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ID:38761447

大小:1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9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_第1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_第2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_第3页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微视频设计方案授课方式:微视频主题: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分析教师:燕鹏时长:8分钟重点:1.分析探究实验的方法与步骤。2.设计对照实验的注意事项。3.变量的确定。旁白内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取一块馒头放在口腔里细细地咀嚼,你会感觉到甜味。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找出具体的原因。据此现象,我们可以作出如下设计。第一步:提出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呢?第二步:作出假设:在一般情况下,假设句,就是将第一步的疑问句换成陈述句。即,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头

2、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第三步:制定并实施计划。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点:实验中用馒头碎屑(或用浆糊)的方法模拟牙齿咀嚼;用玻璃棒搅拌的方法模拟舌的搅拌。用试管模拟人体口腔。第二点:取唾液:为了取到洁净的唾液,在取唾液前用凉开水漱口。第三点:实验中将三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的原因是“模拟人体口腔温度”。(在37℃时,消化酶的能力最强,小于或大于37℃时酶的消化能力都会下降。)第四点:淀粉:遇碘液变蓝,没有甜味;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有甜味。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注入2毫升唾液并搅拌,滴加碘

3、液后的现象是不变蓝,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我们在咀嚼时感觉到甜味)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注入2毫升清水并搅拌,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变蓝,可判断此时有淀粉的存在。原因是淀粉的消化需要唾液淀粉酶的作用。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注入2毫升唾液不搅拌,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部分变蓝,可判断此时有淀粉的存在。原因是淀粉的充分消化需要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从实验现象的分析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馒头的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你也可以在本实验中再增加一支试管,并将温度作为变量,来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影

4、响。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试题:根据实验的现象和前面的分析可知:第1题:②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第2题:我们已经知道了对照实验应该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在一般情况下,对照组就是条件都具备的一组。在本实验中2号试管的条件都具备,可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就是与题干中所要探究的变量有关系。而本题所要探究的是,“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本实验中3号试管正好缺少这两个变量,可作为实验组;所以应选用②号和③号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第3题:把试管放在37度温水的原因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在前面已经解

5、释过了)。第4题:本题和第2题相类似。②号试管是对照组,④号试管缺少的条件是温度。由此可以判断说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变量是:温度。关于本实验的分析就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