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97072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静脉注射胺碘酮与西地兰控制快速心房颤动心室率的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静脉注射胺碘酮与西地兰控制快速心房颤动心室率的疗【摘要】观察和比较静脉胺碘酮和毛花甙C(西地兰)控制快速心房颤(房颤)心室率的疗效。方法80例快速房颤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分两组,分别用静脉注射胺碘酮、毛花甙C。结果静脉注射胺碘酮、毛花甙C组控制房颤的快速心室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3%、70%,心室率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50.5%、58.5%,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7.1±4.2min、32.8±22.8min。胺碘酮组出现可耐受性低血压2例,均自行缓解,无心力衰竭加重表现。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能迅速、安全、有效地控制房颤的快速心室率。【关键词】胺碘酮毛花甙C心房颤
2、动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或反复发作性快速心律失常之一,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最近一次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房颤总患病率(年龄标化后)为0.61%,估计房颤患者有800多万,给人民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国内习惯使用毛花甙C(即:西地兰)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但其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迷走神经张力低下的情况、运动、甲状腺功能亢进、交感神经兴奋或新近发生的房颤时不能满意控制心室率,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或少数对毛花甙C有禁忌患者亦受限。笔者以随机方式观察并比较静脉注射胺碘酮、毛花甙C对快速房颤心室率控制的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
3、者入选标准为持续时间超过1h,心室率超过120次/min的房颤患者,无长期服用洋地黄史,心功能2~3级,按随机原则分组。胺碘酮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53.4±7.2岁;风心病联合瓣膜病8例,扩张性心肌病4例,冠心病27例,持发房颤1例。西地兰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57.2±8.0岁;风心病联合瓣膜病10例,冠心病28例,扩张性心肌病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房颤史及心功能等差异均无显著性,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胺碘酮组静脉注射(静注)胺碘酮150mg+葡萄糖溶液(20ml)稀释后缓慢注射(5min以上);如无效,30m
4、in后重复静脉注射2.5mg/kg;西地兰组:静脉注射西地兰0.4mg,若3min后心室率>20次/min,再加0.2~0.4mg,观察4h。1.3评价方法心室率<100次/min,或用药后心率较用药前基础心率少20%或恢复窦性心律则判定为有效。1.4统计学处理检测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2结果2.1两组心室率控制、药物起效时间及左房内径有效率比较见表1。表1两组心室率控制、药物起效时间及左房内径有效率比较注:与西地兰组比较,*P<0.05;与本组比较,ΔP<
5、0.052.2静脉注射胺碘酮和西地兰组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93%、70%;静脉用胺碘酮组的疗效明显高于西地兰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3两组用药前后心室率比较两组用药前的心室率:148±20.5/min、150±21.2/min,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用药后心室率下降至75±11.5/min、87±10.5/min,下降幅度为50.5%、58.8%,其中转为窦性心律为:胺碘酮组8例,西地兰组5例,两组心室率下降幅度差异有显著性。胺碘酮组减慢心率作用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2.4副作用治疗过程中胺碘酮组出现低血压2例,
6、停止静脉注射后,均自行缓解。3讨论胺碘酮是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适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快速心律失常,对心脏传导系统的各个部位以及房室旁路、心房和心室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静脉给药5~30min血药浓度达高峰,2h明显降低,对心律失常的平均复律时间为30min(2~80min不等)。有实验证实胺碘酮静脉应用不会对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1];静脉注射胺碘酮的作用机制,与动作电位的处长无明显关系,可能与抗交感神经有关。Seeiman等[3]研究表明此药静脉注射发挥作用迅速,可能是其转运快,血药浓度高,生物利用度高,从而使心肌细胞直接暴露于高浓度药物的结果。静
7、脉给药后血浆浓度很快下降,故几乎无肺毒性、甲状腺及肝功能的损害,但心脏毒性的发生如血压下降等还应引起重视。本试验中有低血压发生,经对症处理后好转,静脉应用的心脏、毒性发生率目前无明显报道。因本试验样本少,需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但应用静脉胺碘酮过程中持续心电及血压监测是有必要的。本组结果显示:静脉注射胺碘酮能迅速、安全、有效地控制房颤的快速心室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