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数学高考试题评价暨高考命题研讨会发言提纲

上海数学高考试题评价暨高考命题研讨会发言提纲

ID:10908903

大小:3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8

上海数学高考试题评价暨高考命题研讨会发言提纲_第1页
上海数学高考试题评价暨高考命题研讨会发言提纲_第2页
资源描述:

《上海数学高考试题评价暨高考命题研讨会发言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海数学高考试题评价暨高考命题研讨会发言提纲上海市第二中学张海君今年试卷的特点:一是试题注重基础,重点关注了函数等核心内容。这恰恰体现了“减负”的要求——把同学们从难题偏题的死胡同里“解放”出来;二是试题本身的文字表述更为简洁实在,“让人一看就懂,没有绕弯弯”。对试题的评价:数学卷命题思路清晰,试题特点鲜明,既符合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又具有良好的评价功能和教学导向:关注学习过程,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应用。一、题型常规,试题难度恰当,体现一个“稳”字:2005年的高考数学上海卷试题,文字精练,贴近中学教学;选择

2、题、填空题、解答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设问方式、解题方法为考生营造了熟悉的考试情境。解答题采取了分步设问的命题方式。1.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结构、排列次序仍然保持不变。2.文、理科的试卷难度差距拉大,对文、理考生不同的数学要求得到了充分体现。今年文、理科试卷共设计了96分不同的试题,是历年来差异最大的。试图体现文、理科数学的不同要求,从考查内容和要求上使文科数学平均分得到较大幅度提高。有多个题目合理地控制了题目的难度。完全相同的题目仅有个,而两份试卷中相同背景但难度不一的“姐妹题”就有个,这样针对实际、区别对待。

3、 3.试题层次分明,梯度合理,坚持多角度、多层次进行考查,试卷中各类题型的起点难度较低,阶梯递进,由浅入深,使考生在解题过程中有拾阶而上的感觉。4.立足教材,设计新颖的情境,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情境新颖的试题能有效地甄别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的能力的数学素养,有效地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如理科的第12,19题命题者从规范的高中数学教学要求出发,试题背景既源于教材,选择考生应该熟悉的数学现象设计考题,题目不偏、不怪,增强了考生对试题的可亲度;以日常教学中常见的现象作为试题的情景,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80

4、%的试题源于教材。如大题中的19、21两个最明显。5.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题目不偏不怪,方法思路常规;强调通性通法,大部分试题入口宽,可用多种方法解答,而不同的解法体现了不同的思维能力,因而这样的试题能有效地考查考生“潜在失分”,考查解题机智。(即使用那些繁琐的计算量大的解法解答,即使本题解答正确,因为也耽误了考试时间,消耗了过多的脑力,影响后面答题),也就能有效地甄别考生的能力,提高试题信度和效度。如第(11)题为学生充分发挥水平提供了机会。二、突出考查主干知识,倡导通性通法试题对中学数学的主体

5、内容进行了重点考查,突出数学知识的基础性和综合性,注重数学主干知识的考查。16个基础题中:如理科第(1)、(2)、(3)、(4)、(5)、(6)、(7)、(8)、(9)(10)(13)(14)(15)题涉及函数反函数、指数方程、向量数量积运算与轨迹、二项式的系数、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与焦点坐标、圆的参数方程、解斜三角形、数列的极限、函数的单调性、不等式的解与集合运算,考查全面而深刻;6个大题中:理科第17题立几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8题解复数方程、19题解几中求的坐标与距离的最值问题、20题数列应用题(时事热点中低价房问题

6、)、21题函数(阅读理解型与开放型)、22题又是一道涉及向量、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等知识的有关点列的综合题。这些都是高中数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涉及的解题方法多是通性通法,是老师经常讲、学生经常练的数学的常规方法。数学试卷体现出突出重点、淡化特殊技巧的特点。一、突出重点、平稳过渡,体现新意,促进课改高考数学试题,在新题型的处理上突出重点、平稳过渡,体现新意,在难度处理上作了有效控制。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进一步深化,尤其对数学语言的阅读、理解、转化、表达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数学理解技能不仅要正确理解汉字意义,而且还应与其它

7、技能结合运用,对试题中提供的资料、文字、数据、图形等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准确清晰有条理地进行表述,理解技能和转化技能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如第(10)题绝对值问题的分类讨论思想,例如第11题考核空间想象能力,有一点难度,但命题时给出了两图形,便于理解,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倡导动手实践,体现了深刻的数学思维品质,同时又很好地体现和把握对立几教学的要求。(12)题又如第12题考核123的各中排列数以矩阵形式列出,类比12345的情形,类比推理能力,第(16)考查综合考查等价变换、图像识别能力。第

8、21题是以高一(上)教材两函数的运算为背景,材料阅读很有新意,只要对新函数的概念理解清楚,就能迎刃而解,考查阅读理解迁移能力、猜想证明等能力。开放性试题由于没有固定的解题模式可套,解法灵活多样,因而它突出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今年的试题仍有体现,如理科的第21题(3)问题是一道探索型开放题,多种探索途径之中留给了我们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