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前:三論荊子鼎(1)

黃錦前:三論荊子鼎(1)

ID:34553965

大小:5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7

黃錦前:三論荊子鼎(1)_第1页
黃錦前:三論荊子鼎(1)_第2页
黃錦前:三論荊子鼎(1)_第3页
黃錦前:三論荊子鼎(1)_第4页
黃錦前:三論荊子鼎(1)_第5页
资源描述:

《黃錦前:三論荊子鼎(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94三論荊子鼎(首發)黃錦前河南大學出土文獻研究中心2011年上半年,湖北省隨州市淅河鎮蔣寨村葉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家族墓地M2出土的一件荊子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州市博物館:《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發掘簡報》,《文物》2011年第11期,第17頁圖二一。,其銘文雖極簡短,但內容卻與傳1948年河南洛陽出土的保尊、保卣等器關繫密切,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因而有特殊的歷

2、史意義,遂引起學界的極大關注。荊子鼎銘文公佈後,我們曾撰成小文,據有關字形和辭例,認爲銘文中的“”實即“荊”字,“荆子”即“楚子”,並就相關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涂白奎、黃錦前:《隨州葉家山M2所出荆子鼎銘文補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1年11月4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96;涂白奎、黃錦前:《試論荊子鼎國別》,待刊。。又撰拙文對銘文中“荊子麗”的“麗”進行補充討論,在李天虹老師“麗”當讀作“邐”說法的基礎上參見

3、《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筆談》,《文物》2011年第11期,第76頁。,嘗試將其讀作“蒞”或“位”,訓作臨參見拙文:《再論荊子鼎》,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2年2月28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89。。而非如有學者所理解的“荊子麗”即《史記·楚世家》中的楚王熊麗陳小三:《新出荊子鼎與武王克殷的年代——兼論周武王時期的標準青銅器群》,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2年1月18日,http://www.g

4、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76。。這裏主要再就銘文中的“荊子”即器主的身份試作補充論證,以就正於方家及同好。爲了討論的方便,先按照我們的理解,將荊子鼎銘文隸釋於下:收稿日期:2012年3月3日發佈日期:2012年3月4日頁碼:12/12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94丁巳,王大祐。戊午,荊關於“荊”字的釋讀,參見涂白奎、黃錦前:《隨州葉家山M2所出

5、荆子鼎銘文補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1年11月4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96;涂白奎、黃錦前:《試論荊子鼎國別》,待刊。子蔑曆,敞白牡一;己未,王賞多邦伯,荊子麗,賞鬯卣、貝二朋。用作文母乙尊彝。諸家多已指出,該鼎銘文所錄,內容與保尊、保卣等器關繫密切如李學勤、王占奎、李天虹等先生,參見《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筆談》,《文物》2011年第11期,第64-65、72-73、76-77頁。。現將保尊集成11.6

6、003。、保卣集成10.5415。二器銘文(二者銘文相同)錄釋如下:乙卯,王令保及殷東國五侯,誕貺六品,蔑曆于保,錫賓,用作文父癸宗寶尊彝。遘于四方會,王大祀祐于周,在二月既望。西周早期(成王世)李學勤等先生皆已指出,該鼎係成王時物如李學勤、李天虹等先生及我們,參見《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筆談》,《文物》2011年第11期,第64-65、76-77頁;涂白奎、黃錦前:《試論荊子鼎國別》,待刊。,與保尊、保卣所記載的祭祀典禮有關如李學勤、李天虹等先生,參見《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筆談》,《文物》2011年第11

7、期,第64-65、76-77頁。其中李學勤先生云,斗子鼎(即我們所說的“荊子鼎”)銘所記應與《殷周金文集成》5415保卣、6547保尊銘文是同一史事。。隨後,李學勤先生又進一步指出,鼎銘反映的是周成王時期岐陽會盟的情況李學勤:《斗子鼎與成王岐陽之盟》,《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年第1期。(以下簡稱“李文”)。他論證說:保卣、保尊與斗子鼎記載的,是成王時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卣、尊銘說“四方會”,可參照《尚書·康誥》所說“四方民大和會”,是指已屬周王統治的四方諸侯的大聚會,對成王朝見,這件事實際見於傳世文獻。《

8、左傳》昭公四年:“六月丙午,楚子(楚靈王)合諸侯于申,椒舉言于楚子曰:‘……霸之濟否,在此會也。夏啟有鈞台之享,商湯有景亳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陽之蒐,康有酆宮之朝,穆有塗山之會,齊桓有召陵之師,晉文有踐土之盟……’”杜預注云:“收稿日期:2012年3月3日發佈日期:2012年3月4日頁碼:12/12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