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重阳节的传说》(语文S版)-1

【教学设计】《重阳节的传说》(语文S版)-1

ID:40283827

大小:16.9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30

【教学设计】《重阳节的传说》(语文S版)-1_第1页
【教学设计】《重阳节的传说》(语文S版)-1_第2页
【教学设计】《重阳节的传说》(语文S版)-1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重阳节的传说》(语文S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重阳节的传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重阳节的传说》这篇美丽的民间传说,讲的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由来。这个故事曲折动人,反映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赞扬了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好素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过程与方法目标】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乡是怎样过重阳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教学难点】感受桓

2、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节日的来历,你们猜猜是哪个节日?你知道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要举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动吗?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重阳节的起源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

3、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2、默读课文,回忆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拜师学艺斩妖除魔纪念桓景。三、指导认字和写字。1、屏显本课的生字。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四、深入研读。1、指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哪一句话概括了桓景为什么要拜师学艺。出示:桓景病好后,一心想除掉瘟魔,让乡亲们不再受害。指读、评读:感受桓景为民除害的决心异常坚定。2、默读第四自然段:还能从哪里看出桓景下定决心要

4、为民除害?出示: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趟过了一条河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鞋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出示: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终于见到了费长房,同时支持着他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3、思考题:桓景是怎样铲除妖魔的?交流汇报,理解重点:(1)到了瘟魔出来那天,桓景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让大家带在身边,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2)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心“嗖”地掷出宝

5、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五、总结课文。课文讲述了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由来,讲的是古时候,汝河有个名叫桓景的人,在经历瘟疫肆虐、家破人亡的痛楚之后,决心拜师学艺,在历经艰险学有所成后铲除了瘟魔的故事,赞扬了桓景为民除害的精神。六、课后作业。1、你喜欢桓景吗,为什么?(可以用上“因为……所以……”来回答。)2、说一说我国其他节日的由来或传说。七、板书设计重阳节的传说习俗:登高、喝菊花酒、  佩茱萸叶拜师学艺         妻子          一瓶 勤学苦练         侵袭          掷出 和和睦睦       斩妖除魔        和

6、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