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

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

ID:24728639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_第1页
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_第2页
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_第3页
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_第4页
资源描述:

《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摘要]信用风险一直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风险种类之一,伴随着国内宏观调控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双重演进,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环境日益复杂,需要寻求积极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调整风险头寸。信用违约互换通过对信用风险进行剥离、重构、定价和转移,从而为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通过论证,探析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应用与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与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违约互换信用风险管理    一、基于信用违约互换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论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内涵与演进逻辑。商业银行信用

2、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为防止和减少信用风险损失及经济影响,采取有效的防范、化解和控制措施,保障信贷资产的安全和获利能力的活动过程。商业银行传统的“发放——持有”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是对信息不对称的一种初级矫正,却容易造成信用风险集中,需要通过信贷资产组合管理进行分散,但商业银行专业化要求与风险管理分散化要求存在悖论,应构建以市场分销为主的积极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信用衍生产品是国际上风险分销的发展趋势。  2.信用违约互换运作机理。信用违约互换(CDS)作为一种重要的信用衍生产品,是指信用保护买方向信用保护卖方支付一定费用,如双方约定的“参考实体”在规定的时间内发生特定“信

3、用事件”,信用保护卖方须向信用保护卖方支付相应款项的互换交易结构。  3.信用违约互换实践与发展。信用违约互换最初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1997年-1998年的金融危机时期得到快速发展;1998年,信用衍生产品证实正式进入场内交易;1999年,ISDA公布了信用衍生产品的标准化协议,市场流动性逐步增强;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信用违约互换对银行资本金的影响给出计量方法,并肯定其对信用风险缓释的积极作用。根据英国银行家协会《工商管理信用衍生工具2003至2004年度报告》显示,信用违约互换占据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比例达到51%。(转载自中国评价网.nsea

4、c.)  4.信用违约互换的风险管理优势与金融市场功能。(1)风险管理优势。通过信用违约互换,商业银行可以对信用风险进行单独处置,通过购买信用风险保护进行风险对冲,从而在实行信贷集中政策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对信用风险的有效控制,从而调整优化信贷资产组合,促进解决“信贷悖论”。(2)金融市场功能。信用违约互换将信用风险分离交易,可以激励市场定价机制的形成。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通过出售信用保护,在创新投资渠道,提升投资杠杆,创造理想的风险-收益结构的同时,也有助于打破银行业在信贷领域的垄断,使得原本集中于银行业的信用风险在整个金融系统内得到分散和优化配置。  二、

5、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信用违约互换用于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1.改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状况的必然选择。《200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我国国内非金融企业贷款融资比重高达80%。此外,由于中国经济结构和融资结构的不平衡,经济高速增长与银行信贷规模快速扩张,金融脱媒过程中优质企业流失等问题,造成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不可忽视,急需高效率、低成本的信用风险转移工具,把由银行独自承担的风险分散到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1)不良贷款总体规模及比率仍然较高。截至2007年底,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高达6.17

6、%,不良贷款额为1.27万亿元,不良率的降低很大程度是依赖贷款增长的稀释作用。(2)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风险。我国商业银行资金短期化,资金运用长期化趋势突出。由于中长期贷款资金占用时间更长,导致借款人未来经营的不确定因素更多,违约概率更高。(3)贷款过度集中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传统“垒大户”惯性思维严重,截至2007年末,19家全国性银行5000万元以上大客户贷款余额占比达到60%以上,信贷结构失调,风险高度集中。(4)资本充足率仍然较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至2007年末,我国未达标银行数依然有40余家,占21%,风

7、险的资本保障程度不高。  2.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销方法主要为贷款交易和资产证券化交易,但由于其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无法对信用风险进行单独处理,缺乏灵活性,受法律限制较多,交易过程繁琐,对维系客户关系存在冲突,难以做到对信用风险进行真正有效的积极管理。相比之下,信用违约互换具有独立性、保密性、非融资性、灵活性以及合成性等比较优势。  3.实现商业银行对外开放与国际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我国金融业从2007年开始全面对外开放,只有尽快发展信用衍生产品,才能跟上国际金融市场发展步伐。此外,《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在很大程

8、度上更注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