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418435
大小:31.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2
《成人氧疗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成人氧气治疗规范浙医一院呼吸治疗科一、概述氧疗的目的是维持充分的组织供氧,同时降低心肺工作负荷,改善缺氧症状。与药物一样,氧气既有其有利的一面,又有其不利的一面。原则上应给予所需的最小剂量来达到所需的效果。不断的评估患者是氧疗的关键,评估应包括心血管、肺、神经系统的状态等,并应定时对一些血氧指标进行测定,以指导氧疗进行。以下内容并不包括机械通气和高压氧治疗。二、适应症:1、低氧血症,即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正常范围。在吸入室内空气的条件下,PaO2<60mmHg或者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0%;或者在特殊环境下,Pa
2、O2与SaO2未达到理想水平2、急性心肌梗死3、严重创伤4、短期治疗或外科处理(比如,麻醉后复苏,髋部手术等)三、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并发症1、长时间吸入氧浓度(FiO2)≥60%时,可发生氧中毒、吸收性肺膨胀不全和抑制支气管粘膜纤毛运动2、当PaO2≥60mmHg时,对合并PaCO2增高的患者给予氧疗可能发生呼吸抑制,常见于COPD患者3、百草枯中毒和接受博来霉素治疗的患者氧疗应谨慎4、在使用激光支气管镜检查时,应尽可能减少氧气的用量,以避免气道灼伤5、当氧气浓度提高时,火灾发生可能性也增高6、与氧疗相关的雾化和湿化装置细菌污染也
3、是隐含的风险7、当有使用机械通气支持指征时,不应用氧疗来替代机械通气四、缺陷1、对于单纯贫血患者,氧疗常不能改善组织缺氧和减轻症状2、对于循环功能不全的患者,氧疗效果有限3、由于肺内、心内分流引起的低氧血症对氧疗不敏感五、预后的评估通过临床和生理学指标的评估来判断预后,通过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来决定治疗措施是否合适六、设备1、低流量系统:包括鼻导管、简易面罩、部分重吸式面罩和无重吸式面罩。此装置只提供病人吸入气体的一部分,故吸入氧浓度可变。吸入氧浓度高低取决于氧流量的高低、氧疗器具的贮备容量和病人呼吸方式(每分通气量、吸气流速)。其
4、特点是使用方便、低成本和装置维护相对简单,临床上在对吸入氧浓度不作精确要求时可以使用。a、鼻导管是患者最容易耐受的氧疗方式,但鼻导管常限于稳定的、对氧浓度要求不高的患者,当流速超过6-8L/min后,患者可出现不适,包括鼻腔干燥、鼻出血。鼻导管提供的吸入氧浓度一般在40%以下。通过鼻导管提供小于4L/min的流量时,氧气不需要被湿化。由于低流量系统输送的氧浓度波动较大,在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时必须注意。b、简易面罩在输送5~12L/min的氧气流量时,可提供的氧气浓度在35%~50%之间。氧气流量设置应该大于5L/min,以防止潴
5、留在面罩内的二氧化碳被重复吸入。长时间使用普通面罩可能引起皮肤刺激和面部压痛。同样,简易面罩供氧浓度也受病人呼吸方式影响。c、部分重吸式面罩、无重吸式面罩部分重吸式面罩由普通面罩外加一个储袋构成。氧气流量大小以吸气时充满储袋1/3~1/2容量为宜。当氧气流量在6~10L/min时,可提供大约40%~70%的氧浓度。它也属于低流量系统。无重吸式面罩类似于部分重吸式面罩,只是它多一个单向活瓣。活瓣的位置处于面罩和储气袋之间,用来防止呼出气体进入储袋;这种储袋氧气流量至少为10L/min,可以提供的吸入氧浓度在60%~80%之间。它需
6、要面罩与病人脸部紧贴,并且面罩上的阀工作正常。低流量系统FiO2大致范围*鼻导管24%-44%简易面罩35%-50%重吸式面罩40%-70%无重吸式面罩60%-80%*AARC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2、高流量系统:提供所有患者所需吸入的气体,保证了吸入氧浓度的精确和相对恒定,不受患者吸气流量需求的影响,有利于对患者的临床评估。包括文丘里面罩、氧头罩和氧帐等。文丘里面罩在临床上最为常用。a、目前使用的文丘里面罩可以精确的提供预定的氧气浓度范围在25%-50%。氧浓度越高,精确度越下降。b、雾化面罩,气
7、管切开套管,T管和氧帐可以和高流量输氧系统合用七、监测1、病人a、临床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心律、呼吸和精神状态b、生理学指标的评估:测定病人的PaO2或者SpO22、设备应经常用标准化的分析仪检查、校准输氧系统,如对高流量系统吸氧方式中的文丘里面罩输出氧浓度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等。所有输氧设备每天至少检查一次,特别是a、给使用人工气道的患者应用氧疗时b、输送加温加湿后的混合气时c、给那些临床症状不稳定或需要使用≥50%氧浓度患者应用时八、感染控制在通常环境下,低流量氧疗系统(包括鼻导管和普通面罩)不至于带来严重的感染风险,因此不需要周期
8、性更换;当氧疗联合使用加温湿化器和雾化器,特别是当应用在有人工气道的患者身上时,可能带来严重的感染风险。由于缺乏权威研究来支持,设备的更换频率应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