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67321
大小:86.3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3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望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望岳》教学设计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华侨中学陈洁一.新课程背景下我校的教学模式—-“自主·和谐·互助”[来源:学科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就可以完成的,知识也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教学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教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为此,我以“自主”为指导思想,以“和谐”为核心理念,以“互助”为有效途径,确立了“自助·和谐·互助”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发展,求真务实,把培养每一名学生学有所获做为矢志不渝的目标。二.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学
2、科的特点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另外,就整个课程系统而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它们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语文这个工具。”三.我校语文学科诗歌教学模式1.情景导入,明确目标。(3—5分钟)2.走近作者,了解背景。(5—10分钟)[来源:学§科§网]3.动情朗读,感知诗意。(10—15分钟
3、)4.疑难探究,赏析语言。(10--20分钟)5.体会感情,课外拓展。(3—5分钟)[来源:学科网]6.小结检测,回归目标。(3—5分钟)四.教材分析《望岳》是唐代诗圣杜甫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今年编排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这一单元所选的《古代诗歌五首》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学习本课学生对诗歌的形式特点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了一分认识。学生还能逐步感受不同时期不同诗人的创作思想,并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新课标指出,语文学科理念为:“41.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基于对新课标和本课教材的理解,我的教学设想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动情朗读,多媒体辅助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进入诗歌意境;通过合作互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融入诗歌,体会诗歌内涵。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按照“激情引入走进作者----初读诗歌整体感知----再读诗歌解诗意---诵读诗歌悟诗情探主旨赏诗句---拓展延伸”的五个环节展开教学。微课围绕的是第三环节“再读诗歌解诗意”展开的教学活动。五.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无法很好地掌握诗歌的学习方法,无法自主把握诗歌的内容,对于诗歌语言的赏析、诗歌主旨的探究的能
5、力还不够,因此,这一微课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之后的教学重点则是赏析诗歌语言和探究诗歌主旨的指导。六.教学目标1.准确流畅朗读并背诵诗歌。2.品析诗句,体会诗意,欣赏诗句中的美。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有感情诵读。七.教学重点、难点1.欣赏品味诗句。2.理解诗歌感情,探究诗歌主旨。八.教学方法1.诵读法2.多媒体辅助3.“自主·和谐·互助”教学法九、板书设计望岳(唐)杜甫气象雄伟胸怀博大<托物言志>首联“岱宗”“青”--远望—巍峨高大(设问、夸张)颔联“钟”“割”--近望—神奇秀丽(拟人)颈联“荡”“决眦”--细望—心胸荡漾(云、鸟)尾联“凌”“览”
6、—愿望--敢攀高峰4<主旨句>十、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中国五岳你知道吗?请同学说出五岳分别是什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来源:学科网ZXXK]过渡(欣赏五岳之首—泰山的美景)引入新课[来源:Zxxk.Com][来源:学§:Zxxk.Com]明确目标本首诗学习目标听教师讲解明确学习目标,熟知本节课所要掌握内容,做到有的放矢。走近作者1.过渡揭示诗题(图片)2.介绍作者和教师互动(之前学过杜甫的哪些诗歌?)引导学
7、生逐步进入文本写作背景教师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学生聆听。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动情朗读感知诗意1.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视频范读)1、学生根据提示自由朗读。2.个人展示。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歌2.再读诗歌解诗意(教师播放每一联诗歌图片---学生根据提示自主合作学习----教师点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的意识。4深入探究诗题为《望岳》,诗中却没有“望”字,可每句都体现“望”字,只是望的不同,具体体现在哪里?学生探讨赏析教授学生赏析诗歌方法体会感情课外拓展1、再读诗歌赏诗句探主旨(学生自由朗读--合作总结—教师点拨)2、拓展延伸①你能说出与“会当凌绝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