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体系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体系

ID:23742558

大小:6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体系_第1页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体系_第2页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体系_第3页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体系_第4页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体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体系何雨桥HEYu-qiao(黑龙江科技大学,哈尔滨150090)(Heilongjia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arbin150090,China)摘要: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高低不仅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关系着高等职业教育是否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部分。木文通过对实施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如何建立学牛.职业素质能力培养体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Abstract:Students*professionalqualityanda

2、bilityconcernnotonlythefuturedevelopmentofthestudents,butalso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Therefore,thecultivationofstudents'professionalqualityandabilityisthecorepart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Thisarticleexpoundsthenecessityofimplementingstudentsprofessionalquali

3、tyandhowtoconstructstudentsprofessionalqualityandabilitytrainingsystem.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能力Keywords:highervocationalcolleges;students;professionalqualityandability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0-0236-021实施职业素质培养的必要性1.1宏观层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知识经济时代IX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显著特征是:知识作为一种潜在生产力要素,必须通过创

4、造性劳动才能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实现无形资产向有形资产的转化,这与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截然不同。要实现这种转化,不仅需要高层次科研人才,更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根据对发达国家的调查统计,产业模式的不同,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也不相同,在我国,素有“硅谷”之称的北京中关村,职业技能人才就占了70%。另据资料显示,我国因劳动者素质不高,导致生产力水平严重滞后,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的损失每年在千亿元以上。可见,提高劳动者素质,尤其是职业素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1.2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由于历史原因

5、,我国的职业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前被长期忽视,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当人们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吋候,高等院校便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起来。但是在高职院校“做大”的同吋,又忽视了教育质量的问题。如今,随着高考生源的逐年减少,势必有一些高职院校因质量不高而要被淘汰,要想胜出,唯奋特色,要想发展,唯奋质量。高职院校唯有以人为本,重视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培养,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理顺素质教育“做人”和能力教育“做事”两者之间的关系,秉承“以德立人,以用立业,以特立校”的理念,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此,高职院校要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突出发挥自身优势,切实体现自身特

6、色,才能赢得生存空间,获得发展之道。1.3微观层面是高职学生就业、择业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自我需要客观上讲,小学、中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在高职教育阶段,必须继续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职业素质教育。主观方面,高职学生在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因此,在对高职学生实施富奋高职特色的专业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同吋,更需注重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全方位提高高职学生的“职商”,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时不致手足无措,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可以从容应对。其实,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先生就曾指出:职业教育首先是人性的人文教育,其次才是职业的技能教育。我们也可以

7、从企业反馈的信息证实:企业最看重的首先是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责任意识以及合作精神等职业品质,苏次才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所以,在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的同吋,加强职业素质能力培养,才能使高职学生立足社会,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在获得自身幸福的同吋,更好地服务社会。2职业素质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2.1职业素质能力培养模式2.1.1工学结合实现“三级贯通”所谓“三级贯通”,就是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实现培养B标与行业企业的需求之间的贯通,质量标准与行业企业的职业能力之间的贯通,教师主导的教与学生主体的学之间的贯通。“三级贯通”将使高职学生成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