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

对于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

ID:23015023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2

上传者:U-991
对于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_第1页
对于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_第2页
对于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_第3页
对于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_第4页
对于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于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对于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对于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导读: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的财政体制改革,更是加速了中国经济的二次腾飞。与此同时,由财政分权改革导致的诸多理由也开始显现,制衡了经济稳定增长。本文从中国财政体制变迁开始,分析了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中国财政制度的一些不合理方面以及政策倡议。  关键字: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制度变迁;分税制    一、中国财政制度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体制上的集权和分权理由一直是争议的焦点。具体而言,中国的财政体制经历了三个阶段。  1.1951-1978年改革开放  在这一阶段,地方财政关系经历了频繁的变动,计划和集权财政体制不断被改革和瓦解,充分反映了在集中计划体制内寻找集权与分权之平衡的不可能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配合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于1950年决定实行集权管理和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到了1951年,政务院决定改为与地方划分收支和分级管理的体制,期间,为了配合第一个五年计划, 还决定把地方“超收节支”的部分全部归地方所有。可是,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经济的混乱,许多人因为混乱和饥荒而被夺去了生命。为此,从1961年开始,的政策不得不进行调整和重新集权。一直持续至1970年,又开始决定开始实行分权的财政体制。  2.1978-1994年分税制改革  正如很多学者指出,80年代以来,频繁调整的财政体制使得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缺乏稳定性,直接导致了94年的分税制改革。  1980年以后,与地方的财政关系进入一个以“包干”为特征的体制,形成了以划分收支为基础的分级包干和自求平衡的协议关系。1982年和1988年,又分别扩大了财政包干体制的实行范围。  中国的财政承包制本来是为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刺激他们加大征税的力度,从而使和地方都能从税收增长中获益[1]。可事与愿违,财政承包制度的大面积推行逐步转变了政府预算财政的增长格局和财政的相对地位,集中表现在财政预算收入的增长开始出现落后于GDP增长的趋势,财政也出现相对下降的趋势,出于对这种现象的过分担忧,决定开始实施分税制改革。  3.1994年至今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从1994 年起建立新的政府间财政税收关系,将原来的财政包干制度改造成合理划分与地方职权基础上的“分税制”。主要内容为:(1)和地方明确划分了各自的政府事权和财政支出的范围;(2)和地方明确划分了各自财政收入的范围,明确划分了税、地方税和与地方共享税;(3)建立了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即税收返还和专项补助以帮助实现地区平衡。  分税制的施行,不但转变了财政收入增长落后于GDP增长的趋势,更彻底扭转了财政所占比重不断相对下降的趋势。以此同时,分税制没有减少地方政府相应的事权,也没有为提高地方政府的融资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它在地方政府层面上切断了收入与支出需求的联系,使地方政府,尤其是落后地区的政府负担加重了。如下图所示,在94年分税制改革前,地方财政占了财政总收入60%以上,而且比重在不断上升,政府却恰恰相反;94年的分税制改革,立刻扭转了财政收入下降的趋势。但是,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却并没有因为分税制的实行而转变。  二、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物质和人力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被认为只是增长的结果,而不是增长的内在源泉,更深层次的决定因素是一国的制度安排[2]。而中国的分权式改革被普遍认为是缔造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一个关键性制度安排[3]。Montinola,QianandbridgeUniversityPress.  [3]Lin,JustinYifuandZhiqia对于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导读:es:NashEquilibriumandSocialOptimum”,JournalofPublicEconomics,1997,65,23~35.  陈抗,Hillmanal,顾清扬.财政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变化: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J],经济学(季刊).2000,1015-1031.  康锋莉,艾琼.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绩效,财贸研究.2011.(1)12ngLiu,“FiscalDecentralizationandEconomicGro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2000,49(1),1-21.  [4]Montinola,G.,Y.Qian,andB..MarchandandP,Pastieau,“InvestmentinLocalPublicServices:NashEquilibriumandSocialOptimum”,JournalofPublicEconomics,1997,65,23~35.  [8]陈抗,Hillmanal,顾清扬.财政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变化: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J],经济学(季刊).2000,1015-1031.  [9] 康锋莉,艾琼.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绩效[J],财贸研究.201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