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中山器銘文補釋(1)

周波:中山器銘文補釋(1)

ID:32615091

大小:68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13

周波:中山器銘文補釋(1)_第1页
周波:中山器銘文補釋(1)_第2页
周波:中山器銘文補釋(1)_第3页
周波:中山器銘文補釋(1)_第4页
周波:中山器銘文補釋(1)_第5页
资源描述:

《周波:中山器銘文補釋(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山器銘文補釋周波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一、中山王鼎:今余方壯,知天若否,論其德,省其行,無不順道,考度唯型,烏呼,A哉!社稷其庶乎,厥業在祇。其中A字原形作。此字釋讀頗多分歧。徐中舒先生云:“,即折。金文盂鼎作㪿,齊侯壺作,甲骨文从屮與从木同意,此處省一木作,當釋哲。”徐中舒、伍仕謙:《中山三器釋文及宮堂圖說明》,《中國史研究》1979年4期,又《徐中舒歷史論文選集》1336頁,中華書局,1998年。張政烺、李學勤、李零、朱德熙、裘錫圭、《墓》整理者等均以為“折”字,讀為“哲”,英明之義。張政烺:《中山王壺及鼎銘考釋》,《古文字研究》第1輯226頁,中華書局,1979年

2、;李學勤、李零:《平山三器與中山國史的若干問題》,《考古學報》1979年2期,又李學勤著《新出青銅器研究》182頁,文物出版社,1990年;朱德熙、裘錫圭:《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的初步研究》,《文物》1979年1期,又《朱德熙文集》第5卷102頁,商務印書館,1999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編:《墓——戰國中山國國王之墓》367頁,文物出版社,1996年。趙誠先生釋為“質”,云:“形體分析可有兩種解釋:一、《侯馬盟書》質字作、、,上部為斦,為斤之重文符號。據此,當為,从木斦聲,與質字同聲通假。二、字古璽有作者,上部為折字省化,為扌之省略符號。這樣,當為字。《侯馬盟書》德字或作或作,从心

3、與从木同;又古璽字有作者,疑即《古璽彙編》4311“(慎)之”之誤釋(羅福頤編:《古璽彙編》,中華書局,1981年)。均可證即字。字金文通哲。釋質、釋哲,在此都能通讀。按中山王所鑄壺、鼎的文字,其形體、風格與《侯馬盟書》較近,故釋為質,有的確、誠然之意。”趙誠:《〈中山壺〉〈中山鼎〉銘文試釋》,《古文字研究》第1輯257頁,1979年。于豪亮先生云:“折,讀為誓,《爾雅·釋言》:‘誓,謹也。’”于豪亮:《中山三器銘文考釋》,《于豪亮學術文存》40頁,中華書局,1985年。13商承祚先生認為“”當讀為“晰”,明也。商承祚:《中山王鼎、壺銘文芻議》,《古文字研究》第7輯53頁,中華書局

4、,1982年。按释A為“折”、“析”均與古文字字形不合。古文字“折”一般作(參《金文編》38頁)、容庚編:《金文編》,中華書局,1985年。、、(參《戰國文字編》36頁),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本象以斧斤砍斷樹木之形,戰國文字斷木形多改作兩“屮”。A與“折”寫法有別。“析”字一般寫作从“木”从“斤”或从“片”从“斤”,形作、(参《戰國文字編》374頁),象以斤剖木之形。中山王方壺“策”字作,所从“析”字寫法與A明顯不同。趙誠先生指出A字可以分析為从“木”“斦”聲,這一看法我認為是可信的。三晉文字从“斦”聲的字,如“()”、“(質)”,其義符常寫在左

5、下方。如“”字常寫作(參《侯馬盟書(增訂本)》365頁)、山西省文物管理會:《侯馬盟書(增訂本)》,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古璽彙編》4289),羅福頤編:《古璽彙編》,中華書局,1981年。“”字常寫作(參《侯馬盟書(增訂本)》365頁)、(《古璽彙編》1044)。准此,A應當是一個从“木”“(斦)”聲的字。它也許是“櫍”之本字或是為本質、樸質之“質”所造的專字。三晉文字从“斦”聲之“()”當即“慎”字異體,陳劍:《說慎》,《簡帛研究二〇〇一》上冊207—214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質)”亦可用為“慎”,見於溫縣盟書。魏克彬:《說溫縣盟書的“恪慎其德”》

6、,艾蘭、邢文編:《新出簡帛研究》,208—217頁,文物出版社,2004年。凡此皆可證中山王鼎之A可以讀為“慎”。鼎銘“烏呼,A哉”上文云“有厥忠臣賈,克順克俾,無不率夷,敬順天德,以左右寡人”,“夙夜不解,以導寡人”,“論其德,省其行,亡不順道,考度唯型”,其下文又說“社稷其庶(庶,幸也)乎”,均是夸耀相邦司馬賈行政謹慎,遵循天道常法,懂得為人臣之道。將A讀為“慎”無疑是合乎上下文文義的。“慎哉”、“慎之哉”這一類說法古書多見:131.馬王堆帛書《天下至道談》:嗚呼,慎哉!神明之事,在於所閉。2.《詩經·陟岵》: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上慎旃哉,“上慎旃哉”,傳:“旃,之也。

7、”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之、旃一聲之轉,又為‘之焉’之合聲,故旃訓之,又訓焉。上者,尚之假借。漢詩經、魯詩作尚,是本字。”猶來無止!3.《孔子家語·正論》:晉為鄭伯入陳,非文辭不為功,小子慎哉!4.《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第十》:大夫范蠡曰:“審備,則可戰。審備慎守,以待不虞,備設守固,必可應難。”王曰:“慎哉!”5.《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第十》:二十七年冬,勾踐寢疾,將卒,謂太子興夷曰:“吾自禹之後,承允常之德,蒙天靈之祐,神祗之福,從窮越之地,籍楚之前鋒,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