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000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分类号:密级:学校代码:学号:遣掌师花大学10165201010064硕士学位论文“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ResearchofWayforthePost-90s’Student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作者姓名: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导师姓名:二O一三年四月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他人和其他机构已经撰写或发表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启示和所提供的帮助,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型竺塾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辽宁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及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复印件或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文授权辽宁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并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到鲨堑指导教师签名:墨型兰二签名日期:土矽/夕年石月,和 摘要“90后”一个衍生在“80后"的代名词,也就是1990年出生的孩子。他们的未来,他们的思想行动将对中国未来的影响相当巨大,足够引起社会和国家的重视与关注。1990后,迎着改革的春风,“90后"的孩子出生,在他们成长阶段,他们的想法、思想、人生观等是否能与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接轨,人们正期待着。转眼到了2008年,首批“90后”带着些许期待踏入大学校门,他们为此而兴奋,他们承载着中国未来的希望,是中国的新栋梁,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预备军。目前“90后”成为高校的“主要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他们的思想、心理因受到改革开放和国外文化的影响,有着与其他年代不同的特征,只有准确地了解“90后”的个性特征以及影响他们的思想行为因素,才能找到解决“90后"思想行为问题的方法,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一代女学毕。●、./、0—J—V本文从“90后”的个性特点出发,运用所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原理,重点探讨了“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问题。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90后”大学生成长的时代背景。第二部分重点论述了“90后"大学生的特点。第三部在大量论述的基础上,在理念,内容,方式方法上进一步探讨了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并详细系统的进行了论述。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AbstractThePost-90s’StudentsisanounthatcomesHerthe“Post-80s”,whichmeanstheywerebornafter1990.Thegreatinfluencemadebytheirthoughts,actionsandfuturewillattracttheconcernsofthesocietyandtheCOuntry.ThePost-90s’werebornwiththedevelopmentofthereformandopening-uppolicy.Peoplearelookingforwardtotheresultsthatwhethertheirthoughts,ideasoroutlookonlifewillreconcile丽tlltherapidgrowingsociety.Timegoestotheyear2008.Them酣‘Post-90s”hasalreadybeencollegestudents.Theyareexcitedaboutit.Theyalethehopeofourcountry.TheyarethetalentedgenerationofourcountryandtheyarethereservedtalentsfortherevivingoftheChinesenation.Atpresenttheyarethemajorpopulationofthestudentsincollege.Theyarethemainobjectsofthepoliticalandideologicaleducation.Theirthoughtsandmindsarcaffectedbythereformandtheopening-uppolicyandforeigncultureanddifferfromtheothergenerations.Onlycanweknowexactlytheircharacteristicsandthefactorsthataffecttheirthoughtsandactions,wecanfindthewaytosolvetheproblemsofthe'‘Post-90s’’andtrainthenewgenerationforoursociety.Thisarticlebe西11Swiththenewthoughtsandadoptstherelevantprinciplesaboutthepoliticalandideologicaleducationtodiscusstheeducationproblemsamongthecollegestudents.Therearefourpartsinthisarticle.Thefirstparttellsthebackgroundsofthe“Post-90s"collegestudents.Thesecondpartmainlydiscussesthecharacteristicsofthecollegestudents.Thethirdpartanalysesthefactorsthataffectcollegestudents’thoughtsandactions.Andthefourthpartfurtherdiscussesthe‘‘Post-90s’’studentseducationproblemsbasedontremendousfoundation.Itstatesaclearlysystematicanalysis.Keywords:Post-90s’collegestudent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PoliticalEducationII 目录摘要⋯⋯⋯⋯⋯⋯⋯⋯⋯⋯⋯⋯⋯⋯⋯⋯⋯⋯⋯⋯⋯⋯IAbstract.................................................................I][引言⋯⋯⋯⋯⋯⋯⋯⋯⋯⋯⋯⋯⋯⋯⋯⋯⋯⋯⋯⋯⋯⋯1(一)问题提出⋯⋯⋯⋯⋯⋯⋯⋯⋯⋯⋯⋯⋯⋯⋯⋯⋯⋯..1(二)研究目的⋯⋯⋯⋯⋯⋯⋯⋯⋯⋯⋯⋯⋯⋯⋯⋯⋯⋯..1(三)相关研究现状⋯⋯⋯⋯⋯⋯⋯⋯⋯⋯⋯⋯⋯⋯⋯⋯⋯.1(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2一、“90后"大学生成长的时代背景⋯⋯⋯⋯⋯⋯⋯⋯⋯⋯⋯⋯⋯⋯4(一)“90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4(二)“90后”大学生成长的学校环境⋯⋯⋯⋯⋯⋯⋯⋯⋯⋯⋯⋯.5(三)“90后”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5二、“90后打大学生的特点分析⋯⋯⋯⋯⋯⋯⋯⋯⋯⋯⋯⋯⋯⋯⋯.7(一)强调自我选择意志薄弱⋯⋯⋯⋯⋯⋯⋯⋯⋯⋯⋯⋯⋯⋯..7(二)注重情感世界自我意识强⋯⋯⋯⋯⋯⋯⋯⋯⋯⋯⋯⋯⋯⋯7(三)表现多才多艺个性突出⋯⋯⋯⋯⋯⋯⋯⋯⋯⋯⋯⋯⋯⋯..8(四)追求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较为现实⋯⋯⋯⋯⋯⋯⋯⋯⋯⋯⋯⋯8(五)接受新事物能力强逆反心理较重⋯^⋯⋯⋯⋯⋯⋯⋯⋯⋯⋯9(六)善于利用网络过于依赖网络⋯⋯⋯⋯⋯⋯⋯⋯⋯⋯⋯⋯⋯10三、“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11(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念⋯⋯⋯⋯⋯⋯⋯⋯⋯⋯⋯⋯.1l(二)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12(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17(四)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21(五)强化育人者队伍建设⋯⋯⋯⋯⋯⋯⋯⋯⋯⋯⋯⋯⋯⋯⋯22结束语⋯⋯⋯⋯⋯⋯⋯⋯⋯⋯⋯⋯⋯⋯⋯⋯⋯⋯⋯⋯⋯..24参考文献⋯⋯⋯⋯⋯⋯⋯⋯⋯⋯⋯⋯⋯⋯⋯⋯⋯⋯⋯⋯⋯..25致谢⋯⋯⋯⋯⋯⋯⋯⋯⋯⋯⋯⋯⋯⋯⋯⋯⋯⋯⋯⋯⋯..28Ill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己I吉JI口(一)问题提出不知从何时起“90后’’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开始成为人们的话题,互联网上关于“90后’’的博文比比皆是,但随着2008年初秋之季“90后”迈入校园成为大学生起,“90后”也开始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大众和社会关注的焦点。“90后”普遍被认为是非主流、个性张扬的一代,同时赋予为“迷惘的一代”、“享受的一代”等等代名词,“90后”的他们是现代最年轻的一代,他们个性张扬、自信、充满激情。传统的循规蹈矩的高校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他们的特点。各个高校只有对这代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心理特征进行深度剖析,才能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胡锦涛同志就曾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不断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他们思想政治素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所在。①因此,“90后”大学生价值取向、人生态度、思想观念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新变化,已不可避免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者的新课题。(二)研究目的通过对“90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以及对“90后”大学生自身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到“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形成的原因所在,试图通过研究、归纳出一系列..关于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面的教育措施和教学方法,从而提出一些具有较强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策略。这是笔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三)相关研究现状按照业内人士前期调查研究,“90后’’大学生具有其自身所特有的特征,如性格独立、个性突出、集体观念淡薄、头脑聪慧、求知欲强、依附心理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等。因此,正是这样特点的多样性对我国高校的传统的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因此,在“90后"成为大学主要力量的今天,为兴教育大计,怎样在新形势下采取适当的教育对策已经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来的工作的重点。