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珍惜学习机会》为例浅谈激活思维的策略

以《珍惜学习机会》为例浅谈激活思维的策略

ID:31438932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0

以《珍惜学习机会》为例浅谈激活思维的策略_第1页
以《珍惜学习机会》为例浅谈激活思维的策略_第2页
以《珍惜学习机会》为例浅谈激活思维的策略_第3页
以《珍惜学习机会》为例浅谈激活思维的策略_第4页
以《珍惜学习机会》为例浅谈激活思维的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珍惜学习机会》为例浅谈激活思维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珍惜学习机会》为例浅谈激活思维的策略  [摘要]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在教学中,用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之一。以思想品德课八年级《珍惜学习机会》为例,从创设问题情境――唤醒思维;设计有效问题――驱动思维;合作探究问题――提升思维三个方面,对如何激活思维的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问题激活思维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为

2、学生真正接受。独立思考需要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问题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如何通过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结合《珍惜学习机会》一课,浅谈思想品德课中激活学生思维的三个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唤醒思维  创设合理、生动的问题情境,教师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1.趣味先行。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学生自觉思考和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情绪处于积极和亢奋的状态,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探究问题的欲望,让他们在思维的海洋里畅游、成长,体现教学的高效性。6  2

3、.生活奠基。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思想品德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中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情境材料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懂得知识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3.目标引领。任何情境的创设都应该是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的。三维目标不明确,那么创设的情境就是失效的,思维品质的培养也是偏离的。  本节课笔者以“杀鱼弟”的故事为线索。一开始笔者说:“同学们,最近有一则社会新闻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网友们还亲切地称主人公为‘杀鱼弟’

4、,你们愿意了解吗?”这马上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为什么叫他‘杀鱼弟’呢?”接着笔者播放了相关视频。看着视频中这位2001年出生的小男孩犀利的眼神,娴熟地卖鱼、杀鱼,学生被深深震撼了。观看视频后,笔者结合三维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了如下情境。  苏州某论坛针对“杀鱼弟”的故事展开了讨论,下面是其中四位网友的观点。  简单生活:孩子还这么小,无知的父母,你们怎么可以这么做呢?蓝色泪珠:既然父母不让读书,那他也只能认命了。上鱼儿:我们都是同龄人,我也想向他学习,弃学回家,帮爸爸妈妈多赚钱!夕阳红:以前家里穷,读不起书,现在我66岁高龄了,还在和

5、娃娃们一起读书,他这么小的娃怎么能不读书呢?  生活化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迅速进入情境,利用已有生活体验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学生的思维被迅速唤醒。6  二、设计有效问题――驱动思维  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引出问题。问题设计是情境教学的核心。思维由问题产生,不同层次的思维需要不同类型的问题引领。科学有效的问题设计可以启迪学生心智,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完善知识结构,同时又可以驱动学生思维,使他们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那么,应该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呢?  1.紧扣教学目标,让问题设计指向明确。课堂中提出问题是为了

6、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因此,问题必须紧扣教学目标,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能力和实际水平相符合。问题要从材料中引出,问题结论要与教材相联系,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如果问题设计过于随意,偏离教学目标,指向不明确,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注重整体把握,让问题设计层次分明。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规律,巧妙布局,先提出一些有思维缓冲的问题,然后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引导他们向更高的思维水平发展。问题既要兼顾知识又要兼顾理解和应用。如果课堂仅呈现单一、无层次的问题,往往会导致教学的模式化和课堂

7、的枯燥化,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思维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3.着眼学生实际,让问题设计灵活开放。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了探索,才会有创新和发展。在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规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灵活开放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探索、发现和归纳问题,从而不断巩固和深化知识,使学生从中获取知识和情感体验,不断提升思维能力。6  在本节课中,针对论坛上四位网友的观点,笔者设计了四个问题。1.你如何看待“杀鱼弟”父母的行为?(设计意图:问题设计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探究能力。)2.他只能认命吗?请你支

8、招,帮帮“杀鱼弟”,让他重返校园。(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3.上鱼儿可以弃学吗?为什么?(设计意图:本课的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