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844222
大小:65.5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邱立国)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素质构建研究(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基金项目:2010年度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课题编号:10F61;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素质构建研究邱立国黄接(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长沙410200)【摘要】本文以笔者对长沙市及其周边的八所高职院校调研数据为依据,对湖南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素质构建的现状其成因进行了分析说明,同时对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素质构建提出了个人见解。【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素质构建1998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所谓的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非常明确地把高等职业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确定了下来。截至2008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已经正式遴选出了天津职业大学、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8所重点培育院校。至此我国的高职院校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历史时期。高职业院校数占我国高校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学生数量占据大学生总量的百分之五十。短短的十多年里,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也伴随着高职业院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一、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素质构建现状1、辅导员职业构成基本状况高职院校辅导员都比较年轻,根据笔者对湖南八所高职院校辅导员素质状况调查发现,年龄处于22周岁到35周岁间的辅导员占全体辅导员的61.3%,中青年辅导员是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主力军;在学历构成上经过几年的发展,辅导员队伍的学历层次有了很大的提高,2006年,专科及专科以下学历的辅导员占辅导员人数的67.3%,拥有硕士学位的辅导员不到5%,到2011年笔者进行调查时专科及专科以下学历的辅导员不到7.8%,拥有硕士学位的辅导员占到20.8%;在专业技术职称方面,2006年持有助理政工师、政工员职称以及无职称的辅导员占到总数的77.4%,到2011年笔者调查时统计发现,持有政工师职称的辅导员占38.3%,初级职称的占54.5%,无职称的辅导员没有,在职称结构上以初级、中级占绝对数量,很多辅导员的职称都是经过5年的发展,从以前的员级、初级晋升而来,但副高、正高的比例小,这说明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称结构还部合理,还缺少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军人物。2、知识结构与培训现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部分都是在原有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升格而来,中专学校的班级管理方式基本上跟普通高中的管理方式差不多,由任课老师担任兼职班主任,没有专职从事思想教育的辅导员队伍,升格为大学专科后的高职业院校,辅导员的素质构成也成为了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辅导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差异大,在笔者调查分析中统计发现,63.1%的辅导员在本科、专科阶段的学科背景为理工科,只有26.9% 的辅导员在本科或专科阶段学习的文科或者是管理类专业。2006年-2010年八所高职院校辅导员参加省级培训平均每年不到4人次。经分析笔者认为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及其继续教育情况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尽管近几年来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学历形成了以本科学历为主体,基本上能适应思想教育工作的需要,但是辅导员专业结构还不合理,各院校以理工、文科背景为主,辅导员学历出身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员很少,高校辅导员专业的基本上没有。二是继续教育培训力度不够,根据教育部以及湖南省教育厅的相关精神,湖南省教育工委在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相继设立了辅导员培训基地,每年寒、暑假各高校推荐辅导员参加专题培训,根据笔者调查发现,高职院校辅导员参加省级培训的频数低,从2006年到2010年,调查的几所高职院校辅导员参加类似的培训次数最多的是1次,加之辅导员的流动性大,新进的辅导员还有一部分没有参加相应的培训,从这方面来讲,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理论知识结构体系还不合理,需要通过不断培训和交流来得到提高。3、科研能力现状高职院校辅导员素质构建不但包括日常管理能力,而且也应该包括应用型科研能力,通过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形成理论知识,再把总结的理论应用于学生思想教育的实际工作中来。笔者调查的八所高职院校辅导员2006年-2010年参加思政科研(课题、实践活动)情况如下:主持了省级思政课题的辅导员占4.3%,主持院级课题的辅导员占5.1%;参与省级思政课题的占12.6%;参与其他项目的占5.6%;未参加任何项目的占72.4%。,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出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科研水平低,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论文写作积极性也较低,政工员基本上很少自觉主动去发表学术论文,一般都是在评中级职称前匆忙中发表1至2篇学术论文,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导致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效率较低。二、影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构建的因素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近年来各项文件的指导下,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存在影响了辅导员职业素质的构建,从而影响到高职辅导员职业化水平的提高进程。1、高职院校对辅导员队伍素质构建思路不清晰。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以及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等院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做好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性,为了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和有序教学,很多高职院校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学生日常管理和服务上,辅导员变成了全天候的保姆,辅导员每天疲于奔命在寝室、食堂、教室以及学校各部门的办公室。