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144884
大小:3.18 MB
页数:89页
时间:2021-04-19
《最新椎间盘的解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新椎间盘的解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药学医学精品资料椎间盘位于两个椎体之间,即上一个椎体的下面和下椎体的上面之间,所以也称为椎间关节。除颈1~2之间外,其它椎体之间包括腰5~骶1之间均有这种结构,成人的椎间盘共为23个。人体脊柱的结构非常复杂,脊柱的椎骨共有32块,因寰椎与枢椎之间,骶椎与尾椎之间不存在椎间盘,所以全身的椎间盘只有23个,约占骶骨以上脊柱长度1/4。人体经过一天的劳动或站立、训练,椎间盘受压而变薄,整个脊柱长度相应缩短,经卧床休息可恢复,早晚活动范围1~3厘米。颈椎的椎间盘呈楔状,与颈椎正常前凸弧度一致;胸椎的椎间盘后部稍厚;腰椎的椎间盘前部较厚,而与脊椎
2、的生理弯曲相一致。椎间盘1.软骨板2.纤维环3.髓核椎间盘的血管:幼年时期,其血管分布比成年人丰富,有一些微血管可分布到深层,出生后至8岁时血管逐渐闭塞,遗留下许多微孔,具有半透膜性质。故成年人椎间盘虽无血液循环,但软骨板可视为半渗透膜,在渗透压下,营养物质的供应和新陈代谢产物排出可以扩散到无血管的椎间盘。椎间盘的神经:起源于窦椎神经,分布于纤维环的浅层。软骨板,纤维环的深层和髓核则无神经分布。所以,软骨板受损伤时,既无疼痛感觉产生,又无自行修复能力。总之,椎间盘不但是椎体间主要的坚强联系与支持结构,同时也是脊柱运动吸收震荡的主要结构,起着“弹簧垫”的作用,能承受身体的重力,将施加于脊
3、柱的重力吸收并重新分布。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解放军第一医院郭龙春于进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是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得出的。对于少数疑难病人的诊断,需要应用CT、MRI及其骨扫描等检查方法。椎间盘突出症北美脊柱协会(NorthAmericanSpineSociety)对该病的命名椎间盘突出(Herniation)包括四种病理椎间盘膨隆(annulerbulge)椎间盘凸出(protrusion)椎间盘脱出(extrusion)椎间盘游离(freefragmentdisk)1.肯定腰腿痛,确系由“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确实能识别和排除结核、肿瘤、椎管
4、狭窄、脊椎滑脱、脊椎裂等疾患。2.确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平面,明确定位。3.确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类型。4.有无合并疾病的存在,如椎管狭窄、脊椎滑脱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应该明确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发病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据青岛医学院附院1958~2001年门诊、住院病人共120420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病人2810例,占总人数的2.33%。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其中21~45岁,占66%,男多于女,男性占70%,女性占30%。造成原因主要有(1)劳损;(2)外伤;(3)寒冷、潮湿;(4)突然的肌肉收缩等。腰椎间盘突出的平面
5、多发生于活动的脊柱和固定的骶骨交接处,因此处活动度大,承受的压力最大,椎间盘容易发生退变和损伤,故以L4、5和L5~S1间盘发病率最高。据国内、国外报道。L4、5和L5~S1两个椎间盘突出占总人数的95%以上。临床表现症状1.腰痛和下肢放射痛2.跛行3.脊椎畸形和活动受限4.棘突旁的压痛和放射痛5.神经功能损害—运动、反射、感觉不同部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椎间盘突出部位L3~4L4~5L5~S1受累神经L4神经根L5神经根S1神经根疼痛部位骶髂、髋、大腿前外侧、小腿前侧骶髂、髋、大腿和小腿后外侧骶髂、髋、大腿、小腿及足跟外侧麻木部位小腿前内侧小腿外侧或足背小腿及足外侧肌力改变伸膝无力
6、足趾背伸无力偶有足跖屈无力反射改变膝反射减弱或无力无改变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特点1.下肢痛沿神经分布区放射,故称为根性放射痛2.疼痛与腹压有关3.疼痛和活动体位有明显的关系临床表现常用检查方法与体征: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征)直腿抬高加强试验(Bragard征)健腿抬高试验(Fajersztajn征)屈髋伸膝试验(Kernig征)颈静脉压迫试验(Naffziger征)仰卧挺腹试验屈颈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1.椎间隙狭窄,可均称或不均称2.椎体后缘唇样肥大增生,骨桥或游离骨块3.脊柱生理曲度异常或出现脊柱侧弯4.髓核突入椎体形成许莫氏(Schmor
7、l)结节影像学表现脊髓造影—将阳性或阴性造影剂(指空气)注入蛛网膜下腔,通过X线检查,观察脊髓及硬膜囊周围的组织状态及有无异常所见,称之为脊髓造影。80年代以前脊髓造影比较常用;80年代以后由于CT和MRI的问世,已基本替代脊髓造影。脊髓造影的方法:病人侧卧于X线检查床上,患侧在下。腰背部皮肤消毒,在L4、5椎间隙作腰椎穿刺,进入蛛网膜下腔。在注入造影剂前抽出相应数量的脑脊液,抽出时速度应缓慢。然后注入造影剂(伊索显)。在X线电视下观察造影剂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