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的解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

椎间盘的解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

ID:36444260

大小:29.55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5-09

椎间盘的解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_第1页
椎间盘的解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_第2页
椎间盘的解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_第3页
椎间盘的解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_第4页
椎间盘的解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椎间盘的解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椎间盘的解剖解放军第一医院郭龙春于进祥椎间盘位于两个椎体之间,即上一个椎体的下面和下椎体的上面之间,所以也称为椎间关节。除颈1~2之间外,其它椎体之间包括腰5~骶1之间均有这种结构,成人的椎间盘共为23个。人体脊柱的结构非常复杂,脊柱的椎骨共有32块,因寰椎与枢椎之间,骶椎与尾椎之间不存在椎间盘,所以全身的椎间盘只有23个,约占骶骨以上脊柱长度1/4。人体经过一天的劳动或站立、训练,椎间盘受压而变薄,整个脊柱长度相应缩短,经卧床休息可恢复,早晚活动范围1~3厘米。颈椎的椎间盘呈楔状,与颈椎正常前凸弧度一致;胸椎的椎间盘后部稍厚;腰椎的椎间盘前部较厚,

2、而与脊椎的生理弯曲相一致。椎间盘1.软骨板2.纤维环3.髓核1.软骨板:即椎体上的软骨面,作为髓核的上下界,与相邻椎体分开,平均厚度1mm,软骨板以颈椎最小,向下逐渐增大,以第5腰椎最大,其大小和形状与上下椎体相当。椎体无血管的软骨板如同膝关节的关节软骨,可以承受压力保护椎体,防止椎骨遭受压力。只要软骨板保持完整,椎体不会因压力而发生改变。2.纤维环:在上、下软骨板之间周围有一圈坚强的纤维组织,称为纤维环。是椎间盘的最主要维持负重组织,与上下软骨板和脊柱前、后纵韧带紧密相连。纤维环连接相邻椎体紧密附着于软骨板上,使脊柱在运动时作为一个整体,保持脊柱的

3、稳定性。纤维环甚为坚固,必须有极大力量广泛撕裂纤维环,才能引起椎间盘脱位。纤维环由无数层白色的纤维构成,坚韧而富有弹性。每层纤维在两个椎体间斜行,以45度角附着于上下软骨板上;各层纤维环以90度角交叉排列,相邻两层间借粘合物质相连接。纤维环的前部和外侧部较后宽,约一倍。后部较窄,层次少,相邻纤维接近平行,连接物质也较少。最内层纤维与髓核的细胞间质相融合,无明显界限。3.髓核:由软骨板、纤维环包裹着一种柔软富有韧性弹性半流体的胶状物质称之为髓核。约占椎间盘切面的50%~60%,其密度随年龄而增大,髓核一般位于椎间盘的中部,较偏后,但颈椎间盘多在中部稍前

4、,颈段脊柱运动轴线由此通过。椎间盘受压时变扁,髓核有向外膨出的趋势,可将施加于纤维环的纵向压力转为水平冲击,纤维环具有弹性,可以消散由髓核而来的冲击。压力消失髓核又复原,像“弹簧垫”一样具有缓冲作用。椎间盘的血管:幼年时期,其血管分布比成年人丰富,有一些微血管可分布到深层,出生后至8岁时血管逐渐闭塞,遗留下许多微孔,具有半透膜性质。故成年人椎间盘虽无血液循环,但软骨板可视为半渗透膜,在渗透压下,营养物质的供应和新陈代谢产物排出可以扩散到无血管的椎间盘。椎间盘的神经:起源于窦椎神经,分布于纤维环的浅层。软骨板,纤维环的深层和髓核则无神经分布。所以,软骨

5、板受损伤时,既无疼痛感觉产生,又无自行修复能力。总之,椎间盘不但是椎体间主要的坚强联系与支持结构,同时也是脊柱运动吸收震荡的主要结构,起着“弹簧垫”的作用,能承受身体的重力,将施加于脊柱的重力吸收并重新分布。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解放军第一医院郭龙春于进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是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得出的。对于少数疑难病人的诊断,需要应用CT、MRI及其骨扫描等检查方法。椎间盘突出症北美脊柱协会(NorthAmericanSpineSociety)对该病的命名椎间盘突出(Herniation)包括四种病理椎间盘膨

6、隆(annulerbulge)椎间盘凸出(protrusion)椎间盘脱出(extrusion)椎间盘游离(freefragmentdisk)1.肯定腰腿痛,确系由“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确实能识别和排除结核、肿瘤、椎管狭窄、脊椎滑脱、脊椎裂等疾患。2.确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平面,明确定位。3.确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类型。4.有无合并疾病的存在,如椎管狭窄、脊椎滑脱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应该明确 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发病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据青岛医学院附院1958~2001年门诊、住院病人共1204

7、20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病人2810例,占总人数的2.33%。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其中21~45岁,占66%,男多于女,男性占70%,女性占30%。造成原因主要有(1)劳损;(2)外伤;(3)寒冷、潮湿;(4)突然的肌肉收缩等。腰椎间盘突出的平面多发生于活动的脊柱和固定的骶骨交接处,因此处活动度大,承受的压力最大,椎间盘容易发生退变和损伤,故以L4、5和L5~S1间盘发病率最高。据国内、国外报道。L4、5和L5~S1两个椎间盘突出占总人数的95%以上。临床表现症状1.腰痛和下肢放射痛2.跛行3.脊椎畸形和活动受限4.棘突旁的压痛和放射痛5.

8、神经功能损害—运动、反射、感觉不同部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椎间盘突出部位L3~4L4~5L5~S1受累神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