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濤:叔弓鐘及鎛銘文“剗”字考釋(1)

劉洪濤:叔弓鐘及鎛銘文“剗”字考釋(1)

ID:32609671

大小:58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3

劉洪濤:叔弓鐘及鎛銘文“剗”字考釋(1)_第1页
劉洪濤:叔弓鐘及鎛銘文“剗”字考釋(1)_第2页
劉洪濤:叔弓鐘及鎛銘文“剗”字考釋(1)_第3页
劉洪濤:叔弓鐘及鎛銘文“剗”字考釋(1)_第4页
劉洪濤:叔弓鐘及鎛銘文“剗”字考釋(1)_第5页
资源描述:

《劉洪濤:叔弓鐘及鎛銘文“剗”字考釋(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164叔弓鐘及鎛銘文「剗」字考釋(首發)劉洪濤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研究生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在山東臨淄齊故城出土的叔弓鐘和叔弓鎛,舊稱叔尸鐘及鎛、叔夷鐘及鎛、齊侯鐘及鎛等,爲春秋晚期齊靈公臣子叔弓所作之物。鐘、鎛原物現已不存,只有銘文摹刻本最早著錄於北宋王黼《博古圖》、南宋王俅《嘯堂集古錄》和薛尚功《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等書。鐘和鎛的銘文相

2、同,有一段記載商湯開國事蹟的文字,原文內容如下(釋文用寬式):赫赫成湯,有嚴在帝所,溥受天命。X伐夏后,「夏」,北宋以來都釋爲「履」,郭沫若、吳闓生改釋爲「夏」,可從。「后」,舊皆釋爲「司」,郭沫若讀爲「祀」。吳闓生謂「司與后反正同字,夏司即夏后也」,其說甚是。郭說見《中國古代社會研究》附錄九「夏禹的問題」,《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頁305-306。吳說見《吉金文錄》卷二(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頁3。下文所引郭、吳二氏之說皆出此二文,不再一一注明。貫厥

3、靈師,伊小臣唯輔,咸有九州,處禹之土。王黼:《博古圖》,轉引自《金文文獻集成》第二冊(北京:綫裝書局,2005年),頁170、173。王俅:《嘯堂集古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頁159-160、166。薛尚功:《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頁31、35。本文要討論的是「X伐夏后」一句中用X代表之字的釋讀。X原文作下引之形:X1(鐘銘):X2(鎛銘):此爲《博古圖》摹本,《嘯堂集古錄》和《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所摹與X1略同,此不具引。《博古圖》、《歷代鐘鼎彝器款

4、識法帖》都把X釋爲「刻」,孫詒讓把「刻伐」讀爲「克伐」;孫詒讓:《古籀拾遺》,《古籀拾遺古籀餘論》(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頁7下欄。《嘯堂集古錄》釋爲「刪」;郭沫若認爲是「前」字之訛,把「前伐」讀爲「翦伐」;吳闓生直接釋爲「翦」,無說;孫海波釋爲「則」;孫海波:〈齊弓鎛考釋〉,《師大月刊》第1卷第22期,1935年,頁57。聞一多釋爲「?」;聞一多:〈金文雜識〉,《聞一多全集》第十卷(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頁806-807。李學勤釋爲「蒯」;李學勤:〈近年考古發現與中國早期奴

5、隸制社會〉,《新建設》1958年第8期,頁48;收入氏著:《李學勤早期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頁89。按:後者已改從郭沫若之說。徐中舒釋爲从「列」从「冊」之字,讀爲「裂」;徐中舒:〈禹鼎的年代及其相關問題〉,《考古學報》1959年第3期,頁54;收入氏著:《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頁997。還有釋爲「㓲」的,未能查出首倡者爲誰。上引聞一多文所引。又莊茹惠:〈金文「某伐」詞組研究〉,《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頁240

6、。上述說法中以郭沫若和吳闓生之說最值得注意,由於吳氏沒有論證,所以我們只把郭氏的考釋轉引於下:「刻」字宋刻摹作X,引者按:此處原文摹出字形,並不用X表示。爲方便印刷,本文一律改用X表示。下文也有類似的情況,不再一一說明。左旁甚詭譎,余意當爲前字之僞(前即古剪字)。前古作,與此形近。《魯頌‧閟宮》「實始翦商」,又《召南‧甘棠》「勿翦勿伐」。收稿日期:2010年5月29日發佈日期:2010年5月29日頁碼:7/7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

7、du.cn/SrcShow.asp?Src_ID=1164按「實始翦商」、「勿翦勿伐」之「翦」,字又作「戩」、「剗」、「踐」、「殘」、「淺」等,意爲「滅」。詳陳劍:〈甲骨金文「」字補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頁41-42;收入氏著:《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頁101-104。按:該文認爲甲骨金文「」字也表示翦滅之「翦」。此字與三體石經「捷」字古文「」所从應爲一字之異體。《說文》戈部:「截,斷也。从戈,雀聲。」出土文獻中從來沒有見過从「戈

8、」、「雀」聲的「截」字(《小屯南地甲骨》2232有一個从「戈」从「雀」的字,跟《說文》小篆大概只是同形關係),《說文》的篆形可能存在訛誤。「捷」、「截」古音極近,疑「截」字應該分析爲从「隹」、「」聲。「韱」字有一種異體作「韯」,見於《玉篇》韭部。「韱」、「捷」古音亦近,疑「韯」字所从之「?」也應該是「」字之變,用作聲符。三體石經古文「捷」字所从之「」从「戈」从「木」,則甲骨金文「」字所从之「屮」應是「木」或「艸」字的一半,疑此字本象以戈斬斷草木之形,應該就是截斷之「截」的本字。《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