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2)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2)

ID:36339881

大小:7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09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2)_第1页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2)_第2页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2)_第3页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2)_第4页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2)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修改)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科数学年级八教学形式教师郭金花单位河南济源实验中学课题名称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全等三角形和轴对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为证明两个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两条直线垂直提供了方法,也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是通过轴对称进行的,借助轴对称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也获得了添加辅助线证明性质的方法。性质的证明是将育证明相等的两个角(或线段)置于两个全等三角形中,这是证明两个角相等或两条线段相等的基本策略之

2、一。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与证明体现了转化的思想。学生由于添加辅助线的经验不足,对于何时需要添加辅助线,如何添加辅助线仍没有规律性了解。例如,学生对证明性质1,为什么要作底边上的中线感到茫然,常常发出“怎么想到的”的疑问。事实上,添加辅助线本身就是一项探索性数学活动,是活的证明所采取的一种尝试,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作底边上的中线是受前面“探究”活动的启发-------作出对称轴有可能解决问题,二对称轴是通过底边中点的;引导学生发现别的方法,加以尝试。学生由于认知经验不足,对等腰三角形性质2的理解容易出现错误,影响对性质2的应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性质

3、2分解为三个结论并逐一证明,以此来加深对性质2的理解。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目标:1)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性质。2)能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两个角相等或两天线段相等。3)在探索中体会轴对称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总体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知道,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作腰,另一边叫作底边,两腰的夹角叫顶角,底边和腰的夹角叫作底角。你能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吗?请大家按教科书13.3-1的方法来做,

4、你能说明所剪出的图形为什么是等腰三角形吗?(学生动手操作,剪出等腰三角形,然后小组交流)二)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猜想:把1中剪出的△ABC沿折痕AD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填入下表重合的线段重合的角AB与AC∠ADB与∠ADCAD与AD∠B与∠CCD与BD∠CAD与∠BAD你从以上表格中,能猜想出等腰三角形具备的特征吗?追问1)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是否都具备上述概括的特征?(学生相互比较,得出结论)追问2)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把它剪下来,折一折,上面得出的结论仍然成立吗?你能概括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学

5、生动手操作,相互比较,互动交流,得出性质1,性质2)2)论证性质1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我们发现并概括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性质2,对于性质1,你能通过严格的逻辑推理证明这个结论吗?你能根据结论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吗?结合所画的图形,你真伪证明两个角相等的思路是什么?如何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构造出两个全等三角形呢?从剪图,折纸的过程中你能获得什么启发?(学生动手画图,写出已知,求证,并在老师设置的问题串的启发下获得证明思路)已知:△ABC中,AB=AC.求证:∠B=∠C证明:略追问:你能用其他方法证明性质1吗?(学生尝试多种方法证明性质1,然后交流)性

6、质2引导学生把性质2进行分解为三个命题,本节课证明其中一个。学生在引导下,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追问1:在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过程和证明过程中,“折痕”“辅助线”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具备什么特征吗?(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就是他的对称轴)追问2:从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结论中,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用来证明角,线段相等,以及线段的垂直关系)追问3:你能用数学语言来表示吗?△ABC中,AB=AC,----------------------(1)-------------(2)------------

7、----△ABC中,AB=AC,----------------------(1)-------------(2)----------------△ABC中,AB=AC,----------------------(1)-------------(2)----------------∴∵∴∵∴∵一)巩固新知1)在△ABC中,已知AB=AC,且∠A=36°,则∠B=___2)在△ABC中,已知AB=AC,且∠B=35°,则∠A=__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0,则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___。4)教科书第77页第2题二)能力提升例在△AB

8、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引导学生分析图形中关于角的数量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