就学界目前的总体研究概况来看,许多研究学者开始意识到这一课题的价值性,相关研究①中国共产党新闻EN].人民网,人民论坛2008.01.01.1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成果也渐渐多了起来。如张妍的《“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内容与途径创新研究》中提N-政治教育的内容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教育的途径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网络为载体优化网络环境和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袁明峰,钟永淑的《‘‘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管理策略》中根据学生的这一群体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策略和方法等等,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李明秋的《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路和方法》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创新点为进行分析,从而提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责任感教育、社会问责教育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教育等,更加丰富了教育内容。但较为遗憾的是,许多研究学者似乎只是将其作为一个热点话题,还没有大量的精力去做更多的科学分析和实际调查,所的结论都比较浅显。崔景贵的《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中用十一句话生动、贴切的概括出“90后”的各种心理状态,文章言简意赅,很透彻地分析了这群孩子的心理特征。陈慧棋、林新聪的《透视“90后”火星文字现象》讲述了现在的这群“90后"孩子擅长并且广泛使用的一种网络语言即“火星语言"。如3Q古力I(谢谢你鼓励我),I会努力D(我会努力的)等等外界无法理解的语言,分析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相应的对策等等做了总结概括。黄河的《网络平台下的90后思想政治教育》中分析了网络给现在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进而提出了在网络平台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法和策略。可以说,对“90后”的研究还处于萌芽之中。上述所列举研究成果虽然在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总体而言,仍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对“90后”大学生给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和应对策略这方面的探讨还不多,已有成果又往往缺乏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所得结论似是而非,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二是缺乏系统性理论性研究。即把高校的思想教育与“90后"大学生的特点紧密连接,把其作为一个完整体系进行相关性研究,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本文是按照“论述问题一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来创作的。论文首先对“90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进行论述,从而试探的找到“90后”大学生思想、意识、行为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重要几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并对文章中所提出的方法和途径的可行性和时效性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和审视。在本论文的全部写作过程中,本人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周密的计划和行为,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接近一年的学习与研究,完成此论文。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本人始终秉承逐步推进的原则,采取以下研究方式进行: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其一,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法。在目前的高校大学生中,“90后”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学者们对这一话题都非常的感兴趣,讲述这一问题的多是期刊报纸,可参照的研究数据和文献缺乏。因此,只有深入到这群孩子中作细致的交流与调查才能科学分析他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操守等特质,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进一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和建议作为参照。其二,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遵循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这一问题,就当下社会大环境对“90后"影响这一问题采取普遍联系的思路,认识到社会、家庭、学校对“90后”青少年道德发展影响的各种内外因素,并对其进行认真分析,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其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当下社会文化对“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为了在实际的工作中如何加强与提升这一群体的道德发展方向提供现实和理论依据。因此,在对相关知识的研究过程中,本文将始终如一的将这一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结合起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创新是每篇文章与众不同的体现,本文创新之处本人认为是以下二点:第一,更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90后”大学生出生与成长的社会大背景,细致地分析了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其形成的因素。第二,分析了“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即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加强感恩教育、价值观教育等等更加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90后’’大学生成长的时代背景据2009年人口抽样调查公报的数据显示,出生于90年代的人口为21186万,其中在校生2308.5万人。自2008年开始首批“90后”迈入高校,2009年更成为“90后"的元年,四年过后的2012年6月,“90后”带着他们装满知识的行囊,怀揣着他们的梦想,已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成为新一代的社会主人。90年以后出生的这代人,他们生活在政治稳定,经济比较发达的新中国,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和也没有感受过生活的艰辛,没有“70后’’、“80后”的困惑与迷惘,然而他们受社会上不健康思想和风气的影响,所表现出责任感缺失、感恩意识下降、人情冷漠等特征着实让人担心。然而在2008汶川地震时期他们亲赴灾区、慷慨解囊,上海世博会期间作为志愿者的他们热血沸腾,激昂澎湃;伦敦奥运会上我们的这一代人更是摘金夺银,彰显了中国年轻一代的精神面貌,在国家重大事件中这代年轻人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之情,让我们对这群年轻的一代有了全新的认识。所以对“90后”的评价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要一分为二的去看待,对于这代人我们不可否认无论从个性、思想、行为等许多方面都是与以往的年轻一代不同的,所以无论是家庭上还是社会上,特别是学校的教育都要对他们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特别在大学期间是这一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可谓是重中之重。因此,党的教育方针要求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根据“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思想方式、社会观念等特征实旋教育和引导,才能使其在步入社会后能够快速的融入社会。(一)“90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当今政治经济环境瞬息万变。伴随经济技术飞速发展,科学知识快速进步,国与国的相互关系越发密切,世界结构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不同价值观和文化都不断渗透到中国。网络的日益发达,使人们更可以足不出户的了解这个世界每天的发展变化。“90后’’大学生正是在这样开放自由、经济比较发达,国际与国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享受着改革开放30多年和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成果。尤其是这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成功举办了奥运会,成功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实施中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飞行试验,在伦敦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又取得骄人的成绩,彰显了我们的国威,充分显示了中国已在世界上作为一个最大新兴国家已经崛起。为此他们感觉到无比的国家自豪感和荣誉感。在这样的背景下长大的“90后”孩子一方面具有开阔的眼光,关注政治经济国际走势,对社会的多样性会以相对宽容的心态去尊重接受,另一面,伴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上贫富差距变大,以及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社会风气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监管制度还不是很完4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善等一些因素严重影响了这群孩子在是与非的判断标准,特别是这几年由于“80后”如“买房子"、“养孩子’’等压力在社会上的热议,影响了“90后”价值观念的形成。(二)“90后”大学生成长的学校环境“90后”的学习方法是与“70后"、“80后”有所区别的。“90后"的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经历多次教育,教材、课程改革,学校教育开始趋向于独立思考的教育方法靠近。虽然“90后”经历过“创新教育"、“减负”的教学改革,但对于这代的孩子而言承受最多的还是升学的压力。他们在学校环境中逐渐被培养出具有独特的思维,对知识有绝对的崇拜人。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水平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大学生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知识上都得到大幅度提高。然而,社会上对学生的学历文凭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这使得应试教育仍然位于我国现阶段教育的重要位置。