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340826
大小:9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课程论教学大纲07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程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课©论课程代码:12112004一、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3学时:64(理论学时:64实验学时:)2.课程性质:专业课3.适用专业:学校教育学4.适用对象:本科5.先修课程:教学论6.教材与参考书目:《课程理论一一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施良方著:《课程与教学论》张华钟启泉著;《现代课程论》钟启泉著7.考核方式:考试二、课程教学目的《课程论》是学校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属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该课程也可作为其他教育类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原理,了解国内外课程改革的发展和现状,初步学会分析课程
2、现实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含课内实验)1.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含课内实验)第一章课程及课程论8学时本章要求:学习本章的FI的是理解课程的概念及课程论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明确在不同时期主要的课程理论,以形成对本学科的整体认识。本章的重点是理解课程概念的界定,以及课程论发展的历史时期。第一节课程的概念一、课程定义的多样性1、课程定义多样性的表现2、课程定义多样性的原因二、课程定义的科学化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1、课程定义的稳定性2、课程定义的多变性3、课程定义的科学化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第二节课程论及其发展的历史
3、阶段一、课程论的构成二、课程论发展的历史阶段1、前科学时期2、形成系统理论时期3、独立的专门学科吋期4、现代课程理论第二章课程设计10学时本章要求: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了解有关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深入地理解现有的课程设计,以这种理解为指导,有效地参与和改善课程实施。要求学习者知道我国课程设计的进程,Y解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収向等基本概念的含义,Y解我国当前课程设计的特点,掌握常见的几种课程设计取向和有代表性的课程设计模式的理念和运作,并能分析其优缺点。本章的重点是在掌握有关课程设计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把握当代课程设计发展的趋势。第一节课程设计概述一、什么是课程设
4、计1、课程设计的概念2、课程设计与相关概念的辩析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1、课程目标、二、课程内容、三、学习活动、四、评价、五、其他要素三、当代课程设计的发展趋势1、多种収向的综合。2、课程内鞞选择的基础性和时代性。3、学习活动的探索性和实践性。4、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第二节课程设计的取向一、学术理性主义取向二、认知发展取向三、人本主义取向四、社会重建取肉五、科技取向第三节课程设计模式一、目标模式二、过程模式三、集体审议模式四、自然设计模式第叫节我国课程设计的回顾与展望一、建国以來我国课程设计的简要回顾二、我国现阶段课程设计的特点三、本章小节第三章课程目标10学时本章要求
5、:学习本章要求知道课FI标的概念与类型,理解没计课程FI标的意义,本章的重点在于掌握课程目标不同类型的特征及设计原则、方法,了解新课程目标的特征,尝试在新课程背景下把三种H标模式应用到课程与教学实践屮。本章的重点在于掌握课程目标不同类型的特征及设计原则、方法。第一节课程目标概述一、课程H标的概念二、课程目标的意义三、课程目标的类型第二节行为取向的课程目标一、行为目标的含义和功能二、有关行为取向课程H标理论(一)泰勒的课程目标理论(二)布魯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三)行为取向课程目标的没计第三节生成性课程目标一、生成性课程目标的含义二、生成性课程目标的内容三、生成性课程目标的设
6、计第四节表现性课程目标一、表现性课程目标二、表现性课程H标的闪容三、三种目标模式的比较第五节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的内容二、对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的理解(一)培养H标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二)培养目标体现了培养21世纪新人的吋代特征(三)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课程目标形成体系第四章课程内容8学时本章要求:学习本章的H的是了解有关课程A容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深入理解现有的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方妞的问题,以便史加有效的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求学者能够了解课程内容的不同意义,Y解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掌握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和原
7、则以及课程内界的组织原则和方式。本章的重点在于掌握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和原则,能够根据实际怡况在教学中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第一节课程内容的意义一、课程内容的概念二、课程内容的三种不同取向1、课程内容即教材2、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3、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第二节课程内界选择的依据与原则一、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一)课程内界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二)课程A容选择的依据1、课程目标2、学生的兴趣、需要与身心发展水平3、社会发展需要4、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二、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1、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2、必须适应学生的需求与兴趣3、注重内容的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