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2例

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2例

ID:28478729

大小:7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0

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2例_第1页
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2例_第2页
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2例_第3页
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2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2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3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2例周庆华(广西博白县屮医院广西博闩537600)【摘要】目的:对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联合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2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β受体阻滞剂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力衰竭控制时间和住院观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

2、素II受体阻滞剂联合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慢性心力衰竭【屮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206-02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常见的一种主要症状,心肌处于缺血状态、心室重塑、交感神经系统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过度是导致该类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对上述环节进行有效抑制,是对慢性心力衰竭病情进行控制的一个关键[1]。本次研宂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联合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

3、研究。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如下汇报。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0年9月-2012年9月抽取82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屮男25例,女16例;患者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3.1±1.7)岁;患病时间2-9个月,平均(4.1±0.6)个月;治疗组患者屮男23例,女18例;患者年龄44-83岁,平均年龄(63.3±1.6)岁;患病吋间1-9个月,平均(4.3±0.7)个月。抽样研究对象的年龄、患病吋间、性别等自然资料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可进行科学性的比较研究。1

4、.2方法两组均采用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进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1.2.1对照组治疗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U服比索洛尔,每次5mg,每天一次,计划治疗2个星期。1.2.2治疗组治疗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比索洛尔,每次5mg,每天一次,口服依那普利,每次10mg,每天一次,计划治疗2个星期[2]。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症状治疗效果、心力衰竭控制时间、住院观察吋间进行对比。1.4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显效:脑钠肽检测值对应心功能改善在2级以上,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心率在80次/min以下;有效: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心率水平保持在80〜100次/min之间,脑钠肽检测值对应心功能改

5、善在1级以上,但仍然在2级以下;无效: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心率水平为100次/min以上,脑钠肽检测值对疲心脏功能没有任何改善,或进一步恶化发展[3]。1.5数据处理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x-±s),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2结果2.1慢性心力衰竭病情控制效果对照组患者经比索洛尔治疗后慢性心力衰竭病情控制效果为:11例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总有效率68.3%;治疗组患者经比索洛尔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后慢性心力衰竭病情

6、控制效果为:16例显效,21例有效,4例无效,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总有效率90.2%。两组慢性心力衰竭病情控制效果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表1两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病情控制效果比较[n/(%)]组别例数(n)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对照组4111(26.8)17(41.5)13(31.7)28(68.3)治疗组4116(39.0)21(51.2)4(9.8)37(90.2)P值<0.05<0.05<0.05<0.052.2心力衰竭控制吋间和住院观察时间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症状控制时间分别为(9.74±1.38)d和(

7、7.31±1.46)d,症状控制时间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住院观察吋间分别为(15.35±2.03)d和(10.22±1.64)d,住院观察时间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2。表2两组患者心力衰竭控制吋间和住院观察吋间比较(d)组别例数(例)症状控制吋间住院观察吋间对照组419.74±1.3815.35±2.03治疗组417.31±1.4610.22&p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