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158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我院158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ID:27317895

大小:6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我院158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_第1页
我院158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_第2页
我院158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院158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院158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罗琼李金勤(内蒙古头市第三医院内蒙古头014040)【摘要】目的:统计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ADR),分析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汇总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报的158例关于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报告。通过对ADR报告中患者性别、年龄、病种、给药途径、药物种类、ADR发生的部位或对脏器损害等临床表现等多种途径,进一步了解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结果:发生的158例不良反应中,抗生素引起的占64.5

2、2%,药物品种上以利福平、左氧氟沙星最多。临床表现上,以皮肤反应最多,占49.05%。结论:应重视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减少ADR的发生概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关键词】抗感染;不良反应;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346-021.资料和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集并上报了有效ADR报告共271例,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报告158例(占58.67%)。以此原始数据为基础,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ADR发生的患者性别

3、、年龄、病种、所用药物、药品分类、给药途径、ADR反应进行统计。2.结果2.1患者年龄性别分布发生ADR的病例报告中,男性占41.14%,女性占58.86%,女性发生ADR的比例较大,男女比例为1:1.43。年龄最小者10岁,最大85岁,20岁患者较少。发生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见表1。表1患者年龄性别分布2.4排名前5位的药品在所涉及的31个品种中,flh名前5位的药品所已发的ADR共99例,占全部ADR的62.65%,详见表4。表4引发ADR排名前5位药品木2.6转归发生不良反应后,立即停

4、药症状消失124例(78.48%),釆用其他方法治疗并治愈16例(10.13%),症状逐渐好转11例(6.96%),不详7例(4.43%)。1.讨论3.1抗感染药物种类与ADR关系从表2可以看出,发生ADR的抗感染药物中,抗生素种类最多,山*64.25%。抗生素作为抗感染药物中最大的分支,在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由于抗生素所具有的特殊生物活性,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使用不当容易产生内毒素等致敏物质。冋吋,应避免不适当的联合用药,注意给药方法,避免局部用药,以减少ADR的发生。从表3反应的情况来看,抗生素所

5、引发的ADR数量最多51.90%,抗结核药虽只有6中,但引发的ADR高达29.75%。基于结核病的特殊性,治疗方案经常是一线、二线抗结核药同吋使用,选用品种、药物剂量、给药时间都对患者的耐受情况产生影响。近年来,耐药结核病的出现给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有研究表明,结核分支杆菌对氟喹诺酮耐药增多,且不合理的药物联用增大了ADR发生概率。3.2涉及器官组织与ADR关系表5显示,ADR影响的器官/组织中,皮肤及苏附件受影响最多,占49.6%。皮肤反应的临床反应易于观察和诊断,i不易与其他疾病

6、相混淆,II临床上常用的抗感染药物抗原性较强,易引起此类反应有关。2.结论抗感染药物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但应用广泛随之而来的是药物敏感性降低,耐药性逐渐增加,药物不合理位用等问题。而临床医师对药物选用的判断,患者自身对药物的耐受程度,给药剂量、时间间隔、给药方式等都对药物的吸收产生影响,个体不耐受的情况,即反映为各种不良反应。所以,在我们日常应用抗感染药物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核病防治指导原则等相关规定,慎重选择高级别抗菌药物,尽量减少药物联用,使不良反应的发

7、生降到最低。【参考资料】[1】吴蓬.药事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苟静灵,张明华,宦定才等.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中国药房,2007,1(7):556-557.[3】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