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信用违约互换在国内中小企业贷款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信用违约互换在国内中小企业贷款中的应用【摘要】文章基于次贷危机后国内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加大,结合中国金融市场的现状,提出应重视信用违约互换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困难的问题。【关键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违约互换一、引言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了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在金融危机冲击下,金融市场剧烈动荡,预计全球金融机构的损失总额将高达3万亿美元;发达经济体将进入一个痛苦而漫长的“去杠杆化”过程,信贷紧缩效应开始显现,实体经济的恶化程度和速度超出原先估计,世界银行已将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下调到了0.9%。2008年
2、下半年伊始,我国很多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遭遇发展困境,全球经济低迷使得中国出口增速放缓。与此同时,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及生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大大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仅2008年上半年,全国倒闭的各类中小企业数量便达6.7万家。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出台了多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008年11月,中央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其中特别强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2009年两会期间对作为国家热点的就业和中小企业发展问题,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解决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然而到目前为止,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和
3、困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生产经营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我国每年都有约30%的中小企业倒闭,其中有超过60%是由于融资问题得不到解决导致的,融资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localHOsT由于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存在信息成本、监管成本过高的情况,为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普遍存在惜贷行为。二、信用违约互换信用违约互换(creditdefaultswap,cds)是将参照资产的信用风险从信用保障购买方转移给信用卖方的交易。在信用违约互换中包括信用保障购买方和信用保障出售方两类参与主体,信用保障购买方(信用风险卖方)将在合同期限内定期向信用保障出售
4、方(信用风险买方)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称为信用违约互换点差),信用保障出售方在接受费用的同时,则承诺在合同期限内一旦出现信用类事件(主要指债券主体无法偿付),信用保障购买方将有权利将债券以面值递送给信用保障出售方,从而有效规避信用风险。信用违约互换交易过程中保留基础资产所有权,提供违约风险保险,其本质上相当于一种期权交易,而交易的标的对象是信用。对应参照资产的信用可是某一信用,也可是一篮子信用。一篮子信用中出现任何一笔违约,信用保障的卖方都必须向对方赔偿损失,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于在购买信用违约互换后,投资者持有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理论上降低为零,因此可以认为企业债券收
5、益(i)、信用违约互换点差(s)和无风险利率(r)存在等式关系s=i-r。在具体交易中,国债收益率以及利率互换(swaprate)收益率都可用作无风险利率,而交易商对具体企业债券市场报价则简单表述为在同期限无风险利率基础上加上信用违约互换点差水平。三、国内信用违约互换的应用前景中小企业融资难,很大程度上源于金融机构对所承担的贷款风险的顾虑。当前国有金融体系股份制改制刚刚完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贷款率也逐步下降到正常水平,为降低风险,大多数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持谨慎态度。多数商业银行要求中小企业有相应的抵押物来作为贷款偿还准备,然而银行可接受的抵押物十分有限,一般仅包括
6、房产、存单等,但中小企业大多处在发展初期,固定资产有限,即使运营良好也难以提供抵押,可以提供的担保物又往往不符合银行的要求。因此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而很少提供长期信用贷款。信用衍生品的标准化进程和市场监管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isda(internationalswapsandderivativesassociation)已多次修订了交易标准和约及有关技术认定,实现了信用违约互换产品交易的标准化。欧美多数国家也相继制定了信用衍生品市场的监管规则,信用违约互换交易的运用日臻完善与成熟。因此,根据已有的行业标准规范,借鉴欧美国家的市场发展经验和交
7、易技术,同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特点、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完全可以制定适合我国商业银行执行的信用违约互换品的交易规范和监管规则,推动市场运行效率的提高和健康发展。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在较长的经济周期中难免出现波动,以企业长期债券为例,一旦发债企业出现偿付问题,企业债偿付将转由担保机构完成,此时企业债券即由可交易流通的债券转变为失去流动性的担保机构债务,投资者将失去资产组合操作的灵活性,并将调整资产组合的风险价值或其他风险指标,一旦市场利率环境发生变化,投资者就不能通过买卖该企业债来获得收益或规避利率风险。所以说,发债企业的信用风险仍会导致投资者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