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已然义_是_的_类句式的语法化_以_S是AV的O_句式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2期已然义“(是)⋯的”类句式的语法化———以“S是AV的O”句式为例龙海平肖小平①提要本文以“S是AV的O”句式为例,重点分析现代汉语已然义“(是)⋯的”类句式和等式判断句之间的语法化渊源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绘出“现代汉语典型‘是⋯的’类判断句语法化进程图”,余论进一步分析了已然义“(是)⋯的”类句式语法化的类型学意义。关键词“(是)⋯的”句式;限制性关系从句;等式判断句;语法化一现代汉语“N1是AV的N2”句式1现代汉语中存在一种“N1是N2”形式的判断句:(1)服务生(端来两份快餐,一份是炒饭,一份是米粉):(对A先生)先生,您是炒饭。(对B先生)先生,您
2、是米粉。Nunberg(1995)把例(1)中“N2”的“用某个表达式的转喻用法去指称该表达式规约义所未标记的但与之相关的某个实体”的用法称为表达式“N2”的“偏指称”用法(DeferredRefer2ence)。Ward(2004)进一步把这种判断句称为偏指称等式判断句(DeferredEquative),并指出:偏指称等式判断句要求在表述语篇的过程中显性表达一个开放的命题,即:a.I’mthepadthai.b.开放命题:X投射到Y(其中X是集合{顾客}的某个元素且Y是集合{所点的菜}的某个元素)。聚焦成分:I,thepadthai。Ward(2004)把偏指称等式判断句中的成分“
3、N2”视作既定集合中的某个元素,并且通过上下文语境显性标示该元素。在本文中我们选择另一种显性标示既定集合某个元素的常用手②段———限制性关系从句(RestrictiveRelativeClause,简称RRC)对偏指称等式判断句中的成分“N2”进行显性的表达:(2)服务生(端来两份炒饭):(对A先生)先生,您是泰国香米做的炒饭。(对B先生)先生,您是东北大米做的炒饭。我们把这种系动词“是”后成分为“限制性关系从句+中心词”结构的偏指称等式判断句称为“限制性关系从句型偏指称等式判断句”(RRCDeferredEquative),表示为“N1是AV的N2”形式,“N1是AV的N2”句式具备
4、下列特征:(1)“N1”和“N2”具有不同的所指;(2)“AV的23©1994-2009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N2”结构为定中结构;(3)“AV的”为限制性关系从句;(4)中心词“N2”为动词“V”的宾语。我们运用这四个标准分析近代汉语的某些语例:(3)那汤知县也是妾生的儿子,见了覆呈道:“律设大法,理顺人情,这贡生也忒多事了!”(《儒林外史》第6回)刘敏芝(2003)把例(3)视为类似现代汉语“我是昨天进的城”句式的已然义“(是)⋯的”类句式
5、。我们认为例句具有“N1是AV的N2”句式的四个特征,理应视为“N1是AV的N2”句式。刘敏芝(2006)所发现的最早的已然义“(是)⋯的”类句式同样可以进行类似的分析:(4)一日,闻知事捶行者,而迅雷忽震,即大悟,趋见晦堂,忘纳其屦。即自誉曰:“天下人总是参得底禅,某是悟得底。”(《五灯会元》卷一七·黄龙悟新禅师)这个例句说明在宋代结构助词“的”尚未取代“底”的时候近代汉语中已经存在“N1是AV的N2”句式。关于限制性关系从句,Givón(2001:176)指出:说话者并不在关系从句中陈述某个命题,而是预设听话者已知或者熟悉这个命题,并且在其对于当前语篇的事例性记忆中可触及此命题。基
6、于这种判断,Givón(2001)在相关分析中一直把限制性关系从句视为已然义从句。我们认为限制性关系从句的主要功能在于指称中心词,在“N1是AV的N2”句式中中心词“N2”作为定指成分具有唯一性,因而限制性关系从句“AV的”所包含的命题必然具有唯一性。要使限制性关系从句“AV的”所包含的命题具有唯一性,其所包含的动作必然是一个具有唯一性的有界动作,这个动作的受动者和终止点就是中心词“N2”。根据沈家煊(1995)的有关分析,一个实现其终止点的动作自然具有已然义特征,这就是“N1是AV的N2”句式中关系从句“AV的”具有已然义的主要原因。二“N1是AV的N2”句式的语法化“N1是AV的N
7、2”句式中包含关系从句“AV的”,在Harris&Campbell(1995)看来这是一种“双句式结构”(BiclausalConstruction),这种结构作为非稳定结构一般会向“单一句式结构”(MonoclausalConstruction)演化,其中判断词“是”经历“系动词>焦点标记”(Copular>Focus)的演化过程,近代汉语“N1是AV的N2”句式同样经历了这一过程。鉴于这一过程的复杂性,我们在本节内容中将从系动词“是”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