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研究-陕140120学案教学更应注意课堂教学设计

中学数学研究-陕140120学案教学更应注意课堂教学设计

ID:36165541

大小:10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中学数学研究-陕140120学案教学更应注意课堂教学设计_第1页
中学数学研究-陕140120学案教学更应注意课堂教学设计_第2页
中学数学研究-陕140120学案教学更应注意课堂教学设计_第3页
中学数学研究-陕140120学案教学更应注意课堂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数学研究-陕140120学案教学更应注意课堂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资料编号14485函数对数函数王弟成发表在陕140120上属于教改、模式、学案摘要题为《学案教学更应注意课堂教学设计》王弟成(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唐海平(浙江省宁波市华茂外国语学校)目前学案教学已在中学数学课堂上普遍使用。所谓学案教学是指学生在课前(课上)解答教师编制的学案上的问题,教师课堂上以学案为蓝本进行课堂教学。学案教学有很多优点,主要是解决学生提前学习(预习)的问题,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前让学生预习更多的是一项“空头”任务:一是预习情况教师不好检测,没有抓手;二是学生不知如何预习,不会思考,把预习简单地等同于看教材,基本看不出数学概念的本质;三是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

2、做不到和谐统一。现在使用学案,学生提前学习就减少了盲目性,更有针对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学案教学对于教师来说除了便于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自学的“深浅”外,在课堂教学上还可以减少抄题时间,留更多时间分析、思考问题,而且按“案”进行,方便操作,所以学案教学深受数学教师青睐。但使用中也发现部分教师无论学案质量如何、课型如何都以学案进行,照搬照用,不做改动,把学案等同于教案,缺少对学案的“二次加工”和对教材文本的深度解读,即课堂教学没有以学案为基础再进行高质量重新教学设计,制约了教学效果,影响学习质量,长此以往,教师还会丧失“看家本领”(教学设计能力)。1教案可以“照搬”优秀学

3、案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良好载体,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学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自觉学习,进而学会学习。学案落实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方式”。好的学案设计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思想与方法的自我建构,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提升,所以学案设计要立足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度理解。案例1对数的概念。问题1:请解答下列问题。光在某种介质中传播,每经过1cm,其强度减弱为原来的一半,假设最初的强度是1。(1)经过2cm后,强度是多少?(2)经过xcm后,强度y是多

4、少?(3)经过多少厘米,强度为0.125?(4)经过多少厘米,强度为呢?(抛出问题)问题2:方程=6有解吗?如何说明有解?能写出方程的解吗?(抛出问题)问题3:你在小学、初中遇到过解方程=6类似困境吗?想一想当时是如何突破困境的?(启发研究的问题方法、方向)问题4:你认为用什么样的符号和数字表示方程=6中的x比较合理?说说你的想法。(启发学生创造)问题5:你是如何理解式子与之间的关系的?(展示自己的理解)问题6:你认为=?说说你的理解。(看学生的理解程度)问题7:考考你,你能否将下列指数式改写成对数式:(简单应用)(1)24=16;(2);(3)10x=20;(4)ex=1。问题8:

5、反过来,你会吗?请将下列对数式改写成指数式:(简单应用)(1)log525=2;(2)log3=—2;(3)lga=—1.699;(4)ln12=6。笔者认为上述的学案设计既有利于学生课前学习.也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学案设计主要以问题为主,既创设情境,又提出问题;既引导学生思考,又教会学生思考;既关注知识,又培养能力;既关注思维“现有发展区”,又走向思维“最近发展区”。问题1创设情境,上接指数函数,下引对数概念,提出矛盾,指数方程如何解,课堂教学只要对对答案即可,简单说说学生的理解。问题2直接研究方程解的问题,课堂上教师需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与学生一起回忆指数函数的性质,发现解存在,

6、且只有一个,也能够估计其值的范围,但却无法准确表示,表明目前的知识不够。问题3引导学生从数的发展历史中寻求解决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渗透,从前人的智慧中寻求智慧,体会数学是一种发明创造。将来学习复数,引入1也就水到渠成,体现数学学习的整体性。问题4让学生感受到符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用2和6来表示x,主要体现指数运算的逆运算思想。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理解问题5就不困难了,主要是理清式子之间关系,并了解相应的名称和书写方法。问题6的出现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真的理解对数的定义,同时通过它深化学生对对数概念的理解。问题7、问题8除指数、对数互化外,还为课堂介绍自然对数和常用对数做准备。至

7、于教材中的例3简单对数求值,以及相关的对数恒等式的发现与证明最好不要出现在学案中,主要是减轻学生课前学习负担。课前学习重在概念的理解,而不是反复做题。那种课前让学生例题甚至练习都解答的做法,笔者认为是不合适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一是学生即使能解答但花费时间太多;二是学生的注意力都在解题上,无暇思考、研究、建构,自然就去死记硬背结论;三是学生什么都会还要教师教什么?这样教师精心设计的学案可以说是教案的问题化呈现,便于学习也便于教学,问题设计注重启发学生思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