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864935
大小:505.9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09
《【教学设计】《赤壁赋》(语文苏教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赤壁赋》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靖宇三中芦言美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与造物者游”板块中的第二篇课文。本课时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体会作者豁达的胸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乃至综合素养。《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著名著作,通过主客问答、水与月的譬喻,探讨人生与宇宙的哲理,表现了作者在贬谪生活中的复杂、矛盾的心情。既流露了一定的消极情绪,又表达了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情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能力。2、知人论世;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作者豪放达观的心态,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2、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学习难点】1、理解、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课前准备:1、教师课前准备PPT。2、学生提前预习,要求能流畅的朗读课文。3、学生需要了解有关作者的介绍及其主要思想。教学过程:
3、一、导入1、PPT播放苏轼轶事。东坡鱼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饕餮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为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厨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宋代四大书家蔡苏米黄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知道又是来蹭饭揩油的,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蘇者,上草下左鱼又禾。”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黄庭坚接着
4、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2、教师:读过刚才这则小故事,想必大家都明白,苏轼便是今天我们所学的主人公。《三国演义》的卷首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杯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当苏轼来到三国周郎赤壁时,又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赤壁
5、赋》。【设计意图】用故事和图片引入课文,加强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好奇心。二、作者介绍及创作背景1、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
6、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7、2、创作背景《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3、知识拓展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
8、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