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学校以升学为唯一的培养目标,不重视知识的创新和学习方法、学习质量的改革。应试教育使部分“90后”大学生在思想品质、心理素养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为“90后”快速获取外界信息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从某种程度上讲对电子产品和网络的依赖养成了他们现在的行为方式和学习方式。伴随电子时代的到来使得教学理念、模式、内容彻底发生了改变。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提升了大学生素质,然而网上流传的铺天盖地不负责任的内容却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心灵的成长。有研究表示,虽然有60%的大学生属于正常网络活动,主要集中于学习、查资料、发email。但有20%的大学生依赖互联网过度,一天十几个小时在网,主要用于上网聊天、发帖子、打游戏等,这势必影响他们的生活、学习、身体健康。甚至有的学生每天与网络为伍,不愿意走出宿舍与同学或同龄人交往,这更加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三)“90后”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孩子们的成长非常重要。一家人生活、交流的环境被称为“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于家庭成员们的性格、素养、价值取向的养成有着密切的关系。“90后”的家庭具有新的构成模式,即“4+2+1"的独特模式。“90后"的他们在长辈的疼爱中生活,不置可否,他们在家庭中处于中心位置,父母对他们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他们习惯性的在家庭活动等事情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而这些想法也会在父母的迁就下得以实现。久而久之,一方面培养了他们个性独立和充满自信的性格。另一方面却造成他们自私和专制性格。这种“有求必能实现”的习惯让他们产生了愿望是都可以实现的错觉,自己实现不了的事情,只要自己想要,家里人都会帮自己实现,只要学习好,家里的事情什么都不用管的想法,所以,现在有很多孩子在遇到大的事情上都会说现在比较热门的话“是我爸爸是谁谁”的话,这都与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父母的溺爱致使他们抗压能力弱,挫败感强,即使是小小的愿望没能实现也有可能造成他们心理创伤,所以在对这一代人的教育要采取有别于其他时代人的对策和方法。另外、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90后”的家长追求的是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和成功的事业,他们也深切的知道对孩子的教育离不开金钱的支持,如果不能从情感的角度去感化和教育孩子,就在金钱上尽可能的满足孩子,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亲情淡薄,觉得什么都不如金钱来得实惠。所以这样的教育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家长们想方设法地为孩子们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和良好教育设施,另一方面也灌输给孩子各种竞争意识,让他们知道要想在这残酷的竞争中生存必须得掌握各种知识技能,在起跑线上就不能输给别人。所以几乎所有“90后"孩子自小就在各种特长班、艺术班里长大没有玩耍的童年。再加上随着近几年离婚率攀升,有些“90后”大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的比率也不断提高,这些孩子心灵极为脆弱、敏感,亲情淡薄。6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90后’’大学生的特点分析每个时代人身上都会呈现出每个时代所鲜明的特征,“90后”也不例外。这代孩子可以说是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的一代,他们成长在迄今为止中国经济最发达,社会竞争最严酷,压力最大的时期,他们背负着社会,家长、学校乃至这个社会赋予的责任。他们个性好强,争强好胜,喜欢具有时代感和最新、最潮的物品。同时,多元化的社会形成了他们具有很多与以往年代孩子不同的性格。(一)强调自我选择意志薄弱“90后"大学生善于思考,只有自己亲身体验到才能相信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他们个性独立、自我意识很强,很少盲目的相信某种价值观点,有时甚至会对前几代人的实践经验置之不理,甚至不屑一顾。他们喜欢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通过争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喜欢独到的、创新的思路和方法,讨厌“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思想独立,充满自信,相信自己美好的未来由自己主宰,而不是靠命运来安排。但由于这群年轻人从未经历过太大的风雨洗礼,没有经历过社会大熔炉对他们的历练,以至于他们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自尊心极强,很容易受到伤害。再加上意志力薄弱,缺乏危机与竞争意识,缺乏为实现梦想而坚持奋斗的恒心和毅力。这些孩子,在家是小霸王,父母都是奴隶,家庭生活富裕,呆在家里又有些无聊,当然也有很多宅男,宅女,啃老族等等,天天和电脑游戏在一起的也不少,能出来找个事情的,还算比较有出息的。但是仍有很多“90后"孩子依着家境优越,几乎不出去工作,即使工作,也不可踏踏实实的干活,没有事儿干的待业青年很多,但街上裸奔的很少,所以骨头开始轻飘飘了,一有工作难题和委屈,那就回到妈妈怀里,继续等待孵化。(二)注重情感世界自我意识强“90后’’大学生感情热情、奔放、容易冲动,充满好奇,追求前卫。由于社会和生活环境的种种影响,“90后”大学生过早地接触社会一些不良习惯或者世俗昏暗的方方面面,感觉已经了解了整个事态的发展,但由于他们毕竟年龄小,生活阅历有限,生理、心理等方面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情绪和情感波动还不能很好管理。这说明他们的心智还不是很成熟。他们却充满朝气、激情他们不善于掩饰自己的情感,喜欢直抒胸臆。“90后”的他们平时思考问题后,总是喜欢直接告诉他人。所以说“80后”大学生较多地会掩饰自己的情绪,而“90后"大学生恰恰相反,让人们觉得他们不成熟、单纯幼稚。“90后”对待情感理性务实。在对于“吃饭时谁买单”这个问题时,近一半的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选择了“AA制”,表明“90后”大学生的情感消费观点日趋理性且自主。也许这就是“90后”,既理性又自我,既注重精神享受也不排斥物质丰富,既喜欢有个性又讨厌被过分关注。“90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做事情之前,“80后"会先想当中会碰到哪些问题,但是做了之后就算效果一般,仍然自我感觉良好,而“90后’’还没去做,就认为自己做得最好。作为独生子女最多的一代,社会对他们的关心要比“80后”多,而他们却与人们的交流比“80后’’少,这样使他们对外界的关心度下降,自我中心意识增强,独立性交差。长春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吕新艳的一组调研数据显示,在测试的“90后"大学生当中,81%的人比较喜欢和他人合作承担社会责任,有28%的人对父母的将来考虑较少,6%的人认为父母有养老金不用担心。这些数字,远远高于“80后”。吕新艳又说,“90后”大学生对网络了如指掌,以至于过于依附网络,导致他们不喜欢思考,喜欢利用网络学习,进行人际交往、休闲娱乐。分析得到,“90后”大学生虽有时希望与人交往,但由于自我意识过强,个性突出,又缺乏沟通技巧,使得他们很难与人进行深入交流与交往。她总结出的调查数据表明,42.9%的“90后”大学生喜欢通过网上交流和网络游戏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90后”大学生更喜欢网购,更青睐网络阅读和读书频道等新型读书途径。(三)表现多才多艺个性突出“90后"大多聪明,多才多艺,再加上具有自我表现欲强。但是,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拜金、享乐主义受到颇多孩子的崇拜,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淡薄。因此,他们在对自己的学习时,缺乏集中力和自信心,再加上他们其中大部分同学一直以来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欠缺刻苦学习的精神,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但又由于他们聪明原因,他们对感兴趣的东西学得非常快,但却不喜欢动手实际操作,对于道德修养方面的课更是敷衍了事,未能引起重视。不过“90后”面对的是更为残酷的生存竞争。对于“贫穷二代"来讲社会结构已经凝固了,他们还得花费五年乃至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去打开这扇密不透风的屏障。“90后"对未来的期待值一降再降。对于“90后"来说,机会成本越来越高,而成功却遥遥无期。所以“90后”对机会的嗅觉很灵敏,有些电视台的选秀,许多“90后”也报名表演,用“S”和“sh”不分的语言朗诵诗歌,表演着令人瞠目结舌的“才艺”,希望评委“给我一次展示自己舞台”。“90后”的自我评价良好,“爱国",这令他们尤为自豪。但也不发存在一些“90后"自己虽然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却抨击那些他们认为“不敬”的言行,就如同本能地保护“90后"群体一样。(四)追求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较为现实“90后”大学生主流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喜欢参加慈善义卖活动,他们很想被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会认同,被世人所了解。面对强烈的社会改革和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他们能够勇于站出来慷慨解囊,面对各种激烈的竞技比赛,他们能够敢于超越自我。紧急关头我们“90后"还是非常值得信赖的。长江大学学生集体救人的壮举,相信大家都早已知道,这些勇敢的“90后”大学生,在紧要关头,也和以往几代人一样,没有忘记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他们是“90后”的自豪,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回来的不仅仅是两个孩子的生命,更是对社会良知的感召,也证明了“90后”并不是社会评论的那样不负责任。”∞“90后”的他们充满热情,因为他们对社会,对别人都怀有一颗真诚的心。在校园内大家总能看到这样一群人,等待在那绿色的献血车前,等着贡献他们的一点点爱心;在学习的事迹栏上,也总是会有爱心捐款名单。还有的爱心屋等等,里面很多都是“90后”的成员,他们正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着我们对社会,对别人的感恩之情。他们喜欢具有时代感、新潮、时尚的事物。然而,他们由于被社会上实用主义的影响,对自己想要什么,想得到什么都是很清楚的,他们希望贡献与索取能相互存在,虽然主动为社会为他人服务,但又偏向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他人的回报。当付出与回报无法成为正比时,他们就很容易情绪低落,产生挫败感。(五)接受新事物能力强逆反心理较重“90后"大学生的视野相对比较开阔,喜欢吸纳新事物。中国知名博主安替(MichaelAnti)曾表示,如今的“90后”比他们的前辈更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其他分析人士也有这种感觉。安替说:“90后"是在大众媒体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天真的以为言论自由权是与生俱来的。“90后"这群新新人类,不再捧着旧式的书本阅读,而是通过读电子书来获取他们所要得到的知识,他们很难容忍过万字的文章。他们用自创的火星文进行交流,用让人们模糊的符号和QQ表情来代替语言的表达。他们用“顶”表示支持,用“踩”表示阅读,用“飘”表示路过。用“还行吧”来敷衍一切问话,用“无所谓"来模糊价值判断。“90后”的表达能力普遍匮乏。对“90后”来说,友情比爱情更重要。