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

ID:19653192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4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_第1页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_第2页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_第3页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_第4页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  偏误的英文是(error),即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范畴。  偏误分析(erroranalysis)就是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包括偏误的类型和偏误产生的原因等。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可以让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纠正和避免二语习得者的偏误,提高二语习得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使他们成为成功的二语习得者,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  偏误

2、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总的来讲,主要是由于二语习得者的母语负迁移和目的语规则的泛化等原因造成的。具体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遗漏  顾名思义,遗漏是缺少或漏掉了句中应有的成分而导致的偏误。例如,汉语的一般疑问句结构结尾用吗(助词)表示疑问。如:我能试试那件黑的大衣吗?但在一些国家的语言中(比如英语、葡萄牙语和法语)没有这样的疑问词。因此,这些国家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汉语一般疑问句时,经常会遗漏疑问词吗。学生常常说出这样的句子:我能试试那件黑的大衣?明天你去超市?  再如,汉语了的用法,对于一些初学者也是一个难点。比如句尾语气助词了的用法。有一位学生作业中这样写道:这时他和她认识

3、。句尾应该使用语气助词了,表示事情的发生和新情况的出现。  笔者认为对待这种偏误应该及时纠正,纠错方法要得当,最好的办法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并改正偏误。作为教师,不必每次自己说出吗或了来提醒学生。当学生漏掉的时候,教师只要用期待和鼓励的眼神看着学生,学生自己就会想起,并把句子补完整。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可以自己发现错误,记得更清楚。  此外,汉语中的量词,对于二语习得者也有一定的困难。由于大多数量词的使用是没有规律的,有些量词在二语习得者母语中是没有的,所以有些学生常常回避使用量词。他们认为即使遗漏了量词,也不影响句子的意思表达。比如,有学生造句:他是这酒店的老板。针对这种偏误,笔者认为教师

4、需要及时纠正学习者,不能让学习者觉得自己说得差不多对,中国人可以听懂就行了。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误加  所谓误加是指某些成分的隐现是有条件的,但是学习者不了解这些条件,仍然使用某些成分的偏误现象。如学生造句:  (1)我爱喜欢身体和灵魂的自由。  (2)他的房间是很干干净净的。  第一句中,爱这个词其中一个意思是喜欢,所以爱和喜欢这里选择其中一个使用就可以了;第二句中,学生由于学习了我很冷这样的形容词谓语句,就以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很+形容词这样的结构。但是在汉语中的实际情况是由于形容词重叠,所以前边不再加程度副词,应该把很

5、去掉。  3.误代  由于学生对目的语知识学习不足,常常出现错误使用词语的现象。例如有一个学生造句:见面后他一向对她感兴趣,  这里应该用一直而不是一向。一向只用于过去时,一直说明动作状态持续的时间,适用于所有时态。另外,感兴趣这里表达的是动态意义,从见面后到现在都感兴趣,这个状态没有停止过,一向不可以表达动态意义,只能用在过去时,所以这里只能用一直。还有,有些学生分不清有点儿和一点儿刚才和刚刚等,这就要求教师示范时,要充分举例并举有典型意义的例句,进行充分说明,这样学生才能掌握正确的用法。  4.错序  由于受母语干扰,初学者造句经常出现语序偏误。例如,你继续吧在我的房间。我跟他们不想说

6、话。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初级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经常不知道时间状语在句子中应放的位置。例如:下个星期我去北京旅游。学生常常说成我去北京旅游下个星期。这不仅要求教师要讲清汉语中时间状语的位置(时间状语应在主语之前或紧跟主语之后),而且应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用中文方式思维,而不要用母语对应中文进行翻译。有些学生习惯学习中文时要弄懂每一个字的意思,然后和母语对应,进行翻译,这样长期下去,学生的中文水平很难提高,只能停留在初级阶段。  5.过度类推  这类错误在词语偏误中表现较多,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新造词。新造词是指学生使用的合成词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或者虽然有对应,但其中至少有一个语素跟

7、目标词无关。例如,学生在学习上个月和下个月两个词后,会自己类推出上年和下年两个新造词。再比如,在讲解可能补语的时候,为了比较简单的解释可能补语的语法意义,教师写出听得懂=能听懂,根据这个例子,学生会类推出听不懂=不能听懂。在实际生活中,肯定句可能补语听得懂和能听懂使用的频率是一样的,可以相互替换,但是对于否定句可能补语,人们更习惯用听不懂,这个词使用频率更高,而且不能听懂在特定的语境下还有其他的含义。例如:黑板上的字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