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340736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小儿浴热净搽剂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浴热净搽剂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疗效观察【关键词】热证;外治法;浴热净/治疗应用;呼吸道感染/中医药疗法;儿童发热是小儿常见症状,高热亦为儿科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对患儿健康危害较大。过高的体温可使机体各种调节功能出现紊乱,尤其是大脑皮质的调节功能失常,患儿易出现神昏、惊厥等。因此,降温处理对防止器官损害极为关键,选择方便、有效、快捷、持久,副反应少,易于小儿与家长接受的退热方法尤为重要。笔者采用小儿浴热净搽剂外用降温,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707/200904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儿科门诊及病房收治外感高热患儿120例,其中
2、男68例,女52例;年龄最大7岁,最小6个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3.9±2.4)岁;体温(39.0±0.3)℃;上呼吸道感染39例,支气管炎5例,支气管肺炎7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4.5±2.8)岁;体温(39.0±0.4)℃;上呼吸道感染45例,支气管炎9例,支气管肺炎8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原发病构成、起病时间及发热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中医诊断标准根据《实用中医儿科学》[1]规定:体温超过39℃(腋窝体温
3、)为高热。凡属急性外感发热伴或不伴有恶风寒、口渴、咽干痛、头痛、身痛、面赤唇红、尿黄短少、便干、舌质红苔黄、脉浮数等症,体温≥39℃的疾病。 1.2.2西医诊断标准急性呼吸道感染所致发热,体温在39℃以上,伴或不伴有全身不适、精神差、扁桃体上可有点斑状渗出物或白色疱疹或溃疡等[2]。 1.3纳入标准(1)符合以上外感高热诊断标准;(2)年龄<12岁;(3)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均知情同意。 1.4排除标准(1)合并有心、脑、肝、肺、肾及其他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严重营养不良,精神疾患者;(2)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1.5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原发病治疗相同,如合并感
4、染加用抗生素治疗,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观察期间不使用其他退热剂或物理降温。 1.5.1观察组采用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制剂科提供“小儿浴热净”搽剂(国药准字:川药制字Z20080315,500mL/瓶,每瓶含原生药130.5g),温热后轻擦额头、颈部、手心、手腕、肘窝、腋窝、腹股沟、腘窝、足心等大动脉搏动处,时间为15~30min或泡浴(采用小儿浴热净擦剂以1∶10兑入温开水泡浴,在泡浴前先将患儿用香皂水洗净全身,再行浸泡,时间为15~30min)。可反复擦拭或洗浴,擦拭或泡浴根据家长以及患儿接受程度来选择。 1.5.2对照组采用35%乙醇擦浴(温度应
5、保持在30℃左右),先擦四肢,自近端至远端,由外侧至内侧各擦1遍,每边4~8min,腋下、腹股沟处重点擦洗,背后头部至臀部擦4min,擦浴总时间一般为15~30min。避免擦洗胸腹部,擦后裹毛巾或棉被。 1.6观察指标首次用药后0.5,1,2,3,4,6h各测腋窝体温1次,观察用药后随时间变化两组起效时间,退热疗效,持续时间及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哭闹不安、多汗、皮疹及全身状态,如呼吸、脉搏、皮肤颜色等情况。 1.7疗效判定标准观察用药后2h内退热情况,按以下4个等级作为体温下降幅度的判定标准[3]。(1)痊愈:用药后降温≥2℃;(2)显效:用药后降温1.
6、0~1.9℃;(3)有效:用药后降温0.4~0.9℃;(4)无效:用药后降温<0.4℃。 1.8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儿退热疗效比较见表1。表1两组患儿退热疗效比较[n(%),n=60]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6.46,P<0.05。 表1结果说明,观察组患儿退热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不同时间体温比较见表2。表2两组患儿不同时间体温比较(±s,n=60,℃)注:与对照组比较,at=1
7、.21,1.97,P<0.05。 表2结果说明,观察组降温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1h内降温效果最大达2.8℃,对照组最大为1.5℃。3h后对照组体温有回升趋势。观察组体温呈渐退状态,维持时间长;对照组体温呈骤降状态,维持时间短。 2.3副反应观察组中未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皮疹等任何副反应;对照组中出现烦躁不安、寒战1例,恶心2例,呕吐1例,上腹痛1例,轻度皮疹1例,皮肤瘙痒伴心动过速1例,出汗较多3例,未出现呼吸困难及抽搐,在停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3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藩篱疏,容易受邪,易于传变。小儿发热,多因感受风热疫毒之邪,邪在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