他认为爱情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而友情是坚不可摧的。当人们告诉他“世界上没有不变的爱情,也没有永恒的友情”时,他表现出很是吃惊的神情。友情的背叛,对他们来说,是无法接受的打击。“90后”拥有最智能的通讯设备,能够获取到最新、最快的资讯,他们每天与电脑为伍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90后”用一个个矛盾把自己冰封起来。虽然他们受到的关怀照顾比以往任何年轻人都要多,但在成长过程中遭受到的禁锢也很多,所以他们更加渴望独立。一方面长辈的长期保护,使他们欠缺独立生存的能力,他们无法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假性的心理成熟与社会现实相差甚远。另一方面他们自尊心又极强,只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大懂得尊重别人。对很多问题的看法爱走极端,逆反心理强。非主流思想对“90后”影响较大,自虐、自残等事情经常发生,究其原因他们却随口说这样有个性。①什邡事件中的“90后"[EB/oL].中国中文网,http://wlw.ftchinese.com/story/001045461.2012—7—12.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六)善于利用网络,过于依赖网络“90后"大学生的生存环境的一大特征就是与网络为伍。“苹果三件套”iphone、ipad、iPod成了“90后’’一些大学生的最爱。因特网的超低成本和高速、便捷,使得“90后”大学生能够很快的利用网络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和知识技巧,因此,他们的知识面比较广,视野也比较开阔,心智更是发展超前。然而正是因为在网络上很容易获得所需要的知识,使得“90后”大学生出现浅阅读现象,遇到难题或疑问时就会直接找“度娘”,不进行深度的思考。网络也使“90后”大学生的网络虚拟沟通能力要比实际沟通的能力强,并且很容易形成一种网络虚拟人格,影响在现实中与他人的交往沟通。“90后’’大学生一般都随身携带手机、电脑,几乎在所有非睡眠情况下都处于畅游网络状态,从而严重的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据一组调查数据表明,42.9%的“90后”大学生喜欢通过网上交流和网络游戏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90后”大学生青睐于网购,网络阅读。造成以上现象的学校、社会、个人因素的影响都有关联。当然这里提及的只是少部分。10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三、“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90后”大学生所表现出新特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针对其新特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能提高教育管理的时效性。本人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念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确立为重大课题。这表明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这一要求的精髓在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①“以人为本’’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我们都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中心、目的、也是教育的归宿。”②目前,各个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认识评价“90后一大学生实践证明,不同时代的人具有不同时代的特征。“90后”个性突出,与“70后”“80后"有本质的不同,这也是时代规律的体现。假设用前人对“80后"的评价和“80后”今天的表现作为参照,理性的审视“90后”也许对他们就没有了那么多批评、指责和不解。身为学生的管理者,要站在社会的制高点,时代的最前沿,用发展的观点去审视、认识、评价“90后”大学生。2.贯彻“以人为本一的理念从本质上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的具体体现。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并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物为本”,形象的把学校比喻成企业,把教职员工看作生产的机器,把学生看作学校制造出来产品。”@成长于改革开放、多元化的社会中的“90后",具有独立、现实等性格特征。传统的枯燥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合这个群体的需求。要想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步入一个新台阶,必须把“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始终贯彻执行,深入学生之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需求、①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5—3—25.第4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共教育报,2004—10—18,第1版.@赵秋萍.“以人为本”理念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困惑与迷茫。促进他们全面协调发展。着眼于这群孩子的思想实际。对于个性独立的“90后”大学生而言,已有的教育模式明显缺少理念与方式方法的创新。首先,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作为出发点。为满足不同层次“90后”大学生的精神需要,更应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务的作用,逐渐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结合。其次,对于他们还应该采取适当的引导。让他们发挥长处,避免短处。由于他们思想独特,个性突出,就应该注重激发他们的创新性思维。目前,高速发达的社会正是需要这种具有创新性思维和想法的创新型人才。∞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改变传统灌输教育方式,调整以老师为本的心态,注重与大学生以朋友关系进行交流沟通,在平等交流中达成共识,调动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在交流中把握学生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3.加强“90后刀大学生的情感沟通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通,把教育与服务学生相结合。解决思想上与解决实际上的问题相结合,把教育引导人和关心帮助人相结合。对于“90后"大学生张扬、叛逆的个性,不能简单认为是缺点。“90后"对新事物具有极度的敏感性,很容易接受,并且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他们进步突出的表现。绝大多数“90后”是独生子女,是在家长的宠爱中成长起来的,充裕的物质生活使他们普遍缺乏人生目标,注重品牌、超前消费、依赖网络等。因此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引导他们消除情感障碍,进行情感沟通,帮助他们回归现实、融入大众,利用他们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特点、来激发他们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激情。在努力构建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学校的教育管理也应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研究新问题,寻找新方法,根据“90后”大学生所呈现的新特点,来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加强“90后”大学生的情感沟通。(二)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1.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一个新课题,尤其在现代城市更是迫切需要。我们在“培养现代城市人”的教育中,把感恩教育提到议事日程是非常重要的。古代哲人孔子说过:“道不远人。”@感恩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人性教育,一种情感教育,一种爱的能力培育,一种道德文化建设。(1)培养感恩品德首先,在意识层面上教育“90后"大学生知恩、董恩。“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有①刘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N].教育教学论坛,2011(18):105.@《礼记·中庸》.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怎样的认识,便会有怎样的生活准则和行为方式。”①马克思曾经这样说过。知恩、董恩是感恩的前提条件。“感恩教育应让“90后”大学生懂得他们所拥有的一切并非是顺理成章的。”②其次,在道德层面上提高“90后”大学生惜恩、感恩。心理学家埃德温·韦斯特马克认为,感恩是一种“回报的友好情绪"或者更形象地说,是一种给予愉快的回报,当然,这种回报不仅仅是物质世界层面上的,也应该包括道德精神世界的。一句简单的“谢谢"足以带给人们无比的快乐。最后,在实践层面上引导“90后”大学生把感恩付诸行动。一个人不仅应当懂得知恩图报,投之以理,报之以桃,还应当以宽容、怜悯之心去帮助周边需要帮助的人,即施恩。如果一个人懂得施恩那将是人精神世界最高的表现,更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总之“90后”大学生整体文化素质较高,若通过教育能够让他们自觉的懂得识恩、知恩和感恩,那对于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都是值得骄傲的。(2)重视感恩教育的实践首先,理论认知教育。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形成是需要一定的理论作为基础,才能更具说服力,判断能力与实践能力。高校应该重视感恩教育,将感恩教育编入教学课本,并将这门课程作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一门重要课节来学习,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也要在日常工作管理当中加入感恩教育,为了能从不同侧面出发诠释“感恩”的具体内涵应该有重点,有步骤的开展多种主题活动,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其次,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中感恩教育占有重要的位置,只有注重感情的投入感恩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对教育对象最基本的理解这是感恩教育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和教师最好以朋友的方式进行交流沟通,在平等、关怀、包容为基础进行上进行对话。才能使“90后”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简单的说,对于大学生而言,最好的感恩教育就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再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要与专业实践结合起来。高校将大学生的专业实践与职业道德教育运用到“90后”感恩教育之中。第二,要与专业实践结合起来。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方法,将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为“90后”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提供新的平台为感恩教育在现实生活得以实现提供机会。第三,要充实感恩教育的内容。