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论文

ID:25698231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论文_第1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论文_第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论文_第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论文_第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论文.freeledBann氏分型还有前缘型和垂直型等[4],垂直型在影像学上可见Schmor1’s结节。2腰椎间盘突出的检查方法2.1X线平片检查平片表现:(1)正位片上椎间隙左右不等,椎体呈侧弯,侧位片上椎体生理前凸,椎间隙变窄或后宽;(2)Schmor1’s结节,椎间隙变窄的相邻椎体内出现半圆形阴影,其周边呈致密硬化影,有人认为[5],腰椎后缘软骨结节就是Schmor1’s结节;(3)椎体前缘磨角,侧位表现为骨刺,呈水平方向突起,有别于临床常见的爪形骨刺、骨桥[2];(4)椎体后缘增生后翘,上下关节硬化

2、;(5)椎体不稳、后移,脊突偏歪;(6)椎小关节两侧不对称;(7)椎间孔内骨片;(8)椎间盘真空现象,在髓核处出现一透亮度略高于椎间盘的小区;(9)后突髓核、纤维环钙化,正侧位片均可见与椎间隙相关的钙化影。平片对椎体整体观,对以上特征表现有极高的诊断价值[2~6]。多数情况下,椎体、椎间隙改变仅反映了腰椎的保护性姿态,仅能提示病变,而对是否为椎间盘病变或由结核、肿瘤引起,以及对椎间盘突出的程度、神经根脊髓受压迫程度等诊断不清,这些需依靠其他方法来确诊。2.2造影检查2.2.1脊髓造影碘油造影方法比较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诊断准确率比平

3、片高,适用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但因碘油造影剂在蛛网膜下腔中吸收较慢,易产生蛛网膜炎,并可有头痛、造影后腰痛和坐骨神经痛、肺栓塞等并发症,临床现已少用,而改为碘水造影。碘水造影因碘水造影剂能完全吸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与脑脊液混合均匀,提高了清晰度;并可动态观察多个节段、蛛网膜下腔及神经根鞘情况,显影效果较好,定位准确,其确诊率大大提高,可达76.1%~100%[7~9],与CT无显著差异;费用较低,并且其空间分辨率优于CT,现仍广泛使用。2.2.2造影主要表现(1)椎间盘膨出:使通过局部的造影剂变薄,影像较淡,呈面纱状

4、或珠帘状;(2)椎间盘突出:外侧方小的突出只在相应的椎间隙外侧有轻度凹陷压迹,大的突出表现为卵圆形压迹或半弧形压迹;正中突出向两侧延伸多呈束腰征、截断征;根袖影被抬高、压尖呈腋下征,多见于根内型;根袖影消失,呈截断征,多见于根前型和根外型;突出段神经根充血、水肿,呈喇叭形,多见于根前型和根内型;丝条状马尾神经影,移向对侧,呈弓背型,多见于较大的外侧型突出[2~9];(3)椎间盘游离,依方向、程度以上表现均可有。2.3CT检查2.3.1CT优点目前,CT已成为诊断本病的一种重要方法,CT诊断椎间盘突出的准确率为83%~100%[10~1

5、2],且为非侵入性检查,具有无痛苦、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等优点,故常受到欢迎。而且CT可明确椎间盘突出的方向,这对于临床医生解释临床体征和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是相当实用的。2.3.2CT表现(1)椎间盘向周围均一膨出,超出椎体边缘,也可是限膨出,此为椎间盘(纤维环)膨出的典型征象;(2)块影:椎间盘后缘正中或偏侧有局限性突出的软组织密度块影,突出物的CT值(60~120HU)高于硬膜囊的CT值(0~30HU),此块影使邻近的硬膜囊或神经根受压移位,是椎间盘突出的典型CT表现,其突出物的后缘平滑或不规则;(3)钙化:脱出髓核有钙化或髓核脱出久

6、者可产生钙化,多与椎间盘相连;(4)碎块:可由脱出的髓核突破后纵韧带后形成,游离于椎管内硬膜外脂肪中,常嵌顿在侧隐窝内[12],其与突出的椎间盘之间有断离征象;(5)滑移:较大的髓核突出虽未形成碎块,但可向椎管上下方滑移,表现为逐层变小而保持突出髓核的原有形状;(6)神经根湮没:如椎管脂肪较少,且硬膜囊或神经根与髓核为等密度,则突出的髓核与硬膜囊或神经根难以区别,则为神经根的湮没。CT有以下特殊征象:(1)Schmor1’s结节;(2)真空现象,椎间盘内含气的低密度影,且边缘整齐清晰、无硬化[13]。此外在CT图像上还可清晰地显示椎体

7、骨质赘生、椎管或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上下关节硬化等伴随异常,CT在这方面比X线平片、造影的检出率要高。2.4MRI检查20世纪80年代,核磁共振开始用于临床,MRI不受骨髓影响,能在任何平面成三维图像,且无创伤、无电离辐射损害,可直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形态学改变,明确椎间盘突出的各种类型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其表现为以下几种。2.4.1椎间盘膨隆(1)矢状位见变性椎间盘向后膨出,椎间隙变窄,T1RI对腰椎间盘膨出的诊断率高达89.5%[14]。因其矢状位成像可一次扫查多个椎体,降低了漏诊率,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膨出在MRI

8、图像的特征表现因椎体后缘骨质增生而与膨出的纤维环在T1R矢状面上见椎间盘呈舌状后伸超过椎体后缘,部分深达4mm之多[14],在T2RI信号低于正常,压迫硬膜囊前缘出现明显的凹陷,此时要特别注意在轴位像上观察,这对椎间盘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