、例题: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2、练习: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3、课外讨论:⑴猜想一下,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吗?为什么?⑵如果DE、DF分别是AB、AC上的中线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