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ID:42534156

大小:179.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9-17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_第1页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_第2页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_第3页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_第4页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节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小麦的起源与分类小麦(TriticumaestivumL.)属于禾木科(Gramineae),小麦族(Triticeaedumort.=Hordeae),小麦属(TriticumL.)。栽培小麦由野主小麦演变进化而来。栽培小麦祖先有4个:野生一粒小麦⑺boeoticum或T.acgilopoides)^拟斯卑尔脱小麦(工speltoides)^粗山羊草(4匕squarrosa或T.tauschii)和野生二粒系(Wildemmer)o野生二粒系又有2种主耍类型,即野生二粒小麦⑺dicoccoide

2、s)和阿拉拉特小麦⑺araraticum)^栽培种的这些祖先至今仍分布在亚洲西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巴勒斯坦、格鲁吉亚、外高加萦附近及外里海等地。四亚和四南亚一带至今述广泛分布着野生一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及与普通小麦亲缘关系较近的粗山羊草。根据染色体数口、染色体组的异同、形态特征、遗传学鉴定,口前栽培的六倍体(AABBDD)普通小麦和硕粒小麦的进化过程,是由野生一粒小麦进化为栽培一粒小麦,其染色体基数为7,体细胞(二倍体)为14,为A组染色体的供源,二者共同构成一粒系;野生一粒小麦与B组染色体代源的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经

3、天色杂交,染色体加倍,产生野四倍体二粒小麦,其n=14,2n=28,再经基因突变或天然杂交,形成其他四倍体的二粒系类型,构成二粒系;四倍体二粒小麦与山羊草属的粗山羊草(D组染色体代源)进行天然杂交,经染色休自然加倍形成原始的六倍体,即斯卑尔脱小麦,其n=21,2n=42,再经基因突变或天然杂交形成多种六倍体小麦类型,即为普通小麦系(表2・1)。其中普通系是异源多倍体,含有多个二倍体的遗传物质,使其具有生态上的广泛适应性以及经济产量较高的特点。因此小麦属中虽然种很多,但目前种植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以普通小麦为主,占90%以上,其

4、次为硬粒小麦、密穗小麦等少数种。表2-1小麦属(TriticumL.)的分类(资料來源《中国小麦学h1996)系染色体纽.类型种一粒系A野生T・urartuThum.乌拉尔图小麦Einlorn野生T・boeoticumBoiss.野生一粒小麦带皮T・monococcumL.栽培一粒小麦二粒系AB野生T・dicoccoidcsKocm.野生二粒小麦Emmer带皮T・dicoccumSchueb1.栽培二粒小麦带皮T・paleocolchicumMen科尔希二粒小麦带皮T.ispahanicumHeslot伊斯帕汗二粒小麦裸粒T・

5、carthlicumNevski波斯小麦裸粒T・turgidumL・圆锥小麦裸粒T・durumDesf・硬粒小麦裸粒T・turanicumJakubz东方小麦裸粒T・polonicumL.波兰小麦裸粒T・aethiopicumJakubz.埃塞俄比亚小麦普通系ABD带皮T・speltaL・斯卑尔脱小麦Dinktl带皮T.machaDek.etMen.马卡小麦带皮T・vaviloviJakubz・瓦维洛夫小麦裸粒T.compactumHost密穗小麦裸粒T・sphaerococcumPerc.印度圆粒小麦裸粒T・aestivum

6、L・普通小麦提莫菲维系AG野/T.araraticumJakubz・阿拉拉特小麦Timopheevii带皮T・timopheeviiZhuk・提莫菲维小麦茹科夫斯基系AAG带皮T・zhukovskyiMon.et・Er.茹科夫斯基小麦Zhukovskyi由丁我国栽培小麦丿力史久远,地域辽阔,种植制度多样,在长期的自然轮回杂交和人工选择卜•,我国小麦品种资源极为丰富,计有2个种,7个亚种,130个变种。其中以普通小麦占绝大多数,约96%以上,分布在全国各地。普通小麦中冇3个亚种、102个变种。我国的另一个小麦种是圆锥小麦,占2〜

7、3%,零星分布于我国屮部和西北部。圆锥小麦中有4个亚种、28个变种。二、小麦的一生(一)生育期和生育时期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产生的整个生活周期。栽培学上,把小麦从种子萌发、出苗至新种子成熟这一过程所经历的天数称做小麦的生育期或全生育期。而生产上为方便起见,把小麦播种至收获这一过程所经丿力的天数亦称为生育期。随气候条件和地域不同,小麦生育期的长短亦各不相同(表2・2)。冬小麦生育期人都在230天左右或以上,春小麦在100〜120d天或以下。黄淮平原冬麦区为230〜260天,河南省为230〜240天,其中,豫北长些,豫

8、屮、东、西部次之,豫南、西南短些。表2・2我国不同地区小麦的生育期(根据《中国小麦气候生态区划》资料整理,1991)地区播种期(月/旬)成熟期(月/旬)生育期(d)播期类型东北(春麦区)4/ET4/卜7/「8/1•-110^130春播春小麦长城以北(北方春麦区)3/小~4/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