高校应把“荣辱观”教育作为切入点,将感恩教育作为“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展感恩教育,用以激发“90后’’大学生的爱国和报国之情,使其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责任感,同时也要将感恩意识与行动结合起来,将感恩教育融入生活中,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四,营造感恩的氛围。高校应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的教育,如在“母亲节"“父亲节"叠千纸鹤,将平日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对父母感谢的话语写在千纸鹤上的方式,间接的提高了孩子对父母的感恩意识,还有就是开展学习雷锋日等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值得感①王丽.浅析“80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胡虹霞.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兰军瑞,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研究2006,3,(3):134.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恩的和谐校园氛围。2.价值观教育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真正的法宝和优势。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激励。“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作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任务来抓。根据“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特点,积极探讨研究适合他们的教育新方法和新途径,是价值观教育取得成效的必走之路。(1)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价值观教育的指导思想,为“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其次,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处理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供良好的前提基础。再次,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在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为了增强他们的民族情感和创新精神,要把二者作为价值观教育两翼来解读。最后,要加强荣辱观教育。让大学生牢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教育,自觉主动地把“八荣八耻"作为行动的指南。圆(2)发挥高校的主阵地作用首先,作为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式的思想理论课堂教学,及时根据“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新特点更新调整教学内容,让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想问题、办事情,使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得到发挥。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应通过组织各种丰富有趣校园文化活动,耳濡目染的影响学生,提高大学生整体价值观水平。最后,发挥学校党团组织的作用。党组织切实发挥其建设作用,使党团组织真正做到时时关注学生,提高党团组织在普通学生中的感召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带头作用。(3)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家庭价值观教育是在孩子的各种价值观教育中处于重要位置。在进入大学前大部分“90后”孩子,未曾离开过父母,离开过家,独自生。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打牢基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N].人民日报,2006-12.25第01版.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活过,考入大学后,家长虽然不在孩子身边但是也要多和孩子保持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情感变化。(4)加强自我教育内因根本,外因条件,外因是通过内因来发挥作用。“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重要的就是进行自我教育。运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武装自己,学会运用所学理论观察社会,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主动地克服自身的缺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复杂多变,全部依靠外界的引导来处理问题和认识社会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每个人面临的情况和问题也各不相同,“90后”大学生想要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必须不断的学习科学理论。3.诚信教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胡景涛总书记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强调“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90后”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从总体来看“90后"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诚信教育虽然还未成为一套系统的教育体系成为高校正式的一门教育课程,但越来越多的高校现在都大力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意识树立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将成为以后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加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努力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在我们的生活中诚信是最重要的,人可以没有钱,但不能没有诚信。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强大,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成员的诚信素质和诚信意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离不开诚信教育。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古训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履行承诺。生活中有许多事实告诉我们,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学校要加强诚信的宣传力度。“以诚实守信为荣"的良好环境。一方面,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诚信教育。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批判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和观念。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学校应充分发挥育人为主阵地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积极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校园舆论氛围,从而真正做到让诚信者备受尊敬、使失信者无地自容。形成社会相关力量齐抓共管的局面。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还必须调动社会的相关力量共同参与、齐抓共管。比如,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及时向他们反映其子女在①胡锦涛“八荣八耻”r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06-03-08.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校的信用评价情况,提醒他们注意言传身教,加强对孩子的诚信教育,加强与招聘单位的联系,大力推荐诚实守信的毕业生,使用人单位对这些学生高看一眼、厚待一些,积极宣传大学生中涌现出来的诚实守信的典型人物和事迹等。4.社会责任教育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道德情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如何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使他们关心社会的发展,并把它作为一种信念和情感,是当代大学生应当考虑和认真对待的问题。现代的大学生不再像是毛爷爷那个年代的热血青年,现在的大学生一味的追求个性、名利、为了达到自己目的,可以不惜任何人的代价,可以不顾别人的感受,甚至以伤害他人。所以现代大学里一股自私自利气息正腐蚀着大学生的心,社会责任感正在远离他们。在众多校园,你会看到不负责任的行为无处不在,责任感淡化无处不在。对自己不负责任。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不负责,对自己身体健康和生命不当回事。通宵上网打游戏、看电影、闲聊等等,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荒废学业。对家庭不负责任。很多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家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在家里就像太上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还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还表现在功利主义不断加强,只要不关乎自己的利益问题,一切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甚至有学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不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不问”。什么活动都不想参与,都拒绝参与。还有一些同学似乎看破了红尘,将社会发生的一切都看成是“演戏”,将人们的活动都看成争名夺利,因而对他人、对社会都看得很黑、很灰、很暗,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毫无意义,心态渐渐变得冷漠起来,对生活失望,严重的不是跳楼自杀,就是服毒自刎,走上一条不归之路。怎样培养“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努力的方向。具体的要求:(1)参加社会实践“90后”每天在校园里学习、生活,很少有机会与社会接触,生活阅历很浅。“感动中国"中的人物事迹,“校园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大学生”感觉与自己非常遥远。面对这样的情况,那我们就在自己的班级里面找。在小的方面老师可以让学生每个人参加班级的建设,为班级办一件小事,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知道我是班级的一份子,没有他班级的集体建设是无法完成的,这样他们感觉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意识。