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沟通研究

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沟通研究

ID:16369332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9

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沟通研究 _第1页
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沟通研究 _第2页
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沟通研究 _第3页
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沟通研究 _第4页
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沟通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沟通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沟通研究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沟通研究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沟通研究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沟通研究  近年来,关于信息沟通不畅引起的问题越来越多,虽然我国的信息公开条例早已立法并且生效,它已明确规定了除“例外原则”的信息公开程序与范围,但是由于其单向性的缺点:忽视了民众在信息公开中的权利和作用。对输出信息有相关要求,但对公众信息输入一方则关注较少。美国著名的危机管理学家罗伯特•希斯指出:“在危机管理中,沟通是最重要的工具”。何为沟通,彼此互相通气才为沟通。信息沟通不顺畅,信息发布者与接受者之间地位和信

2、息交换不对等是信息公开偏离预期结果的主要原因,也往往使得谣言四起、甚至盖过官方信息。  2007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法例》正式颁布,并于2008年5月正式生效。从此,信息公开被纳入法律的范围,成为公民获取信息的有效保证,也促使公众对政府的信息公开程度及速度从原来的被动接受型变为主动需求型,而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按照《条例》要求纷纷出台相应政策,例如:各级政府建立信息公开网,定期发布信息公开报告,提供公共信息查询服务等。但根据笔者查证,很多网站都形同虚设,新闻信息陈旧、更新不及

3、时的现象严重,因此,各级政府在信息公开意识和信息传递效率上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从当下情况而言,虽然信息公开情况尚不能令所有公众满意,却也达到了信息公开的基本要求,但对遏制谣言似乎收效甚微。所以出现这番景象,政府作为信息发布主体难辞其咎,没有考虑其公开信息能被受众接受的程度和效果,但公众作为信息受众也并非毫无责任,比如选择相信政府信息公开,不随意散播谣言等。  3.1存在的问题  3.1.1政府方面:沟通意识淡薄我国提倡民主执政已经很多年,但是由于政府自身的优势和当权者的思想的影响,往往是专断独行的。

4、重大危机爆发时,对于拥有舆情监测的政府来说,往往能首先发现问题,但是由于沟通意识淡薄,他们忽视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一方面是为了自身形象着想,另一方面担心过早公布会引起公众的恐慌,导致谣言四起,因此总是先捂住消息,解决完毕再进行通报,但是由于现阶段的新媒体发展迅速,消息不仅没捂住,往往扩散得更广泛。3.1.2媒体方面———监督与传播作用不到位在以往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中,往往会发生这种情况:网络传播等新兴媒体介入———传统媒体跟进———“主流”媒体最后进入。一方面,“主流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缺位,另一

5、方面,随着新媒体的快度发展,往往能率先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消息,但是由于新媒体具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往往会导致事件被恶意放大,甚至无中生有。在信息公开与传播的过程中,媒体的作用不可缺少,但是在实际中,很多媒体的传播作用都发生错位的情况。有的与政府“同声同气”,听政府的指令,有的报道重点发生了偏移,更多的是描写灾难中的人们的惨况。我国部分记者受“灾难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的观念影响,负面事件采取正面报道的方式,很少受灾群众的突出毁灭感、绝望感,而过于大面积报道积极抗灾救灾、集体互助等主题,注重表现英勇斗

6、争的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气概。3.1.3公众方面———轻信谣言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里,危机一旦爆发,各种相关消息将会铺天盖地地扑向民众,对于不在事件中心的群众来说,他们需要获得信息,时时关注情况;而正处在事件中心的人,他们则需要不断获取信息,以保证自身的人生财产安全。若此时官方消息不能第一时间传达,那么在一定范围内的谣言将会占领重要地位,“三人成虎”,久而久之,谣言也会被认为是官方消息,并且会越传越广,直至无法控制。因此,民众特别是那些当事民众,更要有信息辨别的能力,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 

7、 3.2原因分析  3.2.1我国传统思想的禁锢我国自古以来受封建传统思想影响严重,天下的一切都是皇帝的,都是统治者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一人专制的威力一直存在。新中国成立后,受当时国内外环境的影响,我国采取的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民主的力量受到了限制。民众公众参与危机管理的权利被忽视是目前危机信息沟通不畅的最重要的主观因素。3.2.2媒体的“失语”与炒作一方面我国的媒体长期处于“失语”状态,在所谓的“官媒”为主体的传统媒体中,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往往是能瞒则瞒,做好地方政府的咽喉工作,这种现

8、象直至“非典”之后才逐渐被打破。而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的兴起,媒体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行之间为抢新闻屡出奇招。在这种“点击率”“阅读量”利益的驱使下,很多媒体都存在着严重的“跟风思想”,某条信息发布后,往往会有多家媒体快速地、在不辨识的情况下盲目地进行转发和跟进报道。对于确实存在的事件,这种报道满足了公众的求知欲和知情权,但是对于多数不实消息,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还需要政府花费人力财力进行澄清,甚至直接导致了危机事件,扩大了危机事件的严重性。3.2.3公众辨别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