各个高职院校对辅导员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学院内部院级行政领导思想不统一,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使用没有统一正确的认识,所以对辅导员的素质要求也存在偏差,辅导员队伍素质的提高缺乏有力的政策保障。2、高职业院校对辅导员的继续教育力度不够。笔者在《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素质构建的探索》课题研究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辅导员队伍在大学的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是高校辅导员专业的少之甚少,基本上都是从其他的各个学科领域走到思想教育工作中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他学科的加入增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同时思想政治专业知识的缺乏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开展产生了瓶颈,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训,使辅导员老师能够正确的运用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效的开展工作。但根据笔者的调研结果显示高职院校辅导员老师的业务培训机会少,这也是影响辅导员职业素质提升的重要原因。3、高职业院校对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激励机制不完善。 由于高职院校起步晚、发展迅速,高职院校的辅导员管理也是一个新事物,新问题,各级领导之间认识不统一,辅导员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各高职学院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大量繁杂的工作使辅导员对自身的发展力不从心,辅导员本身对自身的发展定位也不明确,辅导员的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匮乏使得辅导员在实践工作中积极性不高,理论水平的研究既缺乏动力,更缺乏效果。三、完善高职院校辅导员素质构建的对策。1、完善辅导员素质构建模型,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激发辅导员素质提高的内在动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只高水平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使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如下模型的素质。高职辅导员素质模型基本素质知识素质业务素质基本素质包括辅导员的政治觉悟、道德修养、心理素质以及管理理念。这是高职院校辅导员最基本的素质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知识素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辅导员的知识背景、业务学习水平以及学生所学的专业。高职辅导员的业务素质也成称为技能素质,主要包括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心理教育能力以及就业指导能力。在完善辅导员素质模型的基础上,要使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必须建立配套的合理的考核机制。根据笔者在八所高职院校的走访调研,各个院校的考核机制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别,,很多院校对辅导员的考核只从单一的某一方面考核,比如单从优秀班级考核来评定辅导员的优劣,,这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保姆式管理,短期效果明显,,教育效果的时效性难以预测,而且辅导员在其他素质方面的提升慢,不适合与合理的辅导员素质构建。高职院校辅导员绩效在原有考核的基础上可以引入KPI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从三个方面有侧重点的对辅导员进行考核评价,,三个方面的考核根据工作需要赋予不同权重,这样辅导员既会有重点的抓日常工作,又会在兼顾其他素质的提升,因此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利于优化辅导员素质构建。2、建立配套的辅导员继续教育模型,提高专业化水平。高职院校辅导员原有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偏低,制约了高职院校辅导员素质的合理构建,其模型如下: 辅导员继续教育模型学历提升科研参与专题培训学历提升主要是辅导员在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学院可以采取优惠政策鼓励辅导员考取思想政治辅导员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其次是加大辅导员相关专题的培训力度,如: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学生干部选拔与培训、党员培养与发展等专题学习,采取走出去到校外学习、参观、经验交流、挂职锻炼的方式;鼓励辅导员老师积极主持或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课题或项目,通过做项目的过程把实践经验深化成理论知识,再应用与时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3、建立合理激励机制模型,提高辅导员工作效能。高职院校辅导员素质提升在近几年的发展中进程缓慢,一定程度上跟学院相应的激励机制存在很大的关系。高职院校辅导员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具有独立的人格,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责任需求,传统的、集权的“过程导向”机制会使他们对工作失去激情,对前途失去希望,影响到辅导员职业素质构建。根据辅导员能力程度与学校的激励合约之间存在的正相关性,可以在辅导员的努力程度、努力过程、能力发挥与激励合约变量间建立以下的激励效用最大化函数[7]。MaxΣU=[W,M,N,L,a,T](且W,N,L,a,T均大于0)其中:U为辅导员的激励效用;W为金钱财富的激励合约;M为非经济因素,如个体成长、工作自主等。通过合理有效的激励政策,使辅导员的素质提升由被动到主动,改变过去辅导员素质构建效率低的局面。参考文献:[1]毛小艳.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的规划和管理探析.今日南国,2008年7月(总第97期).[2]何泽彬.论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1期.[3]黄学文.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9[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R〕2005[5]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R]2006[6]陈至立.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6[7]辛磊心理契约视野下的高职院校教师激励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8年10月作者1:邱立国,湖南常德人,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讲师、政工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作者2:黄接,湖南邵阳人,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高级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联系电话:13975827994单位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地址:长沙望城旺旺中路8号41020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