大的方面学校可以利用假期让学生担当志愿者,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比如到贫困山区义务支教。在大城市,人才济济,有时会感觉自己很是渺小,可是通过做志愿者让他们懂得在贫穷地区还有很多孩子需要他们就帮助,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责任感。(2)完善责任机制16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著名思想家康德曾指出: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没有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件。规范社会制度,权责分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要求的。社也是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我们的“90后’’大学生都已成人,要让他们知道,如果逃避责任就会得到惩罚,这种责任或重或轻,重的可能会对一生有所影响。所以要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让他们处于应该承担责任的氛围中,时时感到自己有责任去做某某事情,而不是想做就做,随心所欲。如父母花钱供他们上学,他们就应该有责任好好学习完成大学的学业。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言传不如身教,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自身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任何个性都打着家庭的烙印,家长首先通过家庭去影响学生,他们对社会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提高“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的重任,知道这个社会需要有责任感的学生,“90后"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刻苦努力,重新塑造大学生的优良形象。(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1.加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大量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信息填满了我们的耳目。针对“90后”非主流,不切实际的思想、心灵脆弱的表现、难以捉摸言行举止,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显然传统的显性教育对他们而言已经没有魅力可言。传统思想政治课是“枯燥”的,是毕业需要的一门学分,老师的教导是“唠叨”的。在形势下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90后”大学生的特征改革和创新工作方法才能确保工作有效性的展开。特别是最近几年,“隐性教育"一词越来越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青睐,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这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越来越发挥出它的独特魅力。显性教育的含义与特点:显性教育是直接的有组织的,如谈话、讨论、开会等系统教育,向教育者表明教育目标的,这种手段就是显性教育。比如,孩子在学校上课,大人工作啊、开会啊,这都是显性的。中国的教育在逐渐侧向隐性化,但在学校教育中现行教育还是处于优势地位的。显性教育有以下突出特点:首先,教育目标的明确性。显性教育作为一种手段和策略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使双方都能很好明白。其次,教育途径的单一性。目前,显性教育的主渠道有学校或社会教育机构等组织。最后,教育效果的显著化。显性教育力求用最快的速度以达到最大、最好的教育成果,是教育目的手段和方法中一种较为方便、快捷途径。显性教育的局限性。首先,内容枯燥、乏味。显性教育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相等同,语言表达相对专业,脱离现实生活,缺乏鲜活的具体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内容,使大众化传播成为一种假大空的理论教育。∞其次,理论与实际脱节。显性教育大多是通过课堂的教育来实现。对于普通人群大多时候是通过一些展览、参观等活动。这种枯燥的讲解很容易被学生排斥甚至产生厌烦心理。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是对显性教育的挑战。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达,部分学生成了网络达人。网络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学生那种原有的单纯的学习知识的方式,也被信息的判断、选择、整合的多样的学习方式所取代。学生的价值判断标准也趋于多元化。在网络这个新、奇、特的虚拟世界里,对显性教育更是严峻挑战。“隐性教育”这一词源于美国学者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教育生活》"。罾书中大致的意思是:学生在学校课堂上不仅仅取得了知识的进步和优异的成绩,还在学校获得了良好的心态,价值观,态度等的进步。杰克逊将这种类似的非正式的知识文化教育称为“隐性课程’’。@这是一种隐藏的教育主题和教育目的,将教育内容渗透到(环境、文化、娱乐、服务、制度、管理等)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教育方式。“隐性教育"一般不会有“一针见血"的效果,但作为显性教育的重要补充方式之一,使得教育形式更多样、内容更加丰富、效果更深入、更持久。另外作为教育管理者的我们往往感到学校特有的校风、学风、教师的人格、品行等等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一些高尚的品行的形成,并不是教师给学生教课,或让学生念几句名言警旬或是几句英文单词那么简单而形成的,而是在学校的大环境氛围中由老师或是同学的一言一行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而形成的,它包含的道理是自己感悟出来的,对学生终生的为人处世态度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属道德教育的两个方面,二者各有其特点,同时又有密切联系。道德教育积极效果的取得,有赖于二者的结合与互补。(1)强化显性教育中渗透隐性教育渗透式教育是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效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渗透式教育内容多种多样,具有“绳锯木断”、“滴水石穿”的效果。把教育的普及目标借助一定的载体尽可能的将这种渗透扩展到大众可能碰触到的方方面面,巧妙地运用语言文字,活动艺术等媒介,举行大众群体愿意接受的活动,对人们进行感染,使人们在一种不自觉的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其中蕴含的意义。(2)以网络为媒介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效结合对于网络的过渡依赖严重的影响了大家正常的生活、学习时间顺序。面对这样的情况,隐性教育就充分得到体现。隐性教育就是运用正确的信息,提高人们思想,陶冶人①王春霞等.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J].延边党校学报,2011,26.圆周宏伟,谢钢.“90后”大学生隐性教育途径创新研究fJ】.高校教育管理,2013(2)3.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们的情操。网络作为一种媒介可以恰当的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特点。打破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空间限制,基于这个平台大家可以进行问题讨论,也可以共享网络教育资源。互联网将学校、家庭、社会有效连接,将显性教育变为全社会参与的、开放性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由枯燥转变为生动。生动鲜活的电子效果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教育成效也是传统显性教育无法相提并论的。(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思想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有关的道德规范、道德原则和价值观,而且要形成相应的实践行为。只有经过实践,才能有效的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应的结合起来。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有多种多样,如实地参观、社会问卷调查、社区义务服务及多种活动形式。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丰富情感,磨练意志,形成信念,形成日常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目的。(4)抢占网络文化阵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网络文化"是一种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文化。∞具有内容丰富、参与平等、影响面广泛等特征。因此,网络被大部分网民所爱戴。青少年极具社会敏感性,他们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最新最好玩的事物。要是他们成为网络的“傀儡”,那么应该是教育的一大失败。所以,要想让网络成为所有学生学习的园地和他们成才的基地,加强网络监管势在必行。总之,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二者关系分裂开来,它们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是两点论的统一。同时有效配置学校道德教育资源,避开隐性教育的负面影响,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结合目前,“90后”大学生已成为大学校园主体,“90后”的他们与“80后"的我们不同,“90后"的他们表现出了更加突出的群体特征,针对该群体心理状态的研究已成为学科的主要课题。作为高校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辅导员老师应随时关注、了解这群孩子的心理动态,及时解决他们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教师要做好管理工作,更好服务同学,更好的为国家输送更加健康、更加积极向上的新型人才而努力。(1)正确看待“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①周金林,李晓波.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与对策[J].吉林工学院学报,2002(4).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态必然在这代年轻人身上得到反映,这也充分证明了这个时代在发展变化。“90后"的大学生的种种言行举止、性格特点是与这个时代有很大的关系的,我们应该以平常心去对待、去审视他们,而不应该一味的去批评,去说教。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根据他们所呈现出来特点采取适当的教育管理方法与对策。并试着站在他们的立场去分析他们特点,即“同理心",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根据需要采取相异的教育方式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发展情况,并结合他们的实际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旌。首先,大学初期应该注重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的培养。