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匆匆》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ID:42502496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6

《匆匆》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_第1页
《匆匆》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_第2页
《匆匆》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匆匆》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匆匆》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一、教材简说《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的散文,安排在12册语文课本第二篇课文。整篇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其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吋,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上的效果,并积累好词佳句。二、作者生平简介朱自清(1989—1948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著名诗人、现代散文家、学者。散文集有《背影》、《荷塘月色》等。作者写这篇文章正值“五四”落潮期,文中流露出作者为前途不明、无所作为而感到抑郁、彷徨、伤感的低沉情绪。三、句子品味文章中有

2、很多语句值得我们品析和深思。文章很注意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文屮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燕子去了,又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又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又再开的吋候。”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用一系列日常生活的细节“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这个句子“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口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吋光匆匆的特点,表达作者无奈惋惜以及要珍惜时间的心态。又如

3、“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一句屮,作者运用“跨、飞、溜、闪”这四个动词,來感受时间“溜”得快的特点。文中的一些词语也用得很好,如头涔涔、泪潸潸、伶伶俐俐等,很值得积累。四、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正确认读“挪移、游丝”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白己忠欢的段落。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4、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揭题板书,读题。(2)简介作者朱自清。2、品

4、析课文(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自由阴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读顺,圈画不懂的地方。边读边思考: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告诉了我们了什么?(2)细读读懂课文,品读重点语句对于文章出现的有关修辞手法的句子,要重点让学生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说说这些句子好在哪里。排比句“燕子去了,又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又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又再开的时候。洗手的时候,口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口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吋,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比喻句“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己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天黑时

5、,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口。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口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文章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引导学生注意这个句子前后照应的作用,体会它的好处”。3、在品读句子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防写,从而达到理解、积累和运用的学习过程。4、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5、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朗读有关朱自清的文章,如《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并试着写体会。写一篇读后感。板书设计:2匆匆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

6、去不复返呢?具体说明:时光飞逝照应开头:我们的FI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