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体重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

低体重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

ID:15136307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低体重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_第1页
低体重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_第2页
低体重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_第3页
低体重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_第4页
低体重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体重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低体重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摘要】目的总结173例10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经验。探讨低体重儿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我科2006年体重在10kg以下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173例,根据婴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从术后呼吸系统的管理、循环系统的护理、引流管的护理及基础护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73例,其中14例出现并发症,术后死亡2例,死亡率1.16%,171例痊愈出院(其中复杂先心病21例,9例仍需做二期手术)。结论完善低体重先心病患儿的术后综合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对降低并发症、减少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关键

2、词】低体重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目前由于体外循环技术及整个心脏外科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不断向低龄化、低体重化发展。低体重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和先天性心脏病特有的病例特殊性,增加了先心病患儿术后护理难度。正确的术后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对低体重及新生儿的围术期处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此方面的护理工作仍处在不断完善和发展阶段。低体重先心病患儿多数病情重、反复呼吸道感染、肺动脉高压及心力衰竭,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故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护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3、现将我科2006年173例106kg以下婴幼儿先心病的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2006年收治低体重先心病患儿173例(室缺104例,房缺10例,动脉导管未闭12例,法洛四联症25例,复杂先心病22例)。年龄3天~37个月,体重3.2~10kg,平均(7.6±1.6)kg,其中小于5kg的22例(12.7%);合并肺动脉高压49例(28.3%),反复呼吸道感染102例(58.9%)。呼吸机使用情况参数设置:潮气量8~12ml/kg,呼吸频率每分钟20~30次,呼吸比值1∶2,PEEP2~5cmH2O,氧浓度40%~60%,辅

4、助方式为同步间歇性指令呼吸,本组使用呼吸机时间1.5~206h。  2护理  2.1娴熟迅速的交班监护室A、B角色护士与麻醉师迅速有序地移接患儿监护床上,复查动脉血气再次调节呼吸机参数与麻醉师及手术师交接病情,了解术中情况,做好各项记录。  2.2呼吸系统的管理  2.21气管插管的管理6婴幼儿气管狭窄而短小,年龄幼小,不配合、躁动时气管插管易脱落、移动或滑入一侧支气管,而发生窒息或肺不张等意外,因此回室后首先听诊双肺呼吸音,调整确定气管插管深度,妥善固定经鼻气管插管,每小时核实一次气管深度及双肺呼吸音情况。在清醒后至拔管前这一阶段,适当

5、固定四肢、镇静。  2.2.2保持呼吸道通畅的管理由于低体重婴幼儿在气管插管期间不能自主排痰,加上上呼吸道失去了对吸入气体的过滤、温化、湿化功能,易致痰痂形成。及时行气管内吸痰是协助患儿排痰的有效可行办法。吸痰过程中容易出现缺氧和支气管痉挛,吸痰的时机、持续时间成为关键。采用恒温32℃~35℃,持续呼吸道湿化,予吸痰前后给予100%氧气吸入3min,首先吸净大气管内的痰液,再予吸气时向管内注入1~3ml无菌化痰稀释液,用简易呼吸气囊胀肺3~5次,充分膨胀肺泡,使细小支气管内的痰液挤至大气管,然后吸出分泌物,吸痰管插入的深度不宜超出气管插管

6、,以免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减少呼吸道的吸痰次数,注意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度、量而定,吸痰时间控制10s内;吸痰动作要轻柔、迅速,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2.3循环系统的观察与护理低体重婴幼儿对手术创伤和体外循6环的耐受性较差,有病情变化快的特点。应做到:(1)给予患儿手术后动态综合监护,包括血压、心率、心电、血氧饱和度的持续监测,定时测量中心静脉压(CVP),严格监控输液、输血量及速度,准确记录输入液量,特殊的血管活性药物以微量注射泵按要求泵注。(2)观察尿量、尿色、有无血尿以及血红蛋白尿等,每小时记录尿量1次,保持每小时尿量1~2ml/kg。

7、(3)观察患儿四肢末梢温度、色泽,保持四肢末梢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明显。(4)术后患儿心率一般保持在120~140次/min,如心率>140次/min,应首先查明原因并予以排除及处置,同时酌情应用洋地黄类、利尿剂等药物。心率<120次/min可酌情应用肾上腺素等,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5)密切观察有无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如有异常立即处理。本组173例3例术后发生顽固性低心排综合征,2例抢救无效临床死亡,1例恢复出院。  2.4心包、纵隔或胸腔引流管的护理(1)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

8、通畅,当引流液多、颜色深红时要增加挤压次数,尤其是在使用止血药时,要防止凝血块堵塞引流管,引起心包填塞;(2)经常检查各接头是否漏气,随时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质等。如发现进行性出血倾向,一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