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537481
大小:5.08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8-04
《《课宋明理学文》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课宋明理学中国古代思想的发端: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形成:统治思想的选择和确立:儒学思想的丰富与更新:第1课《孔子与老子》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第4课《宋明理学》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长期混战与分裂,使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与巩固。在理学大师们的努力下,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一场重忠孝,讲廉耻,扬气节的儒学复兴运动由此产生。这是一场容纳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道德伦理规范与完善个人的自我修养方法。它绵延七百余年,以理学传统传入并影响了日本、朝鲜及东南亚。
2、它将儒家思想不仅渗入每一个中国人骨髓血液与潜意识中,而且对当代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影响。一、背景:三教合一1、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东汉时期,明帝遣使西域拜求佛法,为铭记佛法传入之功,修建了这座白马寺。与孤零零的白马相比,北魏时期龙门石窟的气魄已大不相同,历经几百年营建,石窟佛像达到十万多尊,可以说是佛教盛行的写照和缩影。一、背景:三教合一在外来佛教传入的同时,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也在东汉时期形成。东汉末年,神仙方士之说阴阳五行之说与道家学说的某些部分杂糅起来,形成了道教。1、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1.佛教和
3、道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2.二者之间有着什么明显的不同和相同?3.为什么这两种宗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传播?4.这种现象对中国的文化格局会产生什么影响?【问题导学】一、背景:三教合一1、佛教主要讲求因果报应、生死轮回;道教讲求修炼养生、长生不老。2、佛教把希望寄托在来生,而道教则希望这一辈子永远延续下去。他们的相同之处是都对现实生活不太关注。3、国家分裂、战乱不休,人民生活动荡不安,需要从宗教中寻找心理安慰。佛道的传播不仅顺应了普通人的心理需求,也满足了统治者的需要。4、儒家思想受到了佛、道的冲击。一、背景:三教合一1、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2、三教合
4、一,弥漫社会各个领域→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三教图(清丁云鹏)1、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一、背景:三教合一2、三教合一,弥漫社会各个领域←在我们最为熟悉的“西游记”里面,大家能否找出三教合一的痕迹?西天取经本身就是佛教故事。孙悟空却是道教出身,72变就是向道家师傅学的。孙悟空遇到困难就向各路神灵求援,这里面既有佛教的观音菩萨,又有道教的太上老君。至于儒家,在西天取经路上伸张正义的浩然之气、唐僧舍生取义的精神,还有孙悟空本领再大也跳不出如来佛的等级观念,都有儒家思想的痕
5、迹。1、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一、背景:三教合一2、三教合一,弥漫社会各个领域3、儒学更新,深受佛道哲学影响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宋明理学(兄)程颢(弟)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二、宋明理学什么是理学: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建立起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学说。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是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主流学派。宋明理学由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组成.宋明理学代表人物陆九渊王阳明程颐朱熹程颢(北宋人,兄弟俩)理学开创者南宋人明朝人心学集大成者程朱
6、理学代表人物陆王心学代表人物南宋人理学集大成者心学开创者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南宋后发展:程朱理学理学两大流派主要思想内涵途径:表现:“理”是世界的本原①社会:伦理道德②人:人性“存天理,灭人欲”元朝明初确定统治地位心即理,心即良知,心外无物二者关系心学是对理学的继承与发展“格物致知”途径:陆王心学内涵:“发明本心”,致良知”二、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代表:程颢、程颐、朱熹内容:1)世界—理社会—儒家伦理道德个人—人性2)存天理,灭人欲3)格物致知历程:南宋—元—明初朱熹像材料一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
7、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朱熹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材料二唐代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北派首领神秀所作佛偈(佛教唱词):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①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朱熹思想主张的理解。②分析程朱理学与材料二所反映思想之间的渊源关系。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问题导学】【答案点拨】“格物致知”思想的前提是:“理”是在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的。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
8、强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人们思想中是否有先天存在的“理”(或“真知”)。二、宋明理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