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汗理论的思考.doc

《内经》汗理论的思考.doc

ID:17461719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1

《内经》汗理论的思考.doc_第1页
《内经》汗理论的思考.doc_第2页
《内经》汗理论的思考.doc_第3页
《内经》汗理论的思考.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内经》汗理论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内经》汗理论的思考【摘要】汗法是中医传统治法之一,其理论来源于《内经》,属于“八法”之一,是通过疏解腠理、宣通肺卫以祛邪外出的治病方法,是中医辨证治疗学的重要内容。汗法的运用范围很广,可用于治疗风寒风热表证、温病初起、实热证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等而见有表证者,治疗方法包括内治、外治及针刺治疗。【关键词】汗;理论;内经;应用《内经》中载汗有200余处,十分详尽地论述了生理性汗出、病理性汗出以及汗法的应用等多方面内容。《内经》全面性论述了汗法的适应证及其病因病机,从而为汗法的应用及发展奠定了基础。如“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阴阳别论》)

2、是对人体汗产生机理的高度概括;“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脏者,故可汗已……”。历代医家继承和发展《内经》思想使得汗法以治病的诊疗思路广泛用于临床。1《内经》论生理性汗出《内经》认为津液是汗产生的物质基础,有“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之说。《素问·评热病论》曰:“人之所以汗出者,皆出于谷,谷生于精”;“汗者,精气也”。此处“精”即为津液,可见汗是津液代谢的产物。津液是汗之源,津液与血液的组成关系密切。《灵枢·营卫生会篇》曰:“此(指中焦脾胃)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肺脉,乃化以为血”,《灵

3、枢·痈疽》曰:“津液和调,变化而赤是谓血”,都明确地指出了津液和血液均为脾胃所转输的水谷精微化生,同样为“血汗同源”的理论奠定了基础,也衍生出了“夺血者无(通毋)汗,夺汗者无(通毋)血”(《灵枢·营卫生会篇》)的告诫。津液的代谢受营卫之气运行的调控,汗出以阳气为动力,卫营二气协调运行是汗出的基本条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灵枢·本脏篇》)。所谓“司开合”,指卫气有主管汗孔启闭,调节汗液排出的功能。汗源于津液,津液布达肌表赖于卫气才能完成。卫气运行旺盛,营气随之而行,卫行脉外,营行脉内,阴阳表里相从,腠理

4、开阖正常,汗液正常排出。生理性汗出是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过程,对人体体温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调节、水液代谢、滋养皮肤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2《内经》论病理性汗出机体阴阳平衡遭到破坏,则邪气乘虚而入,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而发病。邪气侵袭人体,往往引起腠理开阖失司,出现“腠理闭塞,玄府不通”的无汗或“内开腠理,毛蒸、里泄、卫气走之……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命曰漏泄”的病理性汗出。病理性汗出包括外感六淫中的风邪、暑热之邪、湿邪等侵袭人体而致的汗出;情志内伤、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等而致的汗出。如“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

5、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素问·经脉别论》);“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4(《素问·脏气法时论》);“勇而劳甚,损伤精气,故肾虚汗出”(《素问·水热穴论》);“醉饱行房,汗出于脾”(《素问·本病论》)。所以说,汗出异常是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3《内经》汗理论治疗学思想释要“汗而发之”是汗理论治疗学的基本思想,一般是指通过辛散的作用祛除在表之邪;其外延之意包括调畅经络,沟通表里,引邪外出,调和营卫气血,平衡阴阳以纠正机体病理状态,实现阴平阳秘。3.1邪之所在,汗而发散之“汗而发之”是《内经》汗法理论的重

6、要内容。外邪客于肌表,可用各种治疗手段以疏解肌表、宣通肺气、调和营卫、开泄腠理,使病邪从肌表而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即解表之谓。六淫之邪侵入肌表,虽病邪之性各异,但多用辛散轻扬之品,令其从肌表而出。如主治风寒感冒之麻黄汤与主治风热感冒之银翘散,前者以麻黄、桂枝之辛温以发汗解肌、外散风寒,后者以薄荷、淡豆豉之辛凉以辛散表邪,透热外出,并酌加荆芥穗,其性温主散,以增强辛散之功,此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之意。可见汗法有发散、通透、升浮之性,善治偏上、偏外、在表之邪[1],具体运用可根据

7、病情选择。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是用汤液熏洗,浸渍取汗之法;《素问·热论》中“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所言为用针刺发汗泄热之法,这都是发汗解表法之灵活运用。“汗而发之”的理解不单局限于表证治疗,机体有拒邪外出的本能,初起之邪,即使非表之邪,借助汗法有“在外散邪,在内疏达气血、导邪外出”之用,对一些非表证用汗法也可起到一定治疗作用。如后世医家依据“因其轻而扬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认识,对麻疹、疮疡、水肿等见有表证者用辛散透邪、因势利导法使邪气外达。常选用清宣透发、清肺达表之竹叶

8、柳蒡汤治麻疹透发不畅,以疏风散邪、清热解毒之普济消毒饮治大头瘟,用宣肺透邪、清热利湿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伤寒发黄、水肿咳喘诸证。可见,“汗而发之”在一定程度上为顺正气拒邪外出之势以祛邪外出,给“邪气以出路。”即“腠理发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