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75215
大小:5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原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原设计)课程标准1、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2、遵义会议及历史意义。3、体会长征精神。知识与技能:掌握长征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及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长征的原因?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讨论长征精神,引导学生学习红军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长征的开始,遵义会
2、议,长征的经过,长征的意义,长征精神。教学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长征的历史意义。教具、学具电子白板、远程资源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用多媒体播放影视《长征》片段,生动再现了红军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过雪山等长征历史。然后提出问题:刚才同学们观看的《长征》片段,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红军长征的重大事件。那么,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红军长征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表现了怎样的革命精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红军长征。(打开多媒体课件)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学 习 新 课
3、 1、了解红军长征原因(约用3分钟)引导学生带着“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这一问题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回答红军长征原因。2、感知长征过程(约用20分钟)学生在回答“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这一问题后,教师提出导学问题:“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和出发的地点?经过了哪些省?跨过了哪些河流?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和标志事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结合教材和地图,了解长征的全过程,完成所提出的问题。教师随堂指导,并借助多媒体用长征动
4、态路线图展示长征的过程:瑞金出发(1934年10月)——突破四道封锁线(放弃去湘西而北上)——突破乌江——召开遵义会议(1935年1月)——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过草地——陕北会师(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在这一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影视片段,让学生重点了解和掌握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过草地四个重大历史事件。遵义会议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为了突出这一个重点和难点,使初中生有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可这样处理:通过提出问题“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引导学
5、生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四个方面探究“会议前红军所面临的局面、会议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何影响、会议后红军长征的胜利情况——也就是遵义会议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让学生设想如果没有遵义会议而让左倾错误领导人继续领导,中央红军遭受的结局,同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后的历史史实做出对比,得出结论。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遵义会议在我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三段影视片段分别展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过草地这三个惊心动魄的重大历史事件,突出反映红军长征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影视片段和图片,直观地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所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他们所表现出的不怕困难、勇
6、往直前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3、理解长征胜利的意义(约用3分钟)引导学生归纳为三点:一是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二是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三是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中国共产党和领导的军队,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开始了神圣抗战。4、理解长征精神(约用5分钟)在感知长征过程及艰苦历程的基础上,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材料:(多媒体展示)“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
7、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是长征精神?”请学生谈谈他们所理解的长征精神。使学生认识到长征精神是: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用长征动态路线图展示长征的过程,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 情感教育 (长征精神是革命前辈为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长征精神薪火相传,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解和前赴后继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5、拓展提升(约用4分钟)组织学生通
8、过以下活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