新入大学,与高中不同的生活、不同学习任务、学习方式、新的人际关系,一切都是要重新去经营,对于喜欢独立和自我的“90后"大学生来说,可能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因此,要注重适应性教育,包括生活、学习、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课余时间怎么利用等等都要进行教育。其次,大学中期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拓展训练是一种挑战极限增强学生的体质、挖掘潜能的一种运动。通过短时间的训练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它也是一种很好的心理训练的方式。素质拓展活动在中低年级比较适用的。通过训练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意义,这种形式受到了很多同学们的喜欢目前素质拓展活动在很多高校是具有非常高的人气。再次,大学后期侧重就业辅导,帮助大学生指明方向,是就业还是升学,并做好大学生升学或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辅导。(3)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学校应该为学生们搭建创新平台,如学校应不定期的组织学生进行各类创新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创造热情,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4)主动关怀学生心理健康由于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不正确的认识,如果去咨询就好像被认为是心理真得不健康了,这样的错误心理影响了他们主动的去咨询。面对这样的情况,心理健康教师就应该积极主动联系他们的辅导员或是他们亲密的朋友引导他们接受咨询、或者主动有意识的到宿舍和同学“聊天”,进行近距离的接触,进一步了解情况,从做朋友开始,慢慢的得到学生的信任,学生自己就会放下包袱敞开心扉和你聊一些心理话如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学习问题等,在聊天中潜意识的引导他们接受心理健康诊断,从而能够解决学生心理的烦闷,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5)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趋势也必然通过网络进行。“90后”大学生喜欢利用网络便利的优点,学习知识、结交朋友。所以教育者要对症下药,通过网络进行身心健康教育。比如可以通过邮件、QQ、微信等便利的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解决他们心里健康问题用我们的责任心和爱心去感化他们。(四)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网络正不经意间改变“90后”大学生学习、生活。在这一代大学生群体里网络已经是一种最普遍的交流工具了,通过网络人们可以记录真实事件、书写平实坦率的文字、吐露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宣泄最直接的感情。特别是网路信息国际化,使得很多国内外重大新闻资讯都可以第一时间在网络上知道,网络的无限性,和不可控制性,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但网络信息的无限性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手段,面对信息化数字化的挑战,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深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网上教育平台,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实现培养跨世纪高素质新型人才,提供了有益的帮助。1.建立“校园信息一平台首先,建立校园信息平台。这样既可以监控、过滤那些对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产生消极影响的信息,引导学生选择并吸收正确信息。推荐一些能够紧密联系学生具有引导性的网站,同时辅导员也要耐心地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其次,适时地举办多种多样在线主题活动,通过聊天、演讲、电子阅读、社区讨论等方式,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维迁移能力。并希望通过这些主题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方便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高校辅导员也要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和学生一起成长、进步。再次,建立家长网络群,保持学校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联络。不可否认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父母是最想了解的,为此,学校要建立家长网络群(以班级为单位),孩子在校的表现能够让家长们可以通过网络群体及时准确的了解,家长也可以与教育工作者交流、更直接的了解学生的情况,一旦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家长和老师便可以一起努力,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改正缺点,把不好行为扼杀在摇篮之中。孩子平时无法当面和自己父母讲的话,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沟通。这样不仅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消除孩子的孤独感,家长们也可以真正了解子女的所思所想,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和睦。从而形成家庭与学校统一的强大力量,有力地推动大学生身心往健康方向发展。2.加强网络管理目前,网络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络的开放性,不断冲击着学校所营造的传统道德堡垒,网络信息的不可控性,从数量和质量上污染着教育环境,威胁着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的传统价值观。因此,高校除了要对校园网络进行不断完善以外,还必须对其加强管理,即是学校教育与网络技术教育于一体的新型管理模式。这就要求从事教育工作的管理者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精通网络技术还要熟练运用网络的资源,从而把网络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活学活用,这样才能解决新世纪大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迎接网络时代对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也要把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尺度,把好学生网络法律意识关,以免大学生在网络上害入害己。教育他们互相监督,自觉做好网络安全管理。同时大学生也要在无拘无束的网络世界中确定自己正确的位置,自觉抵制网络垃圾信息和黄毒网站诱惑,坚定正确的信念,当网络的主人,不被网络所奴役。(五)强化育人者队伍建设面对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我们更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建设,把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放在首要位置。要以科学为支撑,要以信念为导航,以敬业精神为动力,不断提高团队的育人能力,把育人工作作为一项伟大的目标去追寻。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的职业道德素养等,要以实践为锤炼,把理论外化为工作的方法和手段。高校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团队,必须坚持走专兼职结合、人员交差式流动的科学团队模式。要引进那些对学生非常了解,性格和蔼的骨干人员担当辅导员,并鼓励那些高素质的优秀毕业生留校任职,因为他们是这个学校出身,对这个学校的学生了解最多的人,这样既能形成使工作经验薪火相传,又能促成“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良好格局。要建立人员信息流动平台,促进辅导员之间、辅导员与思想教育教师之间、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与学生之间、辅导员与学生之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1.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化培养第一,教育者要有坚定政治教育信念。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正确解读教育方针,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①第二,提升教育工作者的理论修养。教育工作者要密切关注了解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动态,钻研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决学生的疑惑。要通过正规培训、实地考察、学习进修等方式不断提升教育工作队伍整体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素养。第三,提高综合素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要有具体入队条件,保持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和发展潜力。@要严格挑选入队的队员,首先必须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热爱国家,热爱学生,团结同学,能够不厌其烦的做好学生工作等,入队之后也要对辅导员进行系统的培训,①王廷光.党组织在大学思想建设中的作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6):75.国夏科家.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的专兼职结合学生辅导员队伍[J].思想教育研究2007,10(10):33—35.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考核合格才可以上岗。第四,提高践行能力。“要不定期的举行社会调查和社会调研活动,给教师提供实地了解社会民情的机会,并要求他们理论与实践结合真正运用到教育教学管理中去。’’①2.鼓励优秀辅导员走职业化发展之路要建立职级不同、层次递进的职业辅导员队伍。第一,要规范入口。要想成为大学辅导员,必须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中国共产党员,喜欢与学生沟通,最好有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学历证书和相关工作背景。第二,要明确职责。要根据不同任务将选择不同种类的辅导员。为协助院系开展学生工作的专业导员和为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教师两大类。第三,要组织培训。要不定期得对辅导员进行理论素养和育人能力的培训,全方位的提高辅导员的育人水平。第四,要定位明确。作为组成部分的高校教师职业辅导员,各高校要明确在人事制度定位,建立完善的薪资待遇规范。此外,还要建立一种与辅导员日常工作相关的、合理的、有效的辅导员评价体系。总之,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对于当下的中国最具关注度的“90后”大学生们的教育也应该因时而动。作为高校的学生管理者更必须要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并从各个方面引导他们,更好的教育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的优秀人才。①育人队伍建设要有新思路[N].人民网一文汇报,http://聊.baidu.com/link?url=oHgXG.