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doc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doc

ID:17656298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4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doc_第1页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doc_第2页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和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8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加盐酸丁咯地尔,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8.3%、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显效率66.6%、总有效率为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盐酸丁

2、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优于单用盐酸丁咯地尔。【关键词】血栓通注射液盐酸丁咯地尔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insufficiency,VBI)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形态与机能的异常,产生相应的灌流区供血不足,引起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眩晕、复视、共济失调、交叉偏瘫等症候群;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占中老年各种眩晕症的60%[1]。一旦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间延长,即可能发展为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造成神经细胞结构不可逆损害,其病死率高达20%~

3、30%[2]。作者采用血栓通注射液及盐酸丁咯地尔临床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住院病人中符合VBI诊断标准者82例,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其中女28例,男15例,平均年龄(54.8±9.2)岁,病程2~14年;对照组39例,其中女26例,男13例,平均年龄(54.1±8.7)岁,病程2~15年。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体征、伴随疾病、发病距开始用药时间、治疗前后血生化检查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4、(P>0.05)。1.2诊断标准参照《实用神经病学》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3]:(1)年龄50岁以上;(2)突然出现眩晕,与头位有关,持续时间短暂;(3)眩晕发作时伴有一种或数种神经系统缺血的症状和体征;(4)症状常在24h内减轻或消失;(5)实验室检查见阳性结果,TCD检查提示单侧或双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排除标准:(1)头颅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有脑干、小脑及枕叶的出血或梗死;(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3)严重心力衰竭(心功能NYHA分级Ⅳ级);(4)青光眼或眼压增高;(5)消化道溃疡;(6

5、)间质性肺炎;(7)对血栓通注射液、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过敏。1.3治疗方法3在原发病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盐酸丁咯地尔200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血栓通注射液(广西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600mg,5%葡萄糖注射液+盐酸丁咯地尔200mg,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1.4疗效标准临床痊愈:眩晕及其他伴随症状消失。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稍有头昏,无景物或自身旋转感,可以正常生活。好转:静止时无眩晕,活动时可诱发。无效:眩晕无改善或

6、加重。1.5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常规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出凝血时间。应用CBS-900型TCD检测仪(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生产),患者取仰卧位,闭目休息5min,通过颞中窗、后窗,分别探测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收缩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流速(Vd)。1.6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输入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建立数据库。数据以(x2±s)表示,组内及组间差异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

7、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两组临床改善情况比较例(%)2.2两组观察指标比较见表2。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两组治疗前后TCD检测结果比较2.3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3。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1)。表3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3讨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缺血或由于颈椎病引起椎动脉狭窄或椎动脉受压,导致椎动脉血流受阻[4]。其基本的病理生理改

8、变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量减少,造成局部脑组织供血不足,从而出现眩晕、耳鸣、头痛、恶心、上肢麻木、乏力等症状。VBI的发病机制主要有:(1)微栓塞:可由胆固醇、纤维蛋白或/和血小板组成栓子,可以反复定时式发作;(2)血液动力学改变,血液有形成分层流紊乱,互相碰撞,易致血栓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