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镜联合微创治疗胃间质瘤临床探究

双镜联合微创治疗胃间质瘤临床探究

ID:5604060

大小:3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19

双镜联合微创治疗胃间质瘤临床探究_第1页
双镜联合微创治疗胃间质瘤临床探究_第2页
双镜联合微创治疗胃间质瘤临床探究_第3页
双镜联合微创治疗胃间质瘤临床探究_第4页
双镜联合微创治疗胃间质瘤临床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双镜联合微创治疗胃间质瘤临床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双镜联合微创治疗胃间质瘤临床探究  摘要:目的探讨胃镜腹腔镜双镜联合下胃间质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2例胃镜腹腔镜双镜联合下胃间质瘤切除术的手术方式、术中处理原则以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22例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3.6min,平均出血量37mL,术后平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5~36h,平均住院4~8d。结论胃镜腹腔镜双镜联合下胃间质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手术时间断、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点,在外科手术向微创方向快速发展的今天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关键词:胃间质瘤;腹腔镜;胃镜;双镜联合对局限型胃间

2、质瘤,目前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既往治疗多采用开腹手术,创伤大,恢复慢,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日益成熟,特别是腹腔镜与内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充分发挥双镜优势,是微创治疗胃间质瘤的新方法。我院自2010年6月~2012年10月,运用胃镜腹腔镜双镜微创行胃间质瘤切除术2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34~72岁,平均438.4岁,病史1个月~5年。主要临床表现为为上腹不适、腹痛、腹胀、反酸、呕血、黑便等,一部分患者为体检时发现。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胃镜、超声内镜

3、、CT检查证实。瘤体直径0.8~4.5cm,平均2.6cm。瘤体位置:胃底部8例,胃体部10例,胃窦部3例,贲门部1例。1.2方法术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成功后使患者呈仰卧”人”字位,建立气腹,保持气腹压为13~14mmHg。于脐下缘l0mm处插入Trocar作为观察孔,于锁骨中线,脐旁偏上,肋缘下2.5~3cm置入12mmTrocar作为主操作孔,必要时在腹直肌外缘平脐处或剑突下5cm处置人5mmTrocar作为辅助操作孔。经患者口腔插入胃镜,腹腔镜与胃镜相互配合进行瘤体定位,根据肿瘤的不同部位、大小等情况行相应的手术方

4、式。1.2.1胃镜辅助腹腔镜下胃壁楔形切除术该术式适用于胃前壁及部分胃后壁肿瘤,共切除胃前壁肿瘤11例,胃后壁肿瘤2例;其中胃底前壁4例,胃体前壁5例,胃窦前壁2例。术中确定肿瘤位置后,用超声刀分离肿瘤周围组织,以Endo-GIA(腔内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在距病灶边缘2~3cm处将肿瘤从胃壁完整切除。胃后壁肿瘤需离断胃结肠韧带、脾胃韧带后翻转暴露胃后壁,行胃壁楔形切除术。1.2.2胃前壁造口胃楔形切除术该术式适用于胃后壁肿瘤,共切除胃后壁肿瘤4例,其中胃底后壁2例,胃体后壁2例。经胃镜定位后,在肿瘤对应的前壁做5cm切口打

5、开胃腔,胃镜配合下将8肿瘤从前壁切口提出,Endo-GIA在距肿瘤2~3cm处切除。1.2.3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该术式适用于肿瘤巨大且特殊部位如贲、幽门。本文1例,为胃窦前壁肿瘤,直径4.5cm,距幽门1.0cm,在腹腔镜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并行Billroth1式吻合术。最后经胃镜确认无出血及胃腔无狭窄后结束手术。1.2.4腹腔镜辅助下内镜切除术,适用于腔内型较小的胃间质瘤,本文1例位于近贲门的腔内型,大小约0.8cm,超声内镜位于粘膜肌层,行内镜下完整切除。另1例位于胃底近贲门部,约1cm大小内镜下行瘤体及胃壁切除

6、,采用腹腔镜进行胃壁修补。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2结果本组22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完整切除肿瘤,无中转开腹病例,无输血病例,1例术中应用Endo-GIA闭合后,因断面出血,应用钛夹止血成功,手术时间50~90min,平均63.6min,术中出血量20~80ml,平均37.0ml。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5~36h,术后48~2h恢复流质饮食,术后平均住院4~8d,全组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所切标本远近切缘距肿瘤均达到2~3cm,病理检查提示切缘均阴性。肿瘤切除后送冰冻

7、病理检查,均发现梭形细胞8,镜下均未发现癌细胞。免疫组化结果:CD117均呈阳性,CD34阳性19例(82.61%)。根据Fletcher等[1]在美国国立卫生会议上提出的基于肿瘤大小及核分裂数目的间质瘤危险分级标准,低危l7例,中危5例,无高危病例。5例中危患者术后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6个月以上。平均随l个月,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病例。3讨论胃肠道间疾病(GIST)是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间质干细胞及潜在恶性的生物学行为的肿瘤[2]。1983年由Mazuv等通过电镜及免疫组化法研究发现后首先命名[3]。60%~70%8GI

8、ST发生于胃部[4]。随着对间质瘤的生物学深入研究,发现它是一种潜在恶性肿瘤,对放、化疗不敏感。尽管分子靶向药物对GIST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5]。对未发生转移的局限胃间质瘤,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由于胃间质瘤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多呈外生性、膨胀性生长,很少发生浸润性,手术中无需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