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束语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写过这样的话: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①每当读到这里,心里总涌起一股冲动希望年轻人能用热血来铸造我们新中国。当代“90后"正是我国最年轻的一代,也是中国发展的主要力量,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所以我们要爱护他们。在这篇论文中,笔者试图借鉴和运用管理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有关学科原理,对“90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阐述了“90后"大学生自身特点,并剖析了“90后”大学生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最后探讨了解决“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但由于本人学力和时间的限制,不敢奢望太多,但希望能带来“抛砖引玉”的效果,为新世纪“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基于“90后”大学生特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取向、新途径的探询不仅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更是一个刚刚起步、仍在不断延拓伸展、需要不断定位调整的全新的试题。论文中,尽管对“90后’’大学生的群体性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但不可否认,鉴于课题本身的庞杂性以及本人的学识、学力有限,仍有许多不足和欠缺之处。论文的交付结题并未自己感觉释然,我清楚地明白,90年代出生、成长起来的这代青少年确实已经长大,毋庸置疑,他们的未来即是中国的未来。所以本题还有许多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第一,如何构建一个基于“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本人认为,这是各个高校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都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延伸并研究的重要课题。第二,如何有效地把论文中研究的具体理论成果推广实际应用,提高其时效性。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大量的精力,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与帮助,这更是大家需要努力的方向。本文虽然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始终相信,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意义的课题,也是一个研究领域非常宽广的课题。最后,我想说的是,本课题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工作还处在摸索阶段,结题并不是研究的终点,而是新的研究的起点。①梁启超.少年中国说[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戴焰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4]胡锦涛.十七大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袁明峰,钟永淑.“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管理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3,(379):50—51.[6]张妍.“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途径创新研究[J].科教导刊,2012,(6):24,44.[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9]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著,陈峰译.创造一个崭新的文明[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10]张宝君.“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探微[M].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9(3):75—76.[11]李淘.“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12]李伟.教育社会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13]张守彬.“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14]于卫宁.“90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方法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15]陈娜.“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3):100-102.[16]龚宇平.“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9,10(328):51-52.[17]徐子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J].2005,(02):155—157.[18]王春霞等.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J].延边党校学报,2011,26(1):108—110.[19]刘晓明,张明.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1]车问博.心理学原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22]王雪梅等.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高教版),2007,(03)75—76.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33钟国防等.网络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及其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4,2,(02):20—22.[24]石书臣,唐海玲.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影响及应对[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78—79.[25]张翔.大学生感恩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J].文教资料,2007,(11):105—106.[26]江传月,刘曼曼.论当代青年价值观的现状[J].前沿,2010(23):57—60.[27]王晶梅.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l,(12):89—90.[28]赵婷婷,林丽丽.构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J].学理论,2011,(18):287—288.[29]马丽等.浅谈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7):96—97.[30]周定财.“90后’’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2011,5(5):79—82.[31]和希顺,李名家.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构建高校和谐校园[J].高等农业教育,2012,(7):40—42.[32]王丽君.90后大学生价值观状况调查与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2(2):95—98.[33]王肇飞,彭家,王丹.“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2009(16):152-153.[34]张俊杰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精神情景创建[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1):46.[35]李丹丹.新时代背景下“90后”大学生价值观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2):105—106.[36]卢浩浩,周子葳,张琳.90后大学生调查[N].扬子晚报,2008—8—27.[37]董娅,匡坤涛.论青少年自我意识与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2009,(12):53.[38]新生代:发展担当与未来的引领[N].中国教育报,2008—10—16.[39180后90后的红色微博加强青年学生的理论素养[N].中国青年报,201卜04—07.[40]梁启超.少年中国说[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1]王廷光.党组织在大学思想建设中的作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6):75.[42]中国共产党新闻[EB/oL].人民网,人民论坛2008一Ol—01.[43]人格测试称90后社会责任感低于80后[EB/OL].半岛网,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2ll/20121113/news_20121113—2019692.shtml.2012—1卜13.[44]大学心理测试[EB/OL].搜狐网,http://roll.sohu.com/20121113/n357409748.Shtml.2012-11—13.[45]什邡事件中的“90后”[EB/OL].中国中文网,http://聊哪.ftchinese.com/story/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001045461.2012—7—12.[4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共教育报,2004—10—18,第1版.[47]刘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N].教育教学论坛,2011(18):105.27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论文完成之际,首先,一定要向我的导师奚玲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独到的学术视角,和谦逊亲切的待人态度使我受益匪浅,我想即使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也不会忘记这些的。从论文的选题,大纲结构到整个写作的过程都是我的导师给我耐心的指导和修正,使我慢慢的掌握科研的方向和方法,有信心完成整篇论文,并进一步提高整篇论文的写作水平,所以真心的谢谢三年以来一直关注我的导师。其次,衷心谢谢政治与行政学院所有的老师们,平时上课的时候真心的感到老师们具有渊博的知识,从而让我能认清自己各方面的不足,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最后还要感谢那些与我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是你们让我认识到同学之间的友谊是多么的珍贵。在辽宁师范大学读研究生的三年间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是我人生中美好的时光,我想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论文完成,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许多专家和学者的优秀见解为这篇论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更要感谢那些在这个领域给我提供帮